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46节
他或许有些偏激和昏庸,但关于这种战略意义他还是知道的。
因此简单思考了一下之后,崇祯便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确实是可以这么做的,只要大明在朝鲜附近驻军,建奴就不敢再轻易进攻大明了。”
“不过你准备派谁去?”
这件事情朱慈烺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便说道:
“儿臣打算派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去,除此之外,再派一些水师将领一起去,不过最终儿臣想让郑成功统领这支军队。”
郑成功?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一瞬间有些迷茫,似乎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不过很快他还是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就是之前去辽东的时候跟在你身边的那个年轻武将?郑芝龙的儿子?”
很明显,崇祯对郑成功还是有几分印象的。
朱慈烺点头道:
“没错,就是此人。”
可紧接着,崇祯倒是有些犹豫了起来。
因为他觉得郑成功实在是太年轻了。
不过他其实也理解朱慈烺为什么非要派这么一个人去,毕竟皮岛孤悬海外,所以一定要派一个自己极为亲近的人去才能放心,以避免君臣相疑。
不然要是导致最后再发生之前毛文龙的事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么,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朱慈烺早就做好了决定,之所以要跟他说,只是跟他打个招呼而已。
无论他同意与否,朱慈烺都会这么干。
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在纠结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崇祯便说道:
“行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朕也改变不了你的决心。”
至此,这件事情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当然,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
朱慈烺接着又说道:
“既然朝廷肯定了毛文龙之前的战略意义,也定了袁崇焕的罪,那么就必须要为毛文龙平反了。”
“不然那些即将要去朝鲜驻军的将领和士兵们肯定会不安心的。”
崇祯想了想,然后点头道:
“确实如此!那边为他平反吧!”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一直都没有给毛文龙平反,这其中涉及很多的原因。
包括政治考量、个人性格、朝廷局势等,具体可归纳如下:
首先毛文龙是被袁崇焕以十二大罪擅自杀害的,而袁崇焕后来又被崇祯定为通敌叛国的罪人。
这个时候若为毛文龙平反,等于间接承认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冤案,进而可能动摇崇祯对袁崇焕案的定性。
其次就是皇权威严的问题,要是帮毛文龙平反的话,这就意味着崇祯主动承认他是错的,当时的崇祯敏感多疑,所以他不愿意承认这种错误。
再者就是毛文龙自身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他虽然一直在牵制后金,但也存在虚报战功、不听调遣、私扩势力等问题。
这就导致崇祯对毛文龙本就有所怀疑。
最后,就是因为一些文官的阻挠以及明末各种局势的压力,最终导致崇祯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为一个死去的武将平反了。
但现在,似乎是时候为毛文龙平反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补充道:
“儿臣打算追封毛文龙为侯爵,然后昭告天下。”
又封候?
崇祯听到这话都无语了。
不过一想到毛文龙是被冤杀的,他最后还是同意了。
“就按你说的办吧,追封的圣旨朕亲自来写,写好了给你送过去。”
朱慈烺微微一笑。
“多谢父皇。”
事情商议完毕之后,朱慈烺也没有过多停留,随即便离开了皇宫。
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
东宫的寝宫内,朱慈烺躺在床上看着一旁的郑小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小妹,本宫打算让你的兄长郑成功去朝鲜驻军,用以牵制建奴,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郑小妹听到这话,先是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殿下,这件事情臣妾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是殿下的命令,臣妾自然遵命,这也是臣妾兄长的荣幸。”
朱慈烺笑了笑,将郑小妹搂在了怀里,随后又说道:
“再过一段时间岳父大人也会来到京城,到时候你们父女之间好好聚聚,毕竟岳父大人在京城也待不了多久就要赶回福建了。”
郑小妹乖巧的点了点头。
“臣妾遵旨。”
其实对于郑芝龙这个父亲,郑小妹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感情。
因为她是郑芝龙发家之后在福建娶的妻子所生,而且娶妻之后,郑芝龙依旧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平日里也不怎么回来。
一年能见上一两次面就不错了。
同样的,她长大之后也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她最终的命运无非就是被用来和福建当地的官员联姻,运气好也就是嫁给一个五六品的小官,然后平淡地过完这一生。
只是没有想到,一道圣旨下来,她突然就成了太子侧妃,她的家族也跟着一飞冲天成了大明的皇亲国戚。
这大概就是命运弄人吧!
这一夜很快便过去了。
清晨的阳光刚照耀在巍峨的城墙上时,城门外,一支军队护送着一群人来到了京城。
这群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朝鲜的使臣。
当看到眼前巍峨的城墙时,这群朝鲜使臣瞬间就被震惊到了,特别是当看到城墙上那个高高飞起的热气球时,他们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毕竟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神奇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朝鲜人看向一旁的官兵问道:
“这位大人,敢问这是什么东西,居然能飞到天上?”
旁边的官兵听到这话,当下便是自豪地介绍道:
“此物名为热气球,是太子殿下之前研发出来的神器,可凭空飞行,上面有士兵值守,可以看到十里之内的任何场景。”
“之前在辽东的时候,此物可是帮了大忙,建奴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明军的掌控。”
这么神奇!
听到这话的时候,朝鲜使团中又发出了一阵惊呼。
没办法,热气球这种级别的东西,对于他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棒子来说几乎跟神器没什么区别了。
第255章 朝鲜:果然,大明才是亲爹啊!
就在这时,一个胡子花白的朝鲜使臣看向刚才问话的年轻人道:
“凤林大君,看来这次我们来对了,大明一定能救我们。”
被他称呼为凤林大君的年轻男人听到这话,也是一脸激动地点了点头。
所谓的凤林大君,原名叫做李淏(浩),是现任朝鲜国王李宗的次子,同时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朝鲜的下一任国王。
本来他其实是没资格成为国王的,因为在他前面还有一个昭显世子,这个世子类似于大明的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国王继承人。
但根据历史记载,昭显世子在当年建奴打败朝鲜的时候就被作为人质扣留在沈阳,然后一番折腾下来就丢了性命。
再然后,这位凤林大君也就捡了个漏,成为了朝鲜的下一任国王。
不过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上原本的事情,但是伴随着朱慈烺的到来,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了。
毕竟在朱慈烺的谋划中,朝鲜必将归于大明!
因为没有接到崇祯要接见朝鲜使团的命令,所以负责护送朝鲜使团的官兵按照规矩直接将朝鲜使团送往了鸿胪寺。
这是因为鸿胪寺是明朝专门掌管外交事务的部门。
与此同时,鸿胪寺的官员也早就接到了命令,所以对于朝鲜使团的到来毫不意外,当下便按照规格进行了接待和安置。
另一边,朱慈烺也得到了朝鲜使团进京的消息。
不过这种事情就不必劳烦崇祯了,因为以崇祯的臭脾气,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为了确保后期的计划顺利进行,朱慈烺决定和内阁几位大臣一起接见朝鲜使团。
当天下午,经过一番精心梳洗的朝鲜使团终于踏入了皇宫。
一进宫门,他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汉白玉台阶层层递进,直通巍峨的宫殿,每一级台阶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异兽,仿佛下一秒便要腾空而起。
飞檐斗拱间,精美的雕刻似乎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鎏金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琉璃瓦在微风中折射出五彩斑斓的色泽。
与朝鲜那略显狭小、朴素的皇宫相比,这里的宏伟壮丽让他们如同置身梦境。
直到进入了乾清宫,这群人依旧没怎么反应过来。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