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59节

  片刻后,他怒不可遏地骂道:

  “杀得好!这老东西早就该死了!”

  显然,崇祯对侯拱辰也是有所了解的,且极为反感!

  不过想想也是,毕竟当年侯拱辰站队的可是福王,若福王得势,这皇位便轮不到崇祯来坐,他又怎么可能对侯拱辰有好脸色呢?

  更何况奏折中详尽说明了侯拱辰的家产,要知道这家伙在沧州没少贪墨银子,可谓是死有余辜。

  朱慈烺见崇祯如此反应,心中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原本还担心崇祯会责怪他自己诛杀皇亲国戚,如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对于这些骄横贪婪、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崇祯同样恨得咬牙切齿。

第217章 崇祯:土豆炖牛肉?朕喜欢吃!

  不过紧接着,崇祯像是陡然忆起什么重要的事情,目光看向朱慈烺,神情颇为凝重地说道:

  “寻常皇亲国戚若偷税漏税,杀了也就杀了。”

  “但朱姓宗室身份特殊,切不可轻易杀害他们。”

  “朕身为一国之君,不想背上屠杀宗室的千古骂名。”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回应道:

  “父皇尽管放心,儿臣心里有数,已然安排妥当。”

  “但凡牵涉朱姓宗室,一概将他们押解回京城处置,绝不会当场杀了他们。”

  崇祯听到这话,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不过别误会,崇祯之所以会这么说并非是对那些宗室有感情,而是身为皇帝,一言一行皆受天下瞩目,即便宗室犯错,也不能随意处置。

  若皇帝随意诛杀皇族,极易引发内部的恐慌与动荡,进而动摇整个统治集团的根基,导致政治局势不稳定。

  恰在此时,王承恩迈着步子走上前来,躬身行礼后朗声道:

  “皇爷、太子爷,午膳时间已至,请移步前往用膳。”

  于是,朱慈烺与崇祯相继起身,并肩朝着宫殿走去。

  与此同时,周皇后等人早已在殿内静候多时。

  见崇祯踏入殿内,周皇后随即率先率领众人下拜。

  “恭迎皇上!”

  崇祯今日心情大好,脸上也是笑意盈盈的,抬手轻轻一挥和颜悦色道:

  “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言罢,便大步走向主位落座,其他人也依照位次,依次纷纷入座。

  朱慈烺自然而然地在郑小妹身旁坐下。

  周皇后这是满脸热忱,微笑着招呼众人道:

  “今日乃是家宴,一家人相聚,大家不必过于拘泥于礼数,随意些便好。”

  这话在旁人听来再平常不过,唯有琪琪格心中略感异样,她貌似不算什么家人吧?

  不过她也并未多言,只是默默点头。

  就在这时,崇祯的目光突然落在桌上一道色泽诱人的菜肴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随即开口问道:

  “这是何菜?朕怎么从前从未见过。”

  王承恩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回禀道:

  “回陛下,此乃土豆炖牛肉。”

  “此前宫中菜谱里确实未曾有过这道菜,是太子爷特意吩咐御厨精心制作的。”

  没错!

  此刻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正是朱慈烺前世极为钟爱的土豆炖牛肉。

  如今土豆喜获大丰收,朱慈烺自然不会错过这等美味,已经连着吃了好几日。

  虽说在古代这个时候,随意宰杀耕牛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别忘了,朱慈烺可是太子爷啊!

  他要是想吃牛肉,这肯定不是什么难事儿。

  毕竟皇家名下的皇庄众多,每日有几头自然老死的牛也算正常吧?

  因为今天要来找崇祯,所以朱慈烺便想着让崇祯和周皇后他们也尝尝这道佳肴。

  崇祯到底是从来没见过这道菜,心中自然满怀好奇,然后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片刻之后不禁赞道:

  “嗯,味道果然是颇为不错。”

  随即又似想起什么,看向一旁的朱慈烺问道:

  “这便是你之前提及的亩产可达几千斤的土豆?”

  显然,崇祯此前便已听闻土豆和红薯之事。

  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之前土豆和红薯丰收的时候大明日报可是进行了好几天的报道。

  而崇祯回到京城之后还不忘记翻看了之前遗漏的所有报纸,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朱慈烺则是笑着应道:

  “父皇猜的不错,这正是土豆。”

  “今年土豆和红薯大获丰收,二者加起来,收成大概有两百万石左右。”

  “平均算下来的话,一亩地少说也有三千斤!”

  什么?

  众人听到这个夸张的数字皆面露惊讶之色,就连周皇后和琪琪格也深感震撼。

  周皇后连忙说道:

  “此乃上天庇佑我大明啊!有了这等高产作物,日后大明百姓便不用再饱受饥饿之苦了。”

  琪琪格亦是心动不已,不由得心中暗自想到,若是草原上也能广泛种植这些作物,那往后草原上的族人便能摆脱饥饿的困扰了。

  郑小妹因为也跟着吃了几天的土豆炖牛肉,所以对于土豆的了解比其他人都要多,这时也赶忙附和:

  “母后所言极是,有了这等高产作物,大明定会愈发繁荣昌盛。”

  崇祯听着众人的夸赞,心情愈发愉悦。

  虽然严格来说这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但他身为皇帝,多少也还算有点功劳吧?

  紧接着,崇祯正了正神色,然后又看向朱慈烺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命内阁商量出一个章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

  “等到这两种作物彻底普及之后,只天下便再也不会有饿死之人了!”

  朱慈烺笑着回应道:

  “父皇放心,内阁和户部已然着手办理此事了,相关推广方案和措施都在稳步推进。”

  “用不了几年,这土豆和红薯就会遍布大明各地了!”

  崇祯听到这话之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夹了一筷子土豆炖牛肉。

  看得出,他对这道土豆炖牛肉颇为喜爱,吃得津津有味。

  临了还对着一旁的王承恩补充了一句。

  “吩咐下去,这道菜以后每天都要上,朕喜欢吃!”

  王承恩听到这话赶忙答应了下来。

  “皇爷放心,奴婢知道了!”

  看着崇祯大快朵颐的吃着土豆炖牛肉,朱慈烺却是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因为关于土豆和红薯的推广计划根本就没有那么简单。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要在下半年大规模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尤其是辽东一带,更是重点推广区域。

  但事与愿违,小冰河时期的影响远比他预想的严重。

  以如今北方的气温状况,即便种下去也很难有所收获,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按照目前的气温,土豆和红薯最佳种植生长时间为五月至十月,也就是说,目前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季。

  当然,这只是北方的情形,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种植两季。

  所以,眼下北方主要以宣传引导为主,待明年天气回暖后再正式开展种植。

  而南方则可即刻着手落实推广种植工作。

  为此朱慈烺已经下令,南方收税之时必须要同步开展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普及工作。

  不过考虑到这是第一次,害怕百姓们不太接受,所以每户只需种植一亩,其他的百姓可以随意选择。

  而且这是硬性要求,任何人都不得违抗!

  用过午膳,朱慈烺又与崇祯闲聊了一阵,这才带着郑小妹和琪琪格返回东宫。

  临行前,周皇后热情的拉着郑小妹和琪琪格的手,一个劲的说着让她们明日再来宫中相聚。

  两人自然也是欣然应允。

  不得不说,琪琪格近来愈发知书达理,言行举止间礼数周全,不再像从前那般大大咧咧了。

  这其中既有松锦之战带来的影响,也有这段时间受汉文化熏陶的缘故。

  回到东宫之后闲来无事,朱慈烺正打算与郑小妹增进一下感情,身后的琪琪格却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我有话想和你说。”

  朱慈烺听到这话,回过头来一脸好奇的看向了琪琪格,似乎不太明白琪琪格这是要做什么。

  郑小妹虽然也不太明白,但还是微微一笑,然后善解人意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9/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