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46节
并且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其中的各项细节与好处。
不得不说,薛国观确实聪慧过人。
昨日听朱慈烺详细讲述了一遍之后,他便迅速领会了‘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精妙所在。
回去之后又梳理了一下,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也就有了眼前的这幅场景。
等到薛国观讲完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震惊得呆立当场。
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所谓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之策,都堪称神来之笔!
仿佛一道曙光,直直地穿透了大明
不!
应该说是华夏几千年来税收不足的阴霾,并且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真要是按这个方法来实行的话,朝廷以后每年的税收基本上都会固定下来。
按照如今的田税标准,别说每年三千万两银子了,怕是四千万两都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正如薛国观之前所说的那样,这个计策不会给普通百姓增添丝毫额外负担,反而会减轻他们的税收压力。
而真正需要承担更多税收的,则是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士绅们。
还有就是他们这些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毕竟严格来说,他们也都位列士绅阶层。
想到这里,不少官员心中暗自咒骂起来。
这帮狗日的老东西可真够狠的!为了讨皇帝欢心,竟然想出这么个主意,这简直就是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啊!
因为以后他们每年要承担的税收可就要大幅增加了。
此时此刻,至少有一多半的官员都在心底对薛国观等人破口大骂。
然而,他们也只敢在心里骂,却绝不敢真的骂出声来。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计策对国家而言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时候若站出来公然反对,那不就等同于公然和大明、以及大明的万千黎民百姓作对吗?
以崇祯如今的火爆脾气,说不定当场就会下令把人拉出去杖毙。
就在这时,崇祯终于又开口了,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朝堂。
“诸位爱卿,朕觉得薛爱卿所提之策甚妙!”
“既能为朝廷带来稳定税赋,又不加重普通百姓负担,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皆是一阵无语。
这话表面上来看是在询问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但实际上就是在警告他们!
翻译成白话就是:
朕觉得这个计策很不错,朕要马上下令推广到全国,你们的想法最好和朕一样,不然朕可就要杀人了!
于是紧接着,众大臣纷纷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等以为此事可行!”
“薛阁老不愧是国家栋梁,竟能想出如此绝妙之法解决税收难题,臣等以为应尽快在全国推行。”
“陛下,臣也认为此策甚秒,理应尽快推广,如此一来我大明将有源源不断的税赋,国势必将蒸蒸日上。”
就这样,毫无悬念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项决策同样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不过内阁的其他几位大臣此刻却面露困惑之色,彼此交换着眼色,满心皆是不解。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薛国观究竟何时琢磨出这个办法的?
同为内阁大臣,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况且这种关乎国家税收的重大事宜,难道不该与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共同商议吗?
这老家伙,平日里看似低调,没想到竟如此深藏不露!
一时间,其他三位内阁大臣一边恭维着崇祯,一边在心里又把薛国观骂了个狗血淋头。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文武百官,心中不由的暗自窃喜,眼中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因为他心里明白,众人即便表面赞同这个计策,可心里指不定有多么厌恶和反对。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在心里肯定已经把薛国观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要知道本来一开始的计划可是由他这个皇帝亲自宣布这个计策的,可如今却成了内阁!
不得不说,这种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着实不错。
虽然已经决定要在大明正式推广‘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实行的。
因为在正式推广之前,要先重新丈量大明的田地,然后才能正式确定田赋的数额。
不过没关系,因为户部就是干这个的,只不过需要耗费一些时间而已。
而且收缴天下士绅的欠税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其实可以同时进行的。
大军每到一处,先收缴当地士绅的欠税,然后在丈量当地的所有田地,之后记录在册即刻。
这样当收缴完士绅的欠税时,这天下的田地也丈量的差不多了。
等把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彻底推广开来之后,就可以把田税也并入到大明税务局了。
要知道至今为止,大明税务军其实主管的还是商税。
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在按照崇祯和朱慈烺原本制定的计划顺利进行着。
对此,崇祯还是非常满意的。
同时也觉得之前的苦总算是没有白吃!
一场‘刺杀’,就彻底解决了华夏几千年来都未曾解决的税收大事儿!
但从这一点来说,他应该也当得起‘千古一帝’这四个字吧?
紧接着,就在崇祯觉得差不多该退朝的时候,人群之中,一位御史突然站了出来。
随后只听他高声喊道:
“陛下,臣要弹劾锦衣卫都督骆养性!”
“骆养性收受贿赂、私放囚犯、残害忠良,犯下重重罪行,恳请陛下严惩!”
崇祯听到这话,一下子回过了神。
他差点忘了,今天还有一件事没办呢!
第211章 看来,皇帝要杀自己的狗了!
什么?
与此同时,当看到有御史胆敢弹劾骆养性的时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瞬间陷入惊愕与茫然之中。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有人弹劾骆养性?
要知道骆养性身为锦衣卫都督,可谓是权倾朝野。
一个小小的御史居然也敢弹劾他,这简直如同以卵击石,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
搞不好都不用等到明天,下午骆养性就会随便编织一个罪名,然后把这个御史打入诏狱了。
毕竟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就在众人惊愕得不知所措之际,突然又一位御史挺身而出,满脸义愤填膺的高声说道:
“启禀陛下,臣也要弹劾锦衣卫都督骆养性。”
“据臣所知,骆养性大肆收受贿赂,公然卖官鬻爵,只要肯交钱,不论合格与否,就能成为锦衣卫。”
“此等恶行,乃十恶不赦之罪,恳请陛下严惩!”
“臣也要弹劾骆养性,他护驾不力,致使陛下遇刺,罪责重大,恳请陛下严惩!”
紧接着,犹如连锁反应一般,越来越多的御史和其他官员纷纷站出,加入了弹劾骆养性的阵营。
这些人来自兵部、户部、吏部、礼部等各个重要部门,人数如滚雪球般不断增多,竟足有几十位之多。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文武百官们这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这哪里是什么御史想要弹劾骆养性啊!
分明就是崇祯想要对骆养性动手啊!
而且仔细想想,骆养性身为锦衣卫都督,肩负着保卫皇帝安全的重任,可如今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却是出了这样的事,显然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皇帝对他下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眼看着弹劾骆养性的人越来越多,朱慈烺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旁人难以捕捉的笑意。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授意的。
正如他之前所言,骆养性对他而言已无太大用处,所以是时候‘处理’掉了。
毕竟,他对骆养性的忠诚度一直心存疑虑,实在难以完全信任他。
再加上他以前做的那些事儿,朱慈烺就更没有留着他的理由了。
而一旁的崇祯其实对骆养性也早有不满,毕竟骆养性身为天子亲军,可他的心思却并不完全在他皇帝身上。
所以当得知朱慈烺要处置骆养性时,崇祯也就默许了此事。
紧接着,眼见弹劾骆养性的人愈发多了,崇祯这才挺直身子,神色变得极为严肃开口说道:
“行了,你们所说之事朕已知晓,自会派人去核查。”
“只要情况属实,朕绝不轻饶!”
听到这话,那些弹劾骆养性的人赶忙拱手叩拜道:
“陛下圣明!”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