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第264节
不过嘛!
当曹据看到徐晃带来的五万大军,以及身后立着的昭烈克星陆逊时。
原本心中没底的他,又渐渐的生出了一点底气。
万军之下,昭烈统兵无敌。
万军之上,昭烈统兵每增加一万,刘皇叔统兵能力逐步递减!
这种敌削我涨之下。
他未尝不能与坐拥二十五(cgbj)万大军的刘备碰一碰。
再者说了。
碰不过刘备,他曹据还不能摇爹了?
有着魏武这么一个大爹不召唤,摆着当吉祥物吗?
城门口。
不知道曹据想法的徐晃,此时在听了曹据的轻笑之后,险些没有当场跪在地上。
“不就是杀了个张飞,庞统,黄忠而已?”
这句话,令徐晃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公子,你把那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杀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晃怎么一点也不曾听闻。”
徐晃无语至极。
杀张飞又不是杀个鸡崽子,杀个地位轻贱的阉人。
那。
可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啊!
天下间,谁不知晓,张飞,关羽二人就是刘备的手足臂膀。
无缘无故被人卸了个胳膊,换谁谁不怒。
吐槽一番之后,徐晃继续说道:“另外!”
“以末将之见,某之大军不用进城了,当急速南下葭萌关,支援高顺将军!”
“只要我们能借助关城抵挡刘备大军月余……”
“等到开春之时魏公率领关中大军亲至,刘备自会退去!”
徐晃请命南下。
不经意间。
其透露出了一个曹据不曾知晓的消息。
“公明?我父开春会亲征汉中?”曹据忍不住向徐晃询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
徐晃立刻解释道:“回公子!”
“在您没有按照魏公的命令进军而改为兵分三路之后,魏公对于你之所为就很是生气。”
“但,为了您的安危……”
“他在让末将率领五万大军先行支援你的同时,又让夏侯将军做好了关中全面备战的准备。”
“若无意外。”
“开春之时,魏公应该会亲征汉中而来,否则,关中大军不至于全面备战。”
这般说着。
徐晃心里生出一丝古怪。
他如今很是好奇:
若是魏公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但拿下了汉中,还引来了杀红眼的刘备时,脸上的表情得多么精彩。
到时候魏公到了汉中,见了眼前这位曹据公子……
他是该夸赞呢?
还是该沉默无言,亦或者批评一顿呢?
徐晃可不认为现在的魏公,有同刘备全面开战的想法。
据徐晃猜测:魏公原本的想法,可能就是拿下汉中即见好就收。
然而。
当下的棘手现实却是……
曹据公子已经把刀递在了魏公的手上,魏公想要不跟刘备决一死战都不行了!
城门前,曹据将徐晃的话听了个真切。
他没有应允徐晃抵城不入,立刻南下的请求。
而是朗声笑道:“公明,你率大军远道而来。”
“就算你不累,将士们也受不了!”
“无论如何,将士们都得喝口热汤暖暖身子!”
“明日一早!就明日一早!”
“我随你一同南下。”
“然后。”
“咱们在葭萌关会会那刘备。”
兵贵神速的道理曹据知道,但曹据更知道……
即便刘备有二十五万军,高顺,李儒驻守的葭萌关也不可能因为他这里的大军晚出发一晚就被西川大军攻破了。
如果李儒和高顺手握一万五千大军,却是连葭萌关两三日都守不住……
在曹据看来。
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徐晃望着态度坚决的曹据,再看看身后面露疲乏之色的麾下儿郎。
不好再继续坚持南下的他,最终选择了妥协。
“也罢!”
“听公子您的吩咐便是。”
“明日再行动身。”
一夜无话。
及至第二日天明。
曹据领着同庞统大战后剩余的三千曹军,南郑城张鲁投降后归附的三万守军,徐晃带来的五万曹军……
合兵八万三千之众浩浩荡荡的南下而去。
……
西川,梓潼。
通往葭萌关的道路上。
率领大军前往葭萌关奔赴的刘备,与运送张飞,庞统,黄忠尸体的队伍不期而遇。
等到其手下的士兵推开棺椁的棺盖。
伏身在棺椁之上的刘备,赫然看到的是张飞怒目圆睁,身体遭受无数致命重创的模样。
“三弟啊!”
“你怎么就人心弃大哥而去呢!”
刘备口中发出了一声哀嚎。
他的手掌颤颤巍巍的抚摸着张飞的面颊,泪水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此时,刘备的脑海中回想着自与张飞结义来的一幕幕场景。
内心的痛楚,令他几欲昏厥过去。
起兵之时,是他的这位三弟散尽家财,助他招募乡勇。
一次次兵败时,是他的这位三弟护持他左右,始终不曾背叛。
若无这位三弟的生死相随,屡屡护卫其杀出乱军之中,如今哪里还有他刘玄德的荣光和三分霸业。
越是这般想,刘备的心中越是悲拗。
痛哭之中,刘备解下了自己的衣袍,将之披在了身体僵硬,肌肤呈现淡紫色的张飞身上。
“三弟,天冷了!”
“为兄给你加件衣裳。”
“你先回成都,看着为兄给你报仇雪恨!”
撂下这样一句誓言之后。
刘备这才看向了陈列着庞统,黄忠二人的棺椁。
凝视着二人战死不屈的面容,起身之时的刘备身子踉跄了一下。
“传我命令!”
“三军缟素,两日之内必须抵达葭萌关城下!”
“备。”
“要用曹据小儿的血,祭奠翼德,士元,汉升在天之灵!”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