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10节

  那燕脸色一沉,直接就拿着狼牙棒冲了上去。

  很快,两人又交战到了一起。

  虽然苏定方在战斗经验上,略胜那燕一筹,但耐不住那燕年轻力壮,两人战斗了数十回合,苏定方就有些吃不消了。

  “哈哈哈!受死吧!”

  那燕一个重棒,又将苏定方拍飞了数米。

  然而,正当他准备结果苏定方的时候,一把大刀猛然向他劈了过来。

  他脸色骤变,当即持棒抵挡。

  “砰!”

  一股不弱于他的怪力,直惊得他心头一颤,手臂发麻。

  “苏统领!你还活着吗?”薛仁贵收回长刀,朝倒地的苏定方看去。

  “死不了!咳,咳,”

  苏定方咳嗽着从地上艰难的爬起来,道:“你怎么样,薛将军他们还活着吗?”

  “李将军以身殉国了,其他人也死的死,伤的伤.”薛仁贵有些黯然的说道。

  苏定方默然,随后冷冷看向那燕,道:“太子殿下让我不要放走了颉利,咱们两个合力拿下这小子,再去追颉利如何?”

  “不用!”

  薛仁贵直接拒绝道:“这小子交给我,你快去追颉利!”

  “你能行吗?”

  “太子殿下说了,男人不能说不行!”

  话音落下,二话不说的就冲向了那燕。

  苏定方见状,微微一愣,也没有多作迟疑,当即翻身上马,指挥黑甲卫道:“给我杀向中军!活捉颉利!”

  很快,突厥骑兵就被黑甲卫,铁浮屠,依旧残存下来的唐军,杀得节节败退。

  惨叫声,哀嚎声,还有战马的悲鸣声,无数声音聚集到了一起。

  铁浮屠过处,遍地没有一个站着的生物,他们不是被砍杀,就是被铁链绊倒,被马蹄践踏,血肉模糊。

  仅仅一个时辰左右,仅剩的两万突厥骑兵,就被铁浮屠,黑甲卫,以及那些杀红了眼的唐军残部,杀得近乎全军覆没。

  要知道,唐军这边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人。

  五千人杀两万人,不到一个时辰,就将他们杀得近乎全军覆没。

  即使是玄甲军,也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毕竟玄甲军面对的是十万窦建德军队,而不是十万突厥骑兵。

  似这种惊世骇俗的战绩,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

  经历过隋末乱世,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薛万彻,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让他浑身的每一处毛孔,都在这时打开了,简直让他酣畅淋漓。

  是太子!

  是大唐的太子!

  “太子他回来了!!”

  薛万彻兴奋咆哮,泪水伴随着脸上的血水,滚滚而下。

  此时此刻,没人能明白他现在的感受。

  曾几何时,他也追随过一位太子,只不过,那位太子他失败了。

  而如今,又出现了一位更强大的太子。

  这种心情,谁懂啊?!

  月票,求月票,满1000加更。

第163章 姑父,你们是来打扫战场的吗?

  残破不堪的唐军营地内,至今还弥漫着木炭夹杂着土腥味的复杂气味。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恐怕一看到这幅场景,会觉得唐军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惨败。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唐军不仅没有惨败,反而以极少数的兵力赢得了这场胜利。

  此时,李承乾忽地明白了一件事。

  为什么后世的军队会配备一名政委,因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军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简直都不敢相信,他们区区五千人,而且还是投降过来的降军,居然战胜了梁国三万大军。

  尽管其中有苏定方带来的黑甲卫帮助,但结果还是令人感到震撼的。

  此刻,长孙无忌,刘兰成,刘旻,包括李渊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那个站在高坡上的小小身影。

  他们曾经想象过无数种剿灭梁师都的方式,却从没有想到过,会是这样一种方式。

  只见李承乾驻足瞭望了一阵统万城,便扭头朝长孙无忌询问:“舅舅,梁洛仁派人来送的信,可说了他们投降的具体时间?”

  “具体时间倒是没有说,但是,他说他们要以国葬之礼降唐!”长孙无忌有些好笑地道。

  李承乾撇了撇嘴,道:“国葬就国葬吧,也是他们一片哀国之心,无伤大局!”

  说完,便准备离开脚下那处高坡。

  就在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开了!城门开了!”

  哗啦啦!

  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齐齐望向城门所在的方向。

  只见那座巨大且布满战火痕迹的城门,在门轴缓缓转动的下一刻,裂开一条缝隙,然后逐渐扩大。

  直到梁洛仁率领一帮残存的梁国臣子,从门内走出来,齐声高喊:“梁国薨了——”

  紧接着,城楼上的梁国旗帜被全部撤下,就连士兵们的武器,都从城楼上扔了下来。

  李承乾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然后就是,唐军金鼓齐鸣,欢呼雀跃。

  终于,历时十二年的梁师都割据势力,被大唐彻底平定了。

  而梁师都占领的夏州,也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

  来到统万城之后,长孙无忌一边派人清点梁国的国库,一边接见梁国旧臣。

  却听他笑着道:“梁将军,虽然我接受了你们的投降,但对于你们的安排,要等我上奏完朝廷才有结果,所以,还请你们暂时移居到关内,等候朝廷的安排!”

  “这”

  梁洛仁微微一愣,不由得追问道:“为何要移居到关内,等候朝廷的安排,而不是在统万城里?”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是我的命令!”

  长孙无忌不容置疑地说道。

  梁洛仁与其他梁国臣子闻言,皆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原本他们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以为长孙无忌会顾及夏州的稳定,让他们继续留在夏州,帮大唐治理夏州百姓。

  这样一来,他们除了换了一个领导,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变。

  就像苑君璋一样,虽然归降了大唐,但他统治的地盘,并没有变多少。

  可是,长孙无忌这样的做法,很明显是要剥夺他们原来的权力。

  就算向大唐朝廷上奏,他们也有很大的概率,再也回不到夏州了。

  这就是主动归降和被动归降的区别。

  如果梁师都当初不杀大唐使者,选择直接投降大唐,或许待遇比苑璋君都好。

  可是。

  一步错,步步错。

  他不仅将自己逼上了绝路,还将追随他的人的路给断了。

  这样的领导,说实话,他们真后悔没有早点弄死他。

  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为主动权在大唐手里,他们投降还有一条活路,不投降,连活路都没有。

  于是,稍微尴尬了片刻,梁洛仁就代表所有梁国旧臣,遵从了长孙无忌的安排。

  而目送他们离开之后,长孙无忌又找到了李承乾,与他商议夏州的事情。

  却听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承乾,夏州刺史的人选,你有什么意见吗?”

  “这”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然后有些好笑地道:“我不是跟舅舅说过吗?我不插手地方事务的,还是上奏我父皇,由他定夺吧!”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是的承乾,舅舅不是让你插手地方事务,而是让你提个意见,舅舅好上奏陛下!”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我提意见呢?”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长孙无忌有些无语地斜了李承乾一眼,道:“你知道你的那番言论,引起了多大的反响吗?我怕不是你的意见,新上任的夏州刺史都管不住夏州百姓!”

  “不是吧,这么夸张?”

  李承乾满脸诧异地看着长孙无忌。

  虽然他来夏州的真正目的,就是借着夏州的归国情怀,为大唐重新定义。

  但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他不相信夏州百姓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思想。

首节 上一节 210/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