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09节

  却听旁边的李渊,自豪地笑道:“何止南阳重视,朝廷也很重视驿站的建设,你爷爷我执政的时候,全国至少有三百所这样的驿站!”

  “那爷爷有没有想过,驿站位于交通要道,是各种信息的交汇地,若驿站出现管理不善的情况,很容易形成兵变,政变的事发点?”

  “这”

  李渊语塞。

  却听李承乾又道;“其实,摊子不怕铺大,就怕大了不好管,特别是驿长的权力,若是大了的话,很容易造成腐败。”

  “嗯,你说的有理,驿站不仅传递公文和官报,还为官员提供食宿,负责贡品运输,一些驿站,甚至还承担人口检查和处决犯人的职责。”

  李渊若有所思地点头道:“这么大的权力,确实是个隐患!”

  “那我大唐的驿站驿长,是如何选拔的?”

  “一般由当地的富户担任,再由尚书省安排人协助他管理!”

  “这如何使得?”

  李承乾瞪大眼睛道:“这不出乱子才怪了!”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朝廷需要地方稳定,自然要照顾地方的利益。而且,正如你说的那样,驿站位于交通要道,若是派个不了解当地的人驻守驿站,更容易出乱子。”

  “如此说来,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

  尽管李承乾心中有许多管理驿站的新思路,但没有合适的人,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就在爷孙俩陷入沉默的时候,驿站外又来了一辆马车。

  驿长又立刻笑着迎了上去。

  很快,马车上就走下来一群人。

  李承乾见状,不禁抬手扶额,心说今天是怎么了,这群人怎么一直阴魂不散啊?!

  是的,好巧不巧,刚刚在集市上遇到的那群人,又出现在了驿站里。

  李渊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心说还真是一对小冤家啊!

  但是,还没等他笑多久,驿站外忽地来了一群官差,他们押着一车一车的粮食,停靠在驿站院子里,几乎将院子占满了。

  而那名驿长,显然是熟悉这群官差的,只见他满脸疑惑的跑向领头的那名将领,道:“周参军,你怎么又回来了?”

  “你以为我想回来啊!”

  那名领头的将领,没好气地瞪了眼驿长,然后有些郁闷地道:“朝廷最近打压关中粮商,导致各地粮商都不向关中供粮了,转运使大人奉刺史大人之命,让我将这些粮食运往关中救急!”

  “啊?”

  驿长满脸懵逼。

  李承乾与李渊也是面面相觑。

  李二陛下这是什么蜜汁操作?!

  他难道不知道商人逐利的原则吗?如果无利可图,谁给你运粮啊?!

  灾荒年打压粮商,简直愚蠢至极!

  “爷爷!”

  “我知道,干他!”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93章 太子的命令不是命令?

  跺跺跺,一匹快马直奔南阳刺史府。

  或许是因为刚刚下过雨的原因,路面多是泥洼水坑,马蹄踩在上面,溅起了不少泥水,惹得避之不及的路人,一阵抱怨。

  但骑马之人却浑然不顾,因为他即将带入刺史府的,是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重磅消息。

  而身为南阳刺史的邓戎,也算是战功赫赫,早年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被封为虎威将军,后来又跟随李建成参加了潼关之战,被封为南阳刺史。

  原本以为李世民发动政变之后,会将自己打成太子党,整日惶恐不安,后来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如今,李世民当政,他可是尽心尽力,不敢有半点懈怠。

  虽然南阳距离长安有一段距离,但长安有任何风向,他都紧跟着长安走。

  李二陛下说向东,他绝不会往西。

  作为南方重镇的一把手,他可以说,完全蜕变成了李二陛下的死忠。

  然而,长安那边,最近却接连传来两个让他头疼的消息。

  一个是吏部官吏考核的事情,一个是关中粮食危机的事情。

  作为一个由武将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的他,你让他去身言书判,那不是为难他吗?

  所以,为了写考课,他最近这段时间,笔杆子都磨出火花了。

  不过好在他政绩出色,虽然‘言’写的不好,但总结还是很到位的。

  只要交给底下的人润下笔,应该还是能过关的。

  关键是,关中的粮食危机,这个真的有点为难他了。

  因为南阳最近接连下雨的缘故,导致南阳也遭了不小的水灾。

  所以,粮食对南阳来说,也非常重要。

  可李二陛下一道命令,即使明知自己这边有困难,他也硬着头皮,分了一部分粮食运往关中。

  如今,他刚刚从灾区回来,身上满是濡湿的水汽。

  一名仆人捧着一件不知道从哪里倒腾出来的旧衣服,缓缓朝他走来:“老爷,先换件衣服吧!”

  “嗯!”

  邓戎点了点头,也不多话,当即就在仆人的服侍下,换好了衣服。

  可是,那股尘土与霉湿混杂在一起的腐败气息,让他们二人鼻腔奇痒无比,接连打起了喷嚏。

  “脱掉!赶紧给我脱掉!”

  邓戎急急忙忙招呼仆人给自己脱衣服,然后又沉着脸换上了潮湿的官服。

  正穿衣间,另一名仆人急匆匆地赶来,低声道:“老爷,出大事了。”

  “什么事?是不是灾情又严重了?”

  邓戎连忙追问道。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灾情扩大了。

  然而,那仆人却连忙否认道:“回老爷的话,不是灾情的事情,是太子来咱们南阳了!”

  “太子?”

  邓戎惊疑道:“哪个太子?”

  他之前被李建成那件事吓得够呛,几乎每晚都做噩梦。

  所以,听到‘太子’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建成。

  但李建成已经被李世民杀了。

  所以,他才会有此一问。

  而那名仆人听到他这样问,嘴角微微一抽,连忙又道:“自然是新太子!”

  邓戎闻言勃然色变,怒道:“什么新太子,我大唐什么时候新立太子了?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假冒太子!”

  说完,立刻点了一众人马,打算赶往驿站,处理这个假冒太子的胆大包天之人。

  其实也不怪他不知道,主要是他最近的事情太多了,又是忙着救灾,又是忙着考试,连最近的一些公文都没有看完。

  而李承乾他们所在的那个驿站,距离刺史府也不算太远,眼下里里外外站了不少人马,看其等衣着,皆是那名司仓参军的部众,显然是被刚刚调集而来的。

  士兵们见了刺史府中人连连行礼,邓戎怒气冲冲地率领一干手下,闯入驿站。

  恰好迎面遇上一人。

  此人身材壮硕,虽然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但举止风度皆透着以德服人之气,俨然有儒将之风。

  邓戎感觉此人隐隐有些眼熟,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装得倒是挺像的。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来人便率先开口了:“你就是南阳刺史?”

  “正是!”

  “将武器放下,让你的人留在这里,随我去见公子。”

  “你说什么?”

  邓戎脸色一沉,暗道我给你脸了?

  可是,还没等他下令准备拿人,就见一道手敕,赫然呈现在了自己面前。

  “这”

  邓戎双目圆睁,满脸的不知所措。

  这时,刚刚那名周参军,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刺史大人,是真的,末将让人勘验过了,是陛下的亲笔手敕,还有玉玺印!错不了!”

  说完这话,看了眼面前之人,再次介绍道:“这位是监门将军,平舆郡公,杜才干,杜大人。”

  “呃”

  邓戎闻言,脸色一阵变幻,心说难怪这么眼熟,原来是那个为李密报仇的杜不二。

  “杜将军,这个.”

  “行了,废话少说,赶紧跟我走!”

  原本邓戎还想跟杜才干搭讪两句的,但杜才干根本不想跟他废话,直接就挥手打断了他想说的话。

  “哦哦哦,好。”

  邓戎尴尬地连连点头,二话不说的就跟着杜才干上了楼。

  此时,李承乾正盘坐在屋内,面带微笑的等着邓戎。

首节 上一节 109/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