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65节

  “不瞒你说,在投奔李自成之前,我原本是打算去山西的,我想着先在山西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然后再谋划其他事情。”

  “只是没想到还没到山西呢,就被山西总兵带兵打得丢盔卸甲。”

  “山西那边的军队一点儿也不比左良玉的军队差,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我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一个照面就被打得节节败退,狼狈不堪。”

  “无奈之下,我这才来投奔了李自成,我想着李自成也是个有实力、有野心的人,跟着他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这大明,似乎真的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张献忠说着,又重重的叹了口气,仿佛带着无尽的感慨。

  罗汝才静静地听着张献忠那一声满是沧桑的感慨,心中那股莫名的沉重之感愈发浓烈,仿佛有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心头。

  突然就在此时,一阵轻柔却又带着丝丝凉意的微风悄然拂过,营帐内的烛火顿时如同风中残烛般剧烈地摇曳起来。

  那闪烁不定的火光将他和张献忠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在营帐的墙壁上肆意地舞动着,尽显出一片孤寂与落寞的氛围。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罗汝才的脑海中突然如闪电般划过一道灵光,他像是猛地想到了什么极为关键的事情,眼睛瞬间瞪大,一脸震惊地看向了张献忠。

  声音都带着一丝急切与不可置信,大声问道:

  “等等,你刚才在说什么?”

  张献忠被罗汝才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他皱了皱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罗汝才说道:

  “我说这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不是这句!”

  罗汝才忙道:

  “是之前那句,你说你是在哪里遇到的山西总兵?”

  这话问得张献忠愈发摸不着头脑了,他满脸困惑地看着罗汝才,心里暗自嘀咕着这罗汝才今天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对这山西总兵的事情如此上心?

  但看着罗汝才那一脸急切的样子,张献忠也不敢再卖关子,赶忙将之前遭遇山西总兵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当罗汝才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瞬间被拉紧。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似乎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想象。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这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交战,就像他们之前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一样,不过是朝廷军队和他们农民军之间的一次小规模冲突罢了。

  可现在想来,似乎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山西的兵马似乎早就埋伏在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静静地等待着农民军的出现,随时准备阻击想要从河南去往山西的农民军。

  而且一旦农民军撤离回河南,他们便不再追击了!

  这不像是在打仗,倒像是在驱逐!

  把农民军驱逐回河南,不让他们进入山西的地界!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河北、安徽、湖北和河南的交界处肯定也有朝廷的官兵在暗中埋伏着。

  只等农民军出现就把他们驱逐回河南。

  很明显,朝廷是想把他们这些农民军困在河南,就像把一群猎物困在了一个巨大的牢笼,然后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再召集大军,直接来个瓮中捉鳖,将他们一举灭杀。

  想到这里的时候,罗汝才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煞白,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着,他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了一下。

  就在这时,张献忠也发现了罗汝才的变化。

  他看着罗汝才那副惊恐万分的模样,心中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罗汝才看着面前的张献忠,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也不打算再隐瞒什么,直接说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不只是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埋伏了朝廷的兵马,其他和河南交界的省份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我们其实是被朝廷包围了。”

  “这些军队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死死地困在了河南,然后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再召集大军,直接灭杀我们。”

  张献忠听到这话,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因为这跟他之前想的差不多。

  早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遇到山西总兵的时候,他其实就猜到其他地方肯定也有朝廷的兵马防守了。

  不然他也不会来投奔李自成。

  只是他没有像罗汝才这样想得如此透彻罢了。

  罗汝才看着张献忠依旧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就知道张献忠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只能再次认真地解释道:

  “你之前说你遭遇的兵马大概有三万多,那么其他周边省份的兵马全部加起来的话,最起码也有个六七万吧?”

  “再加上陕西的兵马,朝廷在河南周边布置的兵力最起码也有十二三万!”

  “而且你别忘了,朝廷的主力部队也就是京营还没有出动呢,若是再加上京营、以及九边的精锐部队,等到明年真正开战的时候,朝廷要调动的部队可能不下二十万!”

  “要知道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啊!这支军队足以将我们彻底消灭了。”

  听到罗汝才得解释之后,张献忠一下子就懵了。

  他的眼睛瞪得犹如铜铃一般,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之前左良玉只率领两万的兵力就可以打败拥有二十万军队的他,这要是朝廷真的出动二十万大军,那这场仗该怎么打啊?

  一时间,张献忠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但他实在想不到任何的解决办法,只能看向罗汝才,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问道:

  “那你倒是说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罗汝才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目前我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了,本来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攻破潼关进入陕西。”

  “占领陕西之后,我们就可以凭借潼关的天险守住陕西,毕竟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就算朝廷真派二十万大军来了,我们也该也守得住。”

  “就算最后实在守不住,我们也可以从陕西进入四川,四川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且物产丰富,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但是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潼关实在是太难打了,李自成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打下。”

  “潼关就像一块坚硬的顽石,任凭李自成如何努力,都无法撼动它分毫。”

  “这要是再打下去的话,我估计也是无济于事,不仅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还会让我们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

  “可要是不打陕西的话,我们又能去哪里呢?”

  “去山西倒是可以,虽然山西有兵马防守,但是应该抵挡不住我们的六十万大军。”

  “不过我们的策略可以改变,但朝廷的策略同样也可以改变,恐怕我们刚到山西,朝廷就会立刻调整兵力围攻山西了。”

  “而且我可以肯定,李自成绝对不会去山西的,因为他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陕西,他只想当他的西北王。”

  “陕西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无法自拔。”

  话说到这里,罗汝才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他到底还是小看了朝廷,他本以为朝廷会在明年对他们下手,却万万没有想到朝廷现在就已经对他们下手了。

  而且手段如此高明,让他们毫无办法。

  现在的他们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

  张献忠低头喝了一口闷酒,那酒进入喉咙,却像是一团火,烧得他心里一阵难受。

  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毕竟连罗汝才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一时间,帐内突然就陷入了沉默之中,只有那烛火摇曳的声音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片刻之后,罗汝才幽幽开口道:

  “算了算了,现在再说这些也没有用了,还是先说你的事吧。”

  “你到底想好了没有?如果你现在想要带着你的人马逃走的话,我可以帮你离开这里。”

  “虽然现在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但只要我们小心谨慎,还是有机会的。”

  张献忠听到这话苦笑一声,脸上满是无奈和苦涩。

  “你把话都说到这里了,如今我哪里还有地方去?况且凭借我的这点兵力,去哪里不是找死?”

  “万一不小心再遇到左良玉,到时候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罗汝才一时间也沉默了,因为以张献忠目前的兵力,他确实无处可去了。

  不多时,张献忠突然抬起头来,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声音坚定地说道:

  “看来事到如今,我只能选择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了!”

  罗汝才听到这话,有些诧异地看了张献忠一眼。

  因为他知道张献忠说这话的意思不单单是加入那么简单,其实更像是臣服于李自成了。

  换句话说,就是张献忠这个“八大王”甘愿成为李自成的手下,并且要将所有的部队都交给李自成。

  这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张献忠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虽然张献忠的决定让罗汝才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这确实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了。

  毕竟他这十万人要是脱离了李自成的部队,确实翻不起什么浪花。

  要是再遭遇到左良玉或者其他朝廷的军队,一下子就被打没了,连张献忠本人都有可能有性命之忧。

  与其这样,还不如投靠李自成,虽然要受制于人,但至少能安稳一阵子,说不定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罗汝才又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为了张献忠的决定叹息。

  随后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营帐外那漆黑如墨的夜空缓缓说道: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么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样,等到明天一早,你就主动去见李自成,将此事详细地说明一番,以你的身份和地位,想必李自成必然不会亏待于你。”

  张献忠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然的点了点头,也算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做好了决定之后,营帐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压抑。

  双方默默无语,各自围坐在桌边对饮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465/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