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20节

  曹操闻言,叹了口气,向曹钟行了一礼。

  “您说的对,所以方才我已经想明白了,明日我便会去告诉袁都尉,我会追随他去雒阳,为他效犬马之劳。”

  “对!这就对了!”

  曹钟大喜,笑道:“如此,我曹氏五十年内都没有忧患了!”

  曹钟喜滋滋的离去了。

  而这一晚,曹操始终未能入眠。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曹操便起身,洗漱沐浴、更换新的衣服,还特意熏了香,而后才前去拜见袁树。

  来到袁树居住的客房外,从守在外头的许崇口中得知袁树起的比他还早,甚至已经打完了一套拳、练过了一套刀法,现在正在沐浴擦身。

  曹操顿觉敬佩,于是站立等待,愈发恭敬。

  袁树很快擦洗完毕,得知曹操来见,便十分热情的招呼着曹操与他一起吃早餐。

  曹操上前一看,见袁树面前的桌上摆放着十分丰盛的餐食,对此很好奇。

  “朝食应该是辰时末再用,您怎么现在就用了?”

  袁树哈哈一笑。

  “我与旁人不同,旁人吃两餐正餐加一些餐点,而我是吃三顿正餐,早午晚各一餐,主要我做事太多,行动太甚,若不多吃一些,总是饥肠辘辘。”

  曹操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难怪您早起。”

  “从小便是这样,习惯如此了。”

  袁树让曹操坐在他身边,笑道:“与我同桌而食,可以吗?”

  曹操顿觉荣幸。

  “固所愿也。”

第271章 曹孟德的金饭碗

  曹操得到了袁树的邀请之后,便坐于袁树对面,但是有些拘谨,不敢率先伸筷。

  毕竟自己对面坐着的是一位自己仰慕了很久的人,也是一位地位权势远远超过自己的人,任谁来都不会太自在。

  好在袁树早已习惯和这样的人相处,见他拘谨,就主动夹了面点、腌菜、鸡蛋给他,让他一起吃,然后自己大口吃着蒸饼和腌菜,又一口一个鸡蛋,连吃三个,胃口之大之好,令曹操颇为惊讶。

  不过看着袁树吃得那么香,曹操也不急于和他现在说话,便想着吃完饭后再说正事。

  这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还是要守一下的。

  或许是有了袁树这超级大胃王的加成,曹操也觉得自己的胃口大开,平日里这时候根本不吃东西,现在却觉得非常饥饿,以至于一桌子餐点被吃完之后意犹未尽,又加了一些餐点。

  袁树也觉得没吃饱,又让加了一些,还叫曹氏庖厨煎了鹿肉,用蒸饼夹着煎好的鹿肉,再涂上肉酱,大口大口地撕咬,狼吞虎咽的试图填满那永远不知足的胃袋。

  曹操都吃饱了,看着袁树还在啃大饼、喝羊奶,顿时感觉袁树不同寻常的地方更多了。

  比如,这饭量就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居然那么能吃!

  也难怪能带兵打仗了。

  明明是一代经学大师,还如此强壮能打仗,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已有出将入相的姿态,为人还非常谦和,这样的人……实在是比袁绍强太多了。

  曹操越看袁树越是觉得敬仰、向往。

  别的不说,袁绍不到日上三竿绝不起身,早起习武这一点他就绝对做不到。

  等袁树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把满桌餐食吃的干干净净一点不剩,又喝完了最后一滴羊奶,曹操才给袁树奉上擦嘴的布巾。

  袁树接过,擦了擦嘴,整理了一下仪容,又是满脸笑意。

  “是不是觉得我吃得太多了?”

  曹操一愣,赶快摇头。

  “这……不!完全没有!您身体强壮、忧国忧民,就应该多吃!”

  袁树哈哈大笑。

  “可不是,平日里在雒阳,事务繁多,雒阳皇宫里又很大,很多事情都要好几个部门处理,那是白天黑夜到处跑,一整天就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所以一顿饭吃完没过一两个时辰就饿了。

  于是我总是叫崇随身带着腌菜和蒸饼,要是肚子饿了,就吃几张蒸饼,配些腌菜,对付一口,先把眼前撑下去,等到了饭点再大快朵颐,没办法,就是饿,我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人就知道我能吃。”

  袁树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这般的姿态也叫曹操原本有些拘谨的心里不自觉的放松了不少。

  他觉得和袁树交谈没有想象中那么般的紧张、严肃,倒是轻松许多,袁树身上也完全感觉不到袁绍身上那若有若无的疏离感。

  这确实很奇怪。

  明明袁树的身份比袁绍还要高贵,为什么他就能如此的平易近人呢?

  他从小应该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怎么就没有袁绍那种盛气凌人、打从心底里看不起其他人的感觉呢?

  曹操想不明白。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曹操整理了一下仪容,改换了正襟危坐的姿态,面向袁树,一礼及地。

  “您昨天晚上给了操一些时间,让操考虑,目下,操已经考虑完毕,操愿意追随您去雒阳,为您做任何您需要操去做的事情。”

  袁树看着跪伏于地的曹操,嘴角微微勾起。

  他缓缓起身走到桌案对面、曹操身旁,正襟危坐于他身边,将他扶起。

  “好,好,好,我还以为你因为兄长的事情不愿追随我。”

  曹操再拜。

  “并不会,操并非是袁本初之门生故吏,只是念及往日交情,想到今后至雒阳,万一相见,彼问及操为何变心,操不知如何作答。”

  袁树再把他扶起。

  “那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是。”

  曹操笑道:“袁都尉乃国士,屈尊来访,折节下士,以厚礼相赠,许操前程,操若不从,岂非善恶不分、恩怨不明?能得袁都尉赏识,乃操三生之幸,岂有回绝之礼?”

  袁树哈哈一笑。

  “正如你所说,你和我兄长之间不过是年少相交的关系,并无利害往来,如今你们长成,自然各奔前程,为自己,为家人,为全族,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正是这个道理。”

  “多谢袁都尉赏识。”

  曹操心中感动,又拜道:“操愿为袁都尉效犬马之劳!”

  “如此甚好。”

  袁树哈哈大笑,再次将曹操扶起,又说道:“我麾下有一组织,名为一心会,皆乃我门下弟子门生中最为精干且认可心学之人组成,乃是我最为依仗的一群人,我观你对心学也有了解,可愿加入?”

  曹操一听,便知道这组织是袁树身边最亲信的一群人,加入进去,就是袁树的自己人,而一旦成为袁树的自己人,前途什么的,还需要担忧吗?

  这简直就是大汉铁饭碗!

  不,金饭碗!

  而且自己刚刚决定投效,袁树便邀请自己加入这个要紧的组织,可见看重!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袁树如此看重,曹操十分感动,再拜。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袁树又是一阵大笑,扶起曹操,对他越看越是满意。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之后,为了更加方便曹操跟随袁树办事,于是曹钟直接做主,让曹操提前成年,立刻行冠礼,并且请来族老为曹操主持冠礼。

  为表示对袁树的认可与尊重,曹钟还特邀袁树以曹操上级的身份前来参加这场冠礼,见证曹操的成年仪式。

  袁树欣然前往,全程参与了曹操的冠礼,然后从曹氏族老口中得知了曹操早已被确定的表字——孟德。

  正始二年二月十四日,曹孟德以成年体身份在家乡谯县正式加入了袁树的创业团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与此同时,也正式脱离了袁绍的创业团队。

  为表欢迎,顺便彰显气度,袁树再次赏赐了曹操黄金五十两、白银二百两、蜀锦二十匹,直接让曹操成为曹氏、夏侯氏小字辈中第一阔佬,堪称腰缠万贯的超级富翁,叫夏侯惇、曹洪等人羡慕的直流口水,眼睛都绿了。

  于是皆大欢喜。

  同一日,曹操向袁树提出了加入麾下的第一个请求。

  他听说袁树很愿意招揽弟子门生跟在他身边学习,他有一交情特别好的兄弟,叫夏侯惇。

  此人与他同岁,相处甚笃,属于至交,有文武才,希望袁树可以收下夏侯惇为门生,跟随侍奉左右,如此,曹操不胜感激。

  夏侯惇。

  袁树对此人很有些了解。

  除了盲夏侯、完体将军的梗之外,他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打仗没赢过、升官没输过的传奇一生。

  他最早跟随曹操征战,在曹营中地位也是最高,在乱世争雄的时局中,他打仗没赢过,升官没输过,一生战败过无数次,还创下过在军营中被贼人持刀挟持的丢脸记录。

  身为将军,他屡屡为人所败,实在不是一个有才能的将领。

  但是作为地方官,作为国相、郡守等等职位的时候,他却能很好的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兴修水利,大兴农业。

  而且他为人颇为奉公守节,不置私产,不喜好财物,有什么赏赐都会分给将士,体恤下属,在个人品行方面值得称道。

  只能说这家伙实在是不会打仗,连打架都未必能赢,但是治理后方却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曹操把夏侯惇推荐给自己,显然背后也是曹氏和夏侯氏共同的心愿。

  曹氏和夏侯氏两族一体,共同进退,在雒阳,前一辈人已经投效袁氏,在袁逢手下做事,如今他们又一起推动曹操和夏侯惇的投效,摆明了是想要举全族的未来投效于袁树,看好袁树的前程,希望跟随袁树进行阶层的飞跃。

  老一辈投效袁逢,新一辈投效袁树,这不是非常合适的事情吗?

  曹氏宦官家族出身,社会地位不高,为士人阶层所不齿,自不必多说。

  夏侯氏乃西汉元勋夏侯婴之后,但是传至东汉,早已落寞,为求光复祖上荣耀的可能,选择跟随袁树,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两个家族属于地方豪族中比较厉害的一类,有强大的财力和武力,且在王吉之乱中坚持抵抗,不曾追随,已经表明了态度,正当厚赏之时。

  接纳他们,不仅可以增强袁树本身的政治、经济力量,也能向天下传达袁氏厚待有功之臣的意思,有千金买马骨的功效。

首节 上一节 220/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