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18节

  而李世民则冷冷地反问道:“你想说什么?”

  “回陛下,不是臣想说什么,而是陛下想做什么?太子前往朔方,协助行军道大总管长孙无忌剿灭梁师都,这是为国着想,这是好事,陛下为何不派兵援助?”

  “你怎么知道朕没有派兵援助?”

  “那敢问陛下,援兵在哪?”

  孙伏珈道:“从捷报上来看,好像并没有提到援兵!”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沉沉地道:“没有提到,并不能说明没有,可能是颉利去得太突然,我们援军还没有到!”

  “可是,若臣记得不错,长孙大人好像在两个月前就请命江陵协助他剿灭梁师都了!”

  说到这里,孙伏珈又扭头看向杜如晦,道:“敢问兵部尚书,荆州兵马去哪了?”

  杜如晦迟疑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李世民,见李世民默然不语,便硬着头皮答道:“因为要防备突厥生乱,我奉陛下之命,将荆州兵马调往了马邑郡,协助李靖将军驻守马邑郡了!”

  “也就是说,朔方的援军就这样没了是么?”

  “不不不!”

  杜如晦连忙解释道:“不是没了,是换了一支军队,陛下命霍国公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领本部兵马,前去协助朔方了!”

  “哦,原来是因为这里耽搁了,朔方的援军才迟迟没有抵达朔方,对吗?”孙伏珈恍然似的问道。

  “这个.”

  杜如晦略微犹豫,而后有些含糊地说道:“应该是吧.”

  孙伏珈冷哼一声,随后朝李世民持笏说道:“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杜如晦,尸位素餐,假传圣旨,有谋害太子之嫌!”

  “什么!?”

  杜如晦脸色巨变,满脸的不可置信。

  其余众臣也震惊得面面相觑。

  却听李世民冷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敢问陛下,如果这真是陛下的命令,您不觉得奇怪吗?”

  “有何奇怪?”

  “回陛下!”

  孙伏珈傲然挺身道:“依臣之见,奇怪有二,一,既然改调荆州兵马是为了防备突厥生乱,那突厥生乱的源头是谁?肯定是突厥大可汗颉利!

  那么,颉利已经率领四万突厥骑兵,援助梁师都了,那驻军马邑郡的意义在哪?”

  “二,突厥援助梁师都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谁都能想到,突厥的重心在梁师都那边,又为何改调荆州兵马,前往马邑郡,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综上两点,臣觉得兵部尚书有不轨之心,就算是陛下的命令,也是被其蒙骗下的令!”

  “诽谤!!”

  杜如晦听到这话,气得脸红脖子粗,连忙抬手指着孙伏珈,喝道:“他诽谤我啊!!”

  众臣见状,互相对视,不由一阵唏嘘。

  却听孙伏珈冷笑道:“兵部尚书说我诽谤你,得有证据,请问兵部尚书,你能为我解释这两点疑惑吗?”

  “我”

  杜如晦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是他不能为孙伏珈解惑,而是他根本不敢说。

  因为这命令确实是李世民下的,但下这命令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夺取李承乾的兵权,不让他利用荆州兵马,组建自己的东宫卫率。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利用东宫卫率,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你不成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你若成了的话,阻碍你的人都错了。

  这就是现实。

  所以,孙伏珈才能将杜如晦,李世民给问得哑口无言。

  但孙伏珈的输出不止于李世民,杜如晦,还有刚才嘲讽他的五姓七望官吏。

  却听他又接着道:“我只是一名文官,我不懂军事,连我都能想到的事情,诸位大臣,诸位将军,应该都能想到吧?”

  “这”

  众文武大臣闻言,一个个不由纷纷低下了头。

  只见孙伏珈缓缓走到那位李家官吏面前,淡笑着道:“李御史,我记得你刚才说,我这是个人崇拜,对吗?”

  “孙大人,我没,我没有.”

  李家官吏额头上冷汗直冒,讪笑着想要否认。

  但孙伏珈根本不给他机会,当即收敛笑容:“如果希望自己国家能赢,希望太子殿下能赢,是个人崇拜,那我孙伏珈就个人崇拜了!”

  说着,又环顾其他五姓七望的官吏,冷冷道:“你们说我孙伏珈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但我孙伏珈告诉你们,我读的书里,狗是最忠诚的,因为它知道守护自己主人和家园!”

  唰唰唰!

  众五姓七望官吏闻言,一个个脸色瞬间涨红。

  什么叫骑脸输出!

  什么叫贴脸开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们连狗都不如!

  而且,这句话也揭露了他们世家大族存在的本质。

  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忠诚,根本不存在。

  反正就没有永远的帝国,只有永远的世家。

  皇帝也不过是一个过客。

  所以,孙伏珈的话音刚刚落下,他们就集体破防了。

  却听崔家官吏怒不可遏地道;“孙伏珈!我们并非不信太子,只是觉得事关国家,不能太草率!”

  “是啊孙伏珈,你这是诽谤我们!”

  “陛下!请为我们做主啊!”

  其他世家官吏纷纷站出来,跪地朝李世民哭诉。

  李世民见状,一阵头疼,不由抬手扶额。

  早知道会这样,他觉得自己就不该升任孙伏珈为谏议大夫。

  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然而,面对朝堂上混乱不堪的局面,他也不好放任不管,于是各打五十大板,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见他略微思忖,便摆手道:“好了孙伏珈!兵部尚书的事,是朕下的命令!”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调兵也不是完全为了防备颉利,而是草原其他部落也有混战,朕怕他们趁颉利不在的时候,劫掠我大唐边境。毕竟颉利才是他们的盟主,没有颉利管束,朕也担心他们违背盟约!”

  “所以,驻军马邑郡,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援军迟缓的事,兵部尚书确实失职,那就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听到这话,杜如晦长舒了一口气,同时心有余悸的看了眼孙伏珈,暗道这是个狠人,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以后还是少招惹为妙。

  “当然,李御史他们之言,也确实有不妥之处,大家都是同僚,又是读书人,怎么能如此粗鄙呢?”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没好气地瞪了眼五姓七望的官吏,低声呵斥道:“什么狗啊狗的,多难听!这是朕的朝堂,不是集市!”

  “陛下,我们”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也罚你们半年俸禄,三个月内不能上朝!回去好好反省!”

  王家官吏原本想要出言狡辩,却被李世民不容置疑的打断了。

  众五姓七望官吏闻言,互相对视,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恭敬领罚:“臣等遵旨!”

  话音落下,其余众臣不由面面相觑。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孙伏珈这么猛,不仅皇帝主动认错了,连不可一世的五姓七望都败北了。

  这简直是绝地翻盘啊!

  而造成孙伏珈绝地翻盘的机会,仅仅是一份突如其来的捷报。

  可以说,孙伏珈是靠着李承乾,才能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朝堂的。

  如果幻想一下,今天站在这里的不是孙伏珈,而是李承乾本人,他们真不敢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副局面。

  别的先不说,五姓七望的官吏,肯定不会是现在这种下场。

  而就在众臣幻想连篇的时候,孙伏珈的声音又再次响了起来:“陛下,既然朔方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那我大唐是不是应该趁胜追击,联合胡儿汗国,出兵讨伐颉利?”

  “对啊陛下!颉利损失了四万突厥骑兵,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尉迟恭随声附和道。

  “陛下!这种机会若错过了,等颉利恢复过来,也一定会找我们报仇的!”秦琼持笏说道。

  程咬金也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太子能在朔方扭转乾坤,当由太子统领全军,出兵讨伐颉利!”

  “没错!颉利出兵与我军作战,应该是率先违反盟约,我们理应对他反击!”

  “陛下!咱们跟突厥开战吧!”

  其余武将也纷纷出言附和。

  李世民心头大动,不由扭头看向李绩道:“懋功,你觉得如何?”

  “这”

  李绩犹豫了一下,然后环顾众武将,若有所思地道:“既然我军在朔方赢得了胜利,并顺利平定了梁师都,说明我大唐在河套地区已经占据了主动地位!”

  “按理来说,确实应该趁胜追击!”

  “但是。”

  话音落下,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对于朔方的胜利,我目前还有些疑惑,需要朔方那边更详细的消息。”

  “什么疑惑啊?不是太子殿下赢了吗?难道捷报还有假?”程咬金直接抛出一个灵魂三问。

首节 上一节 218/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