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01节
随后又有人上前,猛地一脚踹在他们腿弯处,随即浙两人‘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崇祯和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面带微笑的打量着眼前的两人。
只见托长相普通,完全是一副标准的建奴模样,脑门后面拖着散落的辫子。
此时或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整个人显得无比颓废。
一旁的鳌拜倒是显的很不一般,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浑身散发着一股颇为强悍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的武将。
而且即便到了现在,鳌拜依旧用充满愤怒的眼神瞪着朱慈烺,仿佛要用目光将他穿透。
原本在鳌拜和岳托的计划中,他们打算一直伪装下去,等到大明对他们彻底放松警惕,不再严密监视时,便寻机逃走。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最终还是暴露了。
而以他们的身份,一旦暴露便绝无生还之望,所以岳托才会成了眼下这幅死狗模样。
至于鳌拜
或许是因为武将的身份,即便是死,他也不愿意在崇祯和朱慈烺面前表现出胆怯的样子。
就在这时,李若琏对着崇祯和朱慈烺恭敬地禀报道: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这个叫岳托的,没什么本事,抓他没费多大功夫。”
“但这个叫鳌拜的,还真是有些本事,刚才抓他的时候,被他伤了好几个人。”
朱慈烺听后,神色平静,并未感到意外。
毕竟这家伙可是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
不过当然,再厉害的勇士现在也只能跪在他面前了。
随后,朱慈烺笑着看向岳托和鳌拜说道:
“真是难为你们了,为了活下去,你们居然隐藏在俘虏当中。”
“不过你们运气不好,最终还是被本宫发现了。”
“放心,本宫现在不会杀你们,本宫要把你们带回京城,然后在太庙前活剐了你们。”
“特别是你,岳托,你可比鳌拜要重要多了。”
说着,朱慈烺又看向李若琏吩咐道:
“等会记得直接打碎他嘴里的牙,然后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千万不能让他死了。”
“他要是绝食的话,就把他的嘴撬开往里面灌。”
李若琏听到这话,赶忙领命道:
“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
紧接着,岳托和鳌拜就被锦衣卫们拖了下去。
刚下了城墙,他们口中的粗布就被一把扯掉,随后就是几拳重击。
一下子,岳托和鳌拜满嘴的牙全部都被打掉了。
这突如其来的疼痛感瞬间让他们忍不住嚎叫了起来。
“啊!!!!!”
“啊!!!!!”
听着城墙下传来的嚎叫声,朱慈烺只觉得今天的心情更加舒畅了。
与此同时,蒙古草原,经过了几天的赶路,吴三桂和杨国柱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塔营子。
这一路,他们仅遭遇了少量零散的建奴,而且这些建奴战斗力极差,基本上一个照面就被绞杀干净了。
而大部分建奴早已撤离蒙古,赶回了盛京。
不过这其实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毕竟按照计划,祖大寿这会儿应该也快抵达长宁堡了。
但建奴并不知道祖大寿的目标是长宁堡,所以在他们看来,祖大寿的目标应该是盛京才对。
毫无疑问,皇太极一定会调集所有兵力回援盛京,这才导致了他们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大批建奴。
而且因为沿途都要留下部分士兵守城,所以等他们来到塔营子的时候,身边只有不到两万的兵力了。
塔营子位于蒙古草原,规模着实不大。
城墙看起来十分矮小,是用土坯和石块简单堆砌而成,差不多有个三四米高的样子,仿佛在这广袤的草原上掀不起一丝波澜。
然而,它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阻止建奴借道蒙古进攻大明的关键所在。
踏入塔营子城内,便能感受到一股独特而质朴的气息,这里的建筑风格是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模样。
沿着狭窄且略显崎岖的街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众多蒙古风格的帐篷。
这些帐篷大多由厚实的毛毡搭建而成,呈圆形,顶部微微隆起,如同一个个倒扣在草原上的大碗。
再往城内走,便能看到一些汉人风格的土木建筑。
这些房屋大多为单层结构,屋顶呈人字形,由瓦片覆盖,雨水可以顺着瓦片顺利流下。
房屋的墙壁是用土坯混合着稻草砌成,虽然质朴,但却十分坚固。
而在城市的一角,还有一些女真人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墙壁由原木紧密排列而成,缝隙处用苔藓或泥巴填充,以保证保暖性。
总而言之,这是一座由多民族组成的城池!
当看到浩浩荡荡的明军突然到来时,城内的蒙古人、汉人以及女真人瞬间乱作一团。
女人们惊慌地抱紧孩子,躲在屋内,透过窗户缝隙惊恐地张望着。
男人们则手持农具,站在门口,满脸警惕与不安。
不过好在最终双方还是没有爆发冲突,简单的说明了来意之后,这里的人们很自然的就接受了塔营子易主的事实。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这里之前是蒙古的地盘,但是蒙古保护不了他们,然后这里又成了建奴的地盘。
可建奴也从未善待过他们,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和掠夺。
所以在这里的百姓看来,换个统治者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于是,接下来杨国柱和吴三桂有条不紊地安排士兵为这些百姓们逐一登记造册,直接收编为大明百姓。
事实上,在这一路的行军过程中,他们已经多次做过这样的事情,沿途遇到的所有百姓都会统一登记造册。
如今收编的百姓数量已经多达三万多人。
从今往后,这些人都将成为大明的子民,接受大明的庇护!
站在塔营子那矮小的城墙上,吴三桂望着城内熙熙攘攘忙碌的百姓和士兵,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不由得冲着一旁的杨国柱感慨道:
“杨总兵,看来接下来我们可有的忙了。”
杨国柱笑着附和道:
“是啊!不过咱们既然肩负重任,就不能辜负陛下和太子的期望!”
和其他民族不一样,当汉人占领某一处领地时,一定会修建城池,建立相应的防御体系,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这种事情。
随即,两人一边让士兵们好好休息,一边着手准备开始修补塔营子。
他们要在原本的基础上修建一座新的城池,以增强塔营子的防御能力。
想要在蒙古草原上修建一座城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儿,但他们却必须这么做!
因为只要这座城建成了,那就好比一把插在蒙古和辽东的利刃,随时都可以给予建奴和蒙古致命一击!
第193章 什么?皇太极又又又吐血了?
因为打赢了松锦之战,所以如今大明的所有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举国上下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奴这边的局势却好似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一般。
盛京,以前可是个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地方,街上人来人往,繁华喧嚣,热闹得不得了。
可如今,整个城市像是被一层厚厚的阴云盖住了,冷冷清清的,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慌。
街道上冷冷清清,石板路泛着清冷的光,行人更是寥寥无几。
偶尔有几个路人匆匆而过,他们缩着脖子,眼神中满是警惕与惶恐,脚步急促而慌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街上的商户大多数也都闭门谢客,连生意都不敢做了。
唯恐一不小心就惹上麻烦。
原来,松锦之战失败的消息早已如狂风暴雨一般席卷了整个盛京,盛京的百姓们害怕建奴打了败仗没处撒气会找上他们,所以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出。
毕竟建奴的几位王爷向来生性残暴,手段狠辣,他们要是一个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就会惹祸上身。
因此他们只能在这压抑沉闷的氛围中谨小慎微地苟且生活着,每一日都过得提心吊胆。
盛京皇宫,那压抑的气氛愈发浓烈,仿佛空气都变得黏稠起来,让人几乎窒息。
皇太极的寝宫之中,光线昏暗,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一众太医们身着长袍,神色凝重地围聚在一起,他们一个个眉头紧锁,眉心仿佛能夹死苍蝇,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无奈,正紧张地低声商议着什么。
每个人的额头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而这一切,只因为皇太极的病情突然再度加重了!
自从皇太极带着剩下的军队归来之后,他突然便大口大口地吐血,随后便一直昏迷不醒,躺在床上毫无生气。
这些太医们已经用尽了各种方法,翻遍了医书,却依旧对皇太极的病情束手无策。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又怎能不惶恐万分呢?
毕竟若是无法治好皇太极,他们的身家性命可都将不保,整个家族也可能因此遭受牵连。
究其背后的原因,是皇太极得知了曹变蛟率领着一万关宁铁骑在辽东地区大肆屠杀的消息。
据大致估算,曹变蛟这一战至少斩杀了三万多建奴,还成功解救并带走了十万左右被掳掠的汉人百姓。
皇太极在听闻此消息的瞬间,只感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气血瞬间上涌,眼前一黑,当场便口吐鲜血陷入了昏迷。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众人都没敢让皇太极知道这个消息,生怕皇太极听闻后病情加重,所以都想尽办法不想让他知晓此事。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