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316节

  只见他长得白白嫩嫩的,不哭也不闹,眼睛特别的明亮,尤其是那颗小脑袋,圆圆的,就像蹴鞠一样圆。

  “怎么样,像你父皇,还是像母亲我?”长孙皇后柔声细语的问道。

  “这个.”

  李承乾尴尬的咧了咧嘴,心说像个球!

  但这么危险的发言,他是绝对不能说的,只能含糊其次的道了句都像,便准备离开丽正殿。

  然而,正当他准备离开丽正殿的时候,小胖子李泰又来了。

  似乎是跟李承乾卯上了劲儿。

  无论李承乾什么时候来丽正殿,多晚来丽正殿,他都要来露个脸。

  搞得李承乾最近都不想来丽正殿了。

  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儿臣青雀,向母亲,向太子殿下请安了!”

  李泰笑着躬了躬身,然后跪坐到了长孙皇后与李承乾身边。

  却听长孙皇后笑道:“青雀,你来得正好,你看看稚奴,是像你父皇,还是像母亲我?”

  “母亲,你之前就问过儿臣了,儿臣不是说了吗,像您!”李泰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恍然抬头,然后也跟着笑道:“是啊,母亲已经问过你了,瞧母亲这记性,越来越差了。”

  “没事的母亲,您看皇兄虽然一直是太子,这加冕之后,与加冕之前,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哦?是吗?”

  李承乾眉毛一挑,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

  李泰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长孙皇后,讪笑着道:“要说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这些弟弟,倒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倒是太子你觉得自己不一样了吧?”

  说完,又笑着看向长孙皇后:“您觉得呢,母亲?”

  “呵呵.都挺好的”

  长孙皇后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转移话题道;“我觉得,稚奴看着不太一样了”

  “小孩子是这样的,几天不见就不一样了”

  “是啊,等你们长大了,母亲也老了!”

  “哪有,母亲一点也不老,母亲看起来依旧年轻漂亮!”

  小胖子的马屁拍得很溜,但李承乾听在耳中,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于是直接朝长孙皇后告辞道:“母亲早点休息,儿臣改日再来看您!”

  “嗯,承乾回去也要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多与你父皇商议,你们是父子,要互相信任,知道吗?”

  “知道了母亲!”

  说完,李承乾便起身离开了丽正殿。

  而目送他离开的李泰,则微微眯起了眼睛,无声自语道:“老师说了,他们世家大族会全力支持我,咱们走着瞧!”

  另一边,甘露殿。

  李世民刚刚接到一个坏消息。

  朝廷发往河北道的粮食,被人换成了掺杂麦麸糠壳,草屑,甚至石头和沙子的粮食。

  河北道灾民怨声载道,又发生了几起反叛,让刚刚才安定的河北道,再掀波澜。

  而李世民得到这个消息,也是怒不可遏,下令魏征彻查此事。

  但查案需要时间,解决灾民的问题,却是当务之急。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连夜将房玄龄,长孙无忌召到了宫中。

  “无忌,玄龄,你们说说,为什么河南道,关中的灾情,那么快就解决了,河北道的灾情,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朕的人就这么废物吗?”

  李世民满是愤忾的抱怨道:“前段时间出了贪钱案,现在又出了挪用赈灾粮食的案件!朕的大唐这是怎么了?!”

  “这”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却听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的道:“回陛下,臣倒觉得,此案并不是什么大案,甚至,臣觉得将粮食变成牲口吃的麸糠,并不算什么坏事.”

  “什么?你说什么?”

  李世民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长孙无忌。

  只见长孙无忌又笑着道:“不瞒陛下,臣当初在朔方的时候,也遭遇过粮草短缺的情况,当时太子就建议臣,往粮食里掺麸糠,而且收效还不错!”

  “为什么?”房玄龄也有些不解的看着长孙无忌。

  却听长孙无忌继续道:“你们想想,这一份口粮,可以换三份麸糠,这等于将救活一个人的粮食,换成了救活三人的粮食!”

  “对于那些真正快要饿死的灾民来说,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能够活着,便是老天爷最大的恩赐,别说麸糠,就是树皮,草根,泥土都可以吃,能吃上麸糠,已经非常难得了!”

  “所以,臣觉得这件事,问题不在将粮食调换,而在于那些叛乱,是否遭有心人利用?”

  “这”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番话,李世民的火气,顿时消去了大半。

  整个殿内都变得鸦雀无声。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与房玄龄一个表情,还以为他们不信,又自顾自的道:“陛下若不信,可以将太子召来,他的想法,绝对跟臣一样,因为赈灾不比其他,只要亲自去过灾区的,都知道这个情况,不管朝廷发放多少粮食,永远都不够!”

  “当初太子与太上皇去南阳,就是看到了真实的灾区,才建议南阳刺史,改变原来的赈灾方式,这才控制住了灾区!”

  “同理,河南道的马周,关中的孙伏珈,都采用了新的赈灾方式,才有效控制了灾情!”

  听到这话,李世民二人依旧没有说话。

  特别是李世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感觉自己的脸发臊得慌。

  惭愧!

  别说,他以前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也没有亲自到民间查看过民情。

  但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却让他反思不已。

  治国,并不是坐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应该去民间体察民情。

  可.

  有一点让他实在想不通。

  却听他若有所思的问道:“可贪墨赈灾粮食这件事,总不可能也是好事儿吧?”

  “对啊!咱们大唐可容不得这些贪官污吏!”房玄龄附和着说道。

  长孙无忌笑了:“话虽如此,但也要看这些贪官污吏,贪了多少粮食,总不能殃及池鱼吧?”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点头道:“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确实不能以偏概全,等魏征先查明真相再说吧!”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

  李世民笑了笑,又摆手道:“此事先不谈了,说说户部尚书的人选,你们心中可有推荐的人?”

  “户部尚书乃朝廷二品大员,非一般人可以胜任,臣觉得还是由吏部推荐比较合适,毕竟他们熟知朝廷的官吏!”长孙无忌认真说道。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房玄龄,又道:“玄龄,你主持过吏部考核,想必应该有推荐的人选吧!”

  “这”

  房玄龄略微犹豫,然后小心翼翼的道:“臣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不由得追问道:“这个人是谁?”

  “回陛下,此人便是东宫左庶子,马周!”

  “你说什么?”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推荐马周,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满脸的诧异。

  虽然他是李承乾的坚定支持者,但却不敢在李世民面前,公然支持李承乾。

  更何况是推荐李承乾的人做二品大员这样的高官。

  然而,房玄龄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不悦,就放弃推荐马周。

  却听他又道:“陛下,马周在河南道做的事,想必您也清楚,而且,太子几次找到臣,想要让臣推荐马周,臣也觉得马周是个人才,所以陛下问起,臣就推荐了马周,绝无私心。”

  “哼!好个绝无私心,那逆子找过你几次,难道没有私心?”

  李世民不悦的冷哼道。

  房玄龄无奈的解释道:“不瞒陛下,太子是因为知道您不会答应他,才让臣帮他推荐的!”

  “那你推荐的,朕就一定会答应吗?”

  “这”

  房玄龄直接被这句话整无语了。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状,刚想开口说两句,就听殿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定襄道行军总管军情驰报!”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将刚才的不悦一扫而空,连忙道:“快拿进来!”

  “诺!”

  殿外应诺一声。

  很快,一名宫侍就拿着一根竹筒状的东西,走了进来。

  李世民看到这根竹筒,正准备接过来查看,忽地发现其中有蹊跷,不由皱眉道:“这军情驰报,怎么没有封口?”

  “这”

首节 上一节 316/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