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279节

  此时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建州女真,狗都不当!

  再次安抚完城中百姓后,吴三桂、郑成功、张世泽三人眉头紧皱,心中满是忧虑。

  因为此时放眼望去,城中一片狼藉,断壁残垣在朦胧的夜色中影影绰绰,宛如张牙舞爪的巨兽,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突如其来灾祸的惨烈。

  虽然恰好下了一场大雨保下了这座城池,但一小半的房屋建筑都被烧毁了,想要重建的话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立刻有条不紊地安排人手。

  “郑成功,你速去带人查看还有没有幸存的百姓,一定要仔细搜寻,不可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每一处废墟,每一间破屋,都要翻找一遍!”

  “还有,那些尚未燃尽的火焰,务必尽快扑灭,绝不能再让火再烧起来,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郑成功听到这话,随即领命而去。

  接着,吴三桂又看向了张世泽,神色稍缓却依旧严肃:

  “张世泽,你带人前往城中各处,查看粮食和财物的储备情况,建奴走的匆忙,这些东西他们未必全部带走了。”

  “找到之后把这些东西都清点一下,然后上报给太子殿下!”

  张世泽没有丝毫犹豫,赶忙抱拳领命,随后带着一队人马迅速消失在街巷之中。

  看着离去的郑成功和张世泽,吴三桂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脸上满是无奈之色。

  如果可以选择,他实在不愿带着这两位爷一同行动。

  在得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后,吴三桂的压力就没小过。

  一个是太子爷的亲兵、还是太子妃的兄长,也就是太子爷的大舅哥。

  另一个是英国公世子、未来的英国公。

  这两位身份尊贵,随便哪一个都不是他能轻易得罪的。

  和他们共事,吴三桂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更何况这次自己身为主将,他们二人担任副将,名义上要听从自己调遣。

  这让他心里直发怵,生怕稍有不慎,就惹恼了这两位小爷。

  要是那样,自己往后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但转念一想,或许这两位爷也不至于如此小气吧?

  随后,吴三桂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几天又有的忙了。

  光是处理那些被大火烧死的百姓遗体,就足够棘手了。

  一具具焦黑、残缺不全的尸体,每看一眼都让他有些于心不忍。

  不过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带来的这两万骑兵并非是来守城的。

  毕竟从古至今,哪里有人会用骑兵守城?

  按照原本的计划,明日锦州会再派遣一批人马前来担负守城之责。

  而他们这两万骑兵,实则另有重任。

  原来,此前朱慈烺接到了一份秦良玉从宣府发来的密报,秦良玉在密报中说,多尔衮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正从蒙古返回辽东。

  而秦良玉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宣府的两万骑兵与阿布奈的三万蒙古铁骑会合,然后对多尔衮展开了追击。

  按照时间推算,也就是这两天,多尔衮就将抵达义州附近。

  而等多尔衮到来之时,吴三桂率领的这两万骑兵将对多尔衮的军队进行迎头痛击,再加上秦良玉和阿布奈的军队,势必要将多尔衮一举歼灭!

  不得不说,吴三桂现在真心越来越佩服朱慈烺了。

  这位太子爷,还真是不一般呢!

  吴三桂在心中叹道。

  众人一直忙碌到大半夜,城中的喧嚣这才渐渐平息,只剩下偶尔传来的几声伤者的呻吟。

  吴三桂唤来一名亲兵,那亲兵也是一脸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

  吴三桂递过去一封刚写好的书信,郑重地说道:

  “你即刻出发,将这封密信送去锦州,不得有误!”

  亲兵郑重的点了点头,领命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锦州城今晚也不平静。

  虽然此时已是深夜,整个辽东万籁俱寂。

  但是朱慈朗的房间里却灯火通明,那昏黄的灯光在深夜中显得格外孤寂。

  朱慈烺身着一袭素色睡衣,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难以入眠。

  或许是刚刚经历了如此大战,他的情绪依旧激动,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脑海中也是不断浮现出战场上的厮杀画面,士兵们的呐喊,鲜血的腥味,仿佛还在眼前和鼻尖闪现。

  既然无法入睡,他索性将祖大寿以及其他几位总兵召集到房间里,准备商议后续的计划。

  而祖大寿和其他几位总兵今晚一个个的也都是无法入睡,听到朱慈烺召见,匆匆收拾一下之后就赶忙赶了过来。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天这几位总兵中少了两位,分别是蓟州总兵白广恩和辽东总兵王廷臣。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没有人敢说话,因为他们心中明白,这两位总兵大概率已经战死,但谁也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朱慈烺见状也没有废话,当下便喊来了李若琏,语气坚定道: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他们真的战死,也要找到他们的尸体。”

  李若琏得到命令之后,随即便带人离去了。

  不过朱慈烺心中其实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几十万大军混战,就算是牺牲一两个高级军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这话他自然不能说出口,不然也显得太刻薄寡恩了,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搜寻的结果。

  而在这期间,所有人还是沉默不语,只有烛火偶尔跳动,发出‘噼啪’的声响。

  没过多久,李若琏没到,方正化却是突然来了。

  只见他脚步急促,帽子都有些歪了。

  见到朱慈烺之后赶忙道:

  “太子爷,有将士来报,说是蓟州总兵白广恩和辽东总兵王廷臣两位将军都已战死沙场。”

  “尸体已经收敛,此刻正在城内放着!”

  “奴婢已经找人确认过,确实是两位总兵大人没错!”

  这话一出口,屋内的温度仿佛瞬间下降了好几度。

  有人忍不住轻轻叹息,有人则默默低下头。

  虽然此前他们早已猜到可能是这样的结果,但当真正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依旧不免还是感到有些悲痛。

  与此同时,其他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看向了祖大寿。

  因为谁都知道,伴随着辽东总兵王廷臣的战死,恐怕辽东总兵这个位置非祖大寿莫属了。

  毕竟之前祖大寿可是率领五千骑兵冲击十万建奴大军,那场面,简直堪称世所罕见!

  若不是他及时出现,那三万百姓恐怕真的会死于明军之手。

  而且,光是祖大寿率领的五千骑兵,就至少斩杀了一万五千建奴。

  所以无论怎么看,祖大寿担任辽东总兵一职,都是实至名归。

  可是,这对于其他人而言,却并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倒不是他们嫉妒祖大寿,而是他们为刚刚战死的辽东总兵王廷臣感到不值。

  他前脚刚死,马上就有人接替他的位置,这实在让人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当然,朝廷若是多些抚恤和赏赐的话,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但是以当今陛下那刻薄寡恩的性子,恐怕抚恤和赏赐也不会太多。

  一时间,众人虽然都没有说话,但心中却不由得暗自伤神起来,各自想着心事,气氛愈发沉重。

  而这一幕恰好被朱慈朗尽收眼底。

  他心中明白,伴随着两位总兵的战死,这些人心中肯定有着一些别样的想法。

  只不过碍于他这个太子爷的身份,这些人不敢说出来。

  不过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要是崇祯在这里,面对两位总兵的死亡,最多也就是夸赞几句,然后赏赐一些东西,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没办法,谁让崇祯本来就是刻薄寡恩的人呢?

  不过还好

  因为他不是崇祯!

  他要让这些人知道,只要是为国家尽忠职守之人,绝对会得到应有的奖励。

  以死报国之人,更是会得到善待!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两个字:

  封爵!

  对于所有武将而言,封爵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和赏赐,同时几乎也算是他们最高的荣誉了!

  再者说了,大明近三百年,之前的那些侯爵早已腐朽不堪,整日就知道花天酒地,无所事事,也该重新封一些能干实事儿的武将了。

  也好让那些尸位素餐的侯爵有点压力,别整天就知道吸食大明的民脂民膏,混吃等死!

  想到这里,朱慈朗再无一丝犹豫,开口道:

  “方正化!”

  方正化听到传唤,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低头说道:

  “奴婢在。”

首节 上一节 279/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