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94节

  “你说什么!?”

  李世民脸色一沉。

  众五姓七望官吏会心一笑。

  而一直坐在百官之中的裴寂,则微微眯起了眼睛。

  直到李家官吏再次开口:“回陛下,臣虽然不懂军事,但臣听说,护送太子巡游的那支骑兵,全身都是盔甲,包括马匹也身负盔甲,所到之处,人畜皆避。”

  “这”

  李世民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种装备,他太熟悉了。

  因为他手中那支横扫天下的玄甲军,就是这种装备。

  可是,那逆子怎么可能训练出一支玄甲军?

  他要干什么?!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

第153章 这是要夺太子的兵权啊!

  李世民的玄甲军有多厉害?

  三千打十万,优势在他!

  当初在虎牢关打窦建德的时候,他带着三千玄甲军,迅速插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之中,直取窦建德中军大帐。

  一时间,窦建德的军队人仰马翻。

  没过多久,玄甲军就以精良的武器,默契的配合,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最终生擒了窦建德。

  然后,玄甲军又带着窦建德,迅速回击洛阳城的王世充。

  当王世充看到囚车里的窦建德,就知道靠自己的实力是无法抵抗拥有玄甲军的李世民的,所以才在权衡之后选择投降。

  可以说,李世民能统一天下,离不开玄甲军的强大战力。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军队,自己儿子也弄了一支,怎么能让李世民不震惊?

  如果不是儿子才九岁,他都要怀疑儿子想将自己送上太上皇了!

  要知道,李世民手中这支玄甲军,最早要追溯到李渊在隋朝当右骁卫的时候。

  那时候的突厥很强大,李渊为了能打败突厥骑兵,在唐军精锐中挑选两千士兵,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组成了不亚于突厥骑兵的轻骑兵。

  后来,为了提高这支轻骑兵的战斗力,李渊将他们改良成了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甲骑具装。

  也就是所谓的‘重甲骑兵’。

  不过,比起南北朝时期的重甲骑兵,隋唐时期的重甲骑兵更为先进,他们采用的是工艺更为精细,更为轻盈的明光铁铠。

  这便是玄甲军的雏形。

  等到李世民接手这支军队的时候,又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

  首先是从尉迟恭,秦琼等人的精锐骑兵中,抽调出骑射更好的胡人,对他们进行胡汉混编。

  其次是投入大量的成本优化铠甲。

  比如,以兜鍪护头护颈,两侧翻卷护耳。

  胸甲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有圆护保护胸腔。

  两肩覆披膊,臂上套臂护。

  腰间扎带,并用膝裙护住大腿。

  几乎无死角的防御,使得这支军队能自由穿梭于箭雨之中。

  再比如,一人胡禄里可携带三十支箭,还配备马弩,射程可达两百步。

  另外,再配备漆枪和环首刀,使得他们能用远程,近程武器搭配作战。

  这才形成了名震隋唐的玄甲军。

  由此可见,打造一支玄甲军,不光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耗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果你说,有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打造出了一支疑似玄甲军的重装骑兵。

  别说李世民震惊,就连李靖,李绩,尉迟恭,侯君集,秦琼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隔了半晌,才见李世民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扭头看向李家官吏,目光锐利地追问道:“你可知欺君的下场?”

  “回陛下,臣自然知道欺君的下场,故而,绝不敢虚言!”

  李家官吏神色一正:“如果陛下不信,可派人去调查!”

  “好!”

  李世民直接就答应了:“来人,朕要在半个时辰之内,知道太子的所有事!”

  “诺!”

  殿外应诺一声,正欲前去调查。

  就在这时,魏征又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举何意?就算太子有一支自己的护卫军,好像也没有什么吧?更何况,太子本来就应该拥有东宫六率!”

  “魏征!”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朕可没允许他插手地方军事,他的东宫六率在长安,不在江陵!你要给朕搞清楚!”

  “搞不清楚的应该是陛下吧!”

  “你说什么?!”

  李世民直接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群臣一片哗然,心说这魏征也太胆大包天了吧?怎么敢这么跟陛下说话?!

  要知道,君王的宽容是有限度的,不是说,你什么事都能跟君王对着干。

  一旦触及君王的底线,别说你是什么良臣,就是大忠臣,该死还是得死。

  然而,魏征却依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地道;“如果臣没记错的话,陛下之前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允许太子有属官选任权。那么,太子选用自己的东宫六率,有何不可?”

  “你!”

  李世民很想说自己已经撤回了李承乾的这个权力,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又不能言而无信,于是被噎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即使太子要选用自己的东宫六率,也不该选用地方上的军队!”

  “那是朝廷的军队!他没这个权力!朕也没给他这个权力!”

  “可是,现在也没有证据证明,太子选用的东宫六率是朝廷的军队啊!”

  “呵!”

  李世民被这话都气笑了,但还是一字一顿地道:“所以朕才让人去调查此事,这难道也有错?”

  “臣没有说陛下做错了,但是,臣觉得没必要调查!”

  “为什么?”

  “因为太子迟早会回来,到时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陛下又何必多此一举?”

  魏征淡淡道:“更何况,依大唐律,子弄父兵,其罪不过鞭笞,陛下如此小题大做,实在有失帝王风范!”

  我擦!

  李世民听到魏征这话,气得血压都快爆表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魏征竟然会嘲讽自己小气。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魏征居然跟他讲法律。

  要知道,这里可是朝堂,懂法律的大臣几乎都在,还轮不到魏征给他讲法律。

  于是,他直接将目光落在了大理寺卿戴胄身上,期望戴胄站出来打魏征的脸。

  只见戴胄满脸复杂的看了眼魏征,然后默默点头。

  这意思很明显,魏征说的《大唐律》是真的。

  关键是,你一个诤臣,没事研究大唐律干嘛?

  这特么是你的专业范畴吗?!

  而房玄龄则悄无声息的低下了头,满脸尴尬。

  因为上次魏征说他的‘均田军制’不合法,他还嘲讽魏征懂个锤子。

  如今,魏征将《大唐律》说得戴胄都点头默认了,足以说明,他是真有两把刷子,不是纯粹的喷子。

  这下子,整个朝堂都被魏征怼得哑口无言,一片寂静,就连李世民也无话可说了。

  然而,魏征的话却没有说完:“其实,父子之间,向来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要太子所做之事,符合大唐的利益,符合国家的法律,臣觉得陛下就应该支持太子!”

  “更何况,太子才九岁!”

  说到这里,又环顾众臣,接着道:“敢问诸位大臣,历朝历代,有哪位九岁的太子,能与我大唐这位太子相比的?”

  众臣闻言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却是谁也不敢站出来反驳魏征。

  而这时,侯君集忽地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倒觉得,先不论太子插手地方军务之事,就说太子掌握的这种能快速训练军队的办法,对我大唐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是啊陛下!俺老程的军队,若有太子的练兵之法,战力肯定翻倍!”

  “不错,俺也一样!”

  “陛下!快将太子召回来吧!”

  “陛下.”

  李世民看到众武将如此推崇李承乾的练兵之法,心里也有些意动,但一想到李承乾拥有堪比自己玄甲军的军队,又有些不舒服,于是没好气地打断了众将;“够了!都在这瞎胡闹什么,你们都是我大唐的将军,难道还不会练兵吗?”

  说完这话,直接宣布了一句‘退朝’,便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太极殿。

  而离开太极殿后不久,他又将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唐俭等人召到了甘露殿。

  却听他沉沉地道:“关于太子之事,你们如何看?”

  “这”

首节 上一节 194/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