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第337节
吴老夫人虽然因为上了年纪眼睛瞎了,看不清孙权此时的面容,但这丝毫不妨碍其想象得到孙权无助的样子。
她只是用手轻轻的拍打着孙权的后背,什么也不说。
等到孙权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的时候。
吴老夫人这才说道:“我儿,无论你做什么选择,为娘的都支持你!”
“你如果开城投降,娘随你一起去!”
“你若是死战到底……”
“包括我这个当娘的在内,所有孙家人都会陪你死战到底,城破了,娘就是死也不会遭受那曹军的俘虏!”
“你父兄不怕死,为娘的,你的弟弟妹妹们更不怕死!”
“我儿,你要记住!”
“无论什么时候,娘,还有孙家上下都会站在你的身边。”
吴老夫人说着,径直将孙权抱在了怀里。
良久后。
等到母子二人分开之后,孙权对着吴老夫人行了一个大礼。
“孩儿不孝,令母亲您担心了!”
“请母亲放心……”
“孩儿心中已经自有决断!”
说着,孙权擦干面颊上的泪水,毅然决然的向着门外走去。
倏尔之间。
外面传来了孙权的喊声:“来人呐!”
“命张昭前来见我!”
半个时辰后,吴侯府大堂。
孙权望着到来的张昭,其复杂的望着这位文臣许久之后,其开口说道:“子布!”
“你为使者,出城一趟!”
“不过,不是见那曹据,而是去见曹操一趟!”
“吾可降,但决不可投降于曹操的儿子!”
“唯有曹操,可受某之投降!”
孙权妥协了。
不过是对曹据的妥协,而是对曹操的妥协。
虽然同样是投降,但投降于曹操和投降于曹据,二者之间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曹操,可以给予孙权一些曹据给不了的承诺。
听闻孙权话语的内容,张昭心中顿时一喜。
“主公!”
“布愿往!”
见到张昭应下,孙权在对张昭交待一些投降的条件之后,直接让他离开了。
……
不久之后。
建业城外,曹据忽然听到了手下人的禀报,孙权派遣了张昭出来。
这让他面露诧异之时,当即来到了阵前。
看着被手下士兵“请来”的张昭,对于这位江东老臣知之甚深的曹据顿时笑了出来。
“子布先生!”
“你这个时候出城而来,可是那吴侯孙权准备投降了?”
面对曹据的询问……
张昭没有隐瞒,缓缓的将其主公孙权投降的条件,全部讲述了出来。
及至其说完.. ...
在场的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无论是邓艾,诸葛诞,还是典满,王双等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孙去会提出这样一个请求:降魏公而不降自家公子!
然而。
曹据在听完之后,却是冷笑了起来。
“哈哈哈!”
“吴侯端是打的好主意,先生此去我父所在的柴桑前线,一个来回需要起码五六日的时间!”
“而北面鲁子敬率领的大军抵达于此,至多不过两日!”
“难不成……”
“吴侯是打算拖住我等,等着鲁肃率军来此不成?”
“若是这样,子布先生,本将觉的你也不用去我父亲那里了,不如直接在我这待上三四日!”
“汝且宽心!”
“城破之后,本将麾下的大军对你所在的家族,绝对秋毫无犯。”
听到曹据的这话,张昭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狐疑。
因为此时的他,也不确定自家主公孙权是不是存了拖延时间的心思。
无他。
孙权妥协的太干脆了。
干脆的有些令他现在认真想来,都有些感觉不可思议。
但。
这些念头张昭是不可能说出来,其对着曹据义正言辞的说道:“曹将军!”
“两军交战,老夫奉命出使!”
“结果,你却是将老夫扣押于此,你可知……”
“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建业城的士兵和百姓谁敢投降于你?”
“我主吴侯如若不见老夫归来,1.9他岂会轻易言降!!!”
听到张昭的话,曹据不在意的笑了笑。
“子布先生,你主孙权会降的!”
“他若是不降……”
“那本将就打到他投降!”
说着,曹据看向了身边的诸葛诞,邓艾等人。
“本将虽然给了吴侯一日的考虑时间,但,我们的这位吴侯似乎有些不知好歹了!”
“传令下去!”
“命将士们即刻展开攻城,提醒一下我们的这位吴侯……”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张昭,你现在回去告诉孙权一句……”
“投降可以!”
“可是,他只能投降于本将!”
“否则。”
“他就不必投降了!乱世终结在即,本将正好借吴侯的脑袋坐军功,稳固一下我的世子之位!”
“顺带着,也让手下的将士们立下些功勋!”
第235章孙权跪地乞降,江东终定!曹据欲揽二乔!
曹据命令一下,手下的将士立时做起了攻城的准备。
张昭见状,哪里还顾得孙权交待的让他出使曹操处的任务。
当即心中骇然的赶在曹军没有发起攻城前,再度被守军用竹篮子吊了上去。
没过多久。
随着张昭的入城而去……
曹军的攻城之势,直接在建业城下上演。
为了起到能威慑孙权的目的,曹据身边除了留下一个典满外,如徐庶,郭奕,贾穆,诸葛诞,邓艾,王双,郭淮等人,尽数被其派遣了出去。
由他们身先士卒的带兵攻城,或者居于大军之后指挥攻城。
是以。
攻城之战一爆发,曹军的势头之猛,全然超乎建业城守军的想象。
至于曹据。
则是双臂抱肩,目光平静的注视着攻城的己方大军,嘴角挂着淡淡的冷笑。
他想看看。
除了拖延时间投降之外,身处末路的孙权还能玩出什么把戏。
无论是孙权玩什么把戏,他都有足够的时间陪孙权玩下去。
……
吴侯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