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80节

  也不会被朝中大臣支持。

  毕竟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都有自己的关系。

  李二陛下真想搞死自己,他这道圣旨都发不出来。

  所以,李二陛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承乾!我的乖孙儿!”

  就在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堂外忽地传来李渊的声音。

  与此同时,他的身后还有无数‘哗啦啦’的金属碰撞的声音。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不由循声望去。

  只见李渊一脸铁青的冲进来,一点也不像六十多岁的老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就像一头即将暴怒的老狮子。

  “爷爷,您怎么回来了?您不是.”

  “承乾!咱们反了吧!”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渊就无比愤慨的打断了他。

  那眼神,犹如刀子一般,看得人不寒而栗。

  就算是李承乾,也第一次见到李渊这样的眼神,不禁有些失神。

  而这时,跟在李渊身后的苏定方,薛仁贵,马周,岑文本,张平,包括裴宣,都露出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

  很明显,他们应该是知道了李二陛下的圣旨。

  单从圣旨的内容来说,别说他们会误会,就连李承乾自己,刚开始都差点误会了。

  也幸亏那名叫狄知逊的监察御史,告知了自己真相。

  所以,李承乾在看到他们这幅表情之后,先是哑然一笑,而后神色一正:“好!咱们就反了他!”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143章 来啊李二!来互相伤害啊!

  李渊作为开国皇帝,祭祀祈雨的事,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在他看来,这就是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报复!

  因为李承乾之前用大义坑了李世民,让他很没有面子,有损皇帝的威严,所以这次,他也同样用大义坑李承乾。

  作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大唐百姓祈福。

  如果李承乾拒绝祈雨,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忠孝仁义’形象,顷刻就会崩塌。

  如果李承乾不拒绝,那祭祀祈雨的惨烈,他就会独自承受。

  要知道,那可是会死人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承乾都不会接受这份旨意。

  而作为李承乾的坚定支持者,李渊早就见识过李世民的无情了。

  哪怕明知道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跟李世民抗衡,他依旧不想让自己孙儿走自己的老路,被李世民控制。

  要知道,一旦李承乾失去‘忠孝仁义’这个完美标签,以后再想有所作为,就得看李世民的脸色了。

  至于在江陵继续发展,估计也不可能了。

  而他自己,恐怕又会过上以前那种被囚禁的日子。

  但是,已经飞出笼子的鸟儿,享受过自由和快乐,又怎么愿意再被关进笼子呢?

  与其再被关进笼子,还不如殊死一搏!

  成,则皆大欢喜,败,则人死鸟朝天。

  然而,听到李承乾这么容易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搞得李渊都有些不会了。

  毕竟李承乾做事,从来都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否则他也设计不出重开玄武门那件事。

  稍微迟疑,李渊仿佛自己耳朵听错了一般,再次开口道:“孙儿,爷爷我说的是,咱们反了二郎,你可同意?”

  “同意啊!”

  李承乾笑了:“咱们就跟天策上将碰一碰!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有李靖,李绩,尉迟恭,程知节,秦琼,侯君集这些大将嘛!区区三百多州,哪是咱们一州的对手?爷爷,孙儿支持你,咱们反了他!”

  “呃,”

  李渊嘴角一抽,不由满脸古怪。

  身后的马周等人,也一脸懵逼。

  这话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呢?

  明明优势在陛下,太子殿下还支持咱们造反,这是什么操作?

  难不成,这其中有蹊跷?

  想到这里,马周当即朝李承乾询问:“太子殿下是不是有主意了?”

  “什么主意?”

  李承乾笑着反问马周。

  却听岑文本接口道:“就是祈雨啊!太子殿下真要返回长安祈雨吗?”

  “那是圣旨啊!我不回去就是抗旨,你想让我抗旨吗?”

  “可是.”

  “好了!”

  岑文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渊抬手打断了:“孙儿有什么主意,你就明说!看你这副样子,应该知道祈雨的危险了!”

  李承乾笑了:“还真是知孙莫若爷啊!”

  李渊:“.”

  众人:“.”

  “好吧,我确实知道了祈雨的危险,也揣测出,我父皇应该不想要我的命!”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李承乾摊手道:“而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放弃!”

  “只要放弃现在的一切,乖乖回到长安,就什么事都没有。”

  “可是,我能放弃吗?”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

  很明显,要想让李承乾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说完,李承乾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边走,一边分析似的道:“咱们就从这件事的根源开始研究,为什么要祈雨?”

  “这还需要研究吗?”

  张平有些好笑地道:“因为各地遭了旱灾,没有雨,庄稼就不会存活,没有庄稼,百姓就没有粮食,会饿死!”

  “对啊!你说的对!根源在粮食!那为什么我父皇不解决粮食的问题,反而主张祈雨?”

  李承乾回过身问道。

  “这”

  张平顿时语塞。

  却听岑文本若有所思地道:“如果旱灾的灾情影响很大,而地方不能有效解决,一般会上报朝廷,由朝廷商议解决!”

  “这么说,祈雨是朝廷商议的结果?”

  “有可能是.”

  “那就更荒唐了!”

  李承乾道:“朝廷为什么不商议筹集粮食,应对灾情,难道朝廷的那帮人都是蠢货吗?他们不知道灾情的根源是什么?”

  “这”

  岑文本也被李承乾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其余人也开始回过味来,觉得这里面颇有蹊跷。

  “那会不会是,灾情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就算是筹集粮食,也无法解决,毕竟筹集的粮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无法长时间解决,所以才将办法想到了祈雨上!”马周沉吟似的道。

  李承乾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祈雨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祈雨失败,又当如何?”

  “哎呀!我说你们想那么多干嘛,祈雨失败再说祈雨失败的事呗,反正朝廷已经尽力了!”

  杜才干有些无语地吐槽道;“难不成,那些百姓还敢怪朝廷祈不下来雨?”

  “对啊!你说的对啊!”

  李承乾兴奋道:“百姓不敢怪朝廷,大臣却建议我父皇祈雨,这是为什么?”

  “这”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一怔。

  半晌,李渊忽地开口道:“按照前朝的传统,发生天灾,一般是由宰相出来承担责任的,因为民间常常将天灾与朝廷施政联系在一起!”

  “不错!爷爷说的不错!这其实是别人给我父皇下的套,如果我父皇祈雨,就是九死一生!如果我父皇不祈雨,或者祈雨失败,就得改变新政,顺应所谓的民意!”

  “你们想想,我父皇面对这种情况,他是怎么做的?明知道祈雨有危险,还让我代替他祈雨!”

  听到这话,马周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陛下在拖延时间!他知道太子的性格,肯定不会遵从他的旨意,所以才将难题丢给太子!”

  “若太子能祈雨成功,皆大欢喜,若太子不能祈雨成功,他也有更多的时间解决灾情!”

首节 上一节 180/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