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318节
那名骑士闻言,二话不说的就掏出一把火枪,递给李承乾道:“这是太上皇交给属下的,他说殿下看到这个,就明白了。”
“嗯。不错,是太上皇的。”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又好奇的问道:“太上皇为何邀请我去城外,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个属下不清楚,属下只是来传信的!”
“好吧,那就引路吧,我也好久没见皇爷爷了!”
“诺!”
那名骑士应诺一声,然后便重新翻上马匹,带着李承乾二人,出了城门。
与此同时,长安,工部尚书办公室。
几个工部官员正在研究李承乾送来的图纸,某个年长的官员,捋着胡须说道:“老夫在工部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样式的盔甲,就算是在战场上缴获的异族盔甲,也不曾出现过这种制式的!”
“既然是太子派人送来的,恐怕又跟热气球一样,是他独创的。”
某个参与过热气球项目的官员,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然后又拿起图纸,看了一眼,满脸疑惑的道:“可这盔甲到底有何用处,如此厚重,难道是东宫六率的新装备?”
“你说的应该是铁浮屠吧?那装备我看过,跟这个也不太一样!”年长的官员,皱眉摇了摇头,然后指着图纸上的设计道:“这装备的肩头,明显比正常的盔甲宽,不像重骑兵的装备!”
说完,又再次陷入疑惑:“但我也从未听说过任何兵种,对肩膀处的盔甲有如此要求!”
“还有一点,你看这盔甲的封闭,是不是太严密了一些,连大部分的脸都包裹了起来,难道不会影响传令和视线?”那名年轻的官员,再次说道。
又一名官员凑过来,补充道:“而且这套盔甲只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太奇怪了!”
“是啊,有些乱来了。”
中年官员轻蔑的撇了撇嘴,然后看向年长的官员,道:“这东西虽是太子创造的,但太子对武器装备的研究,还是有些浅薄了,想必是随手一画,就送来给我们做了,不能当真!”
听到这话,那名参与过热气球项目的官员,正要开口说什么,忽地看到户部尚书段纶走了进来。
几名官员立即放下图纸,而段纶并未理会他们,径直将图纸拿了起来,看了看,然后说道:“你们刚才的话,我都听到了,对于这套盔甲,你们似乎有意见?”
“这”
众官员闻言,面面相觑。
那名年长的官员连忙笑着解释道:“太子送来的设计,不像我们熟知的盔甲样式,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这是太子一时兴起,欠缺考虑的设计,故而,我们想等尚书大人来的时候,禀名尚书大人,不要让工匠们白费力气。”
“呵!”
段纶闻言,冷笑一声,然后放下手中的图纸,环顾众人道:“你们觉得太子殿下是门外汉,不懂军中器物是吗?那你们知道,火药武器是谁创造的?马蹄铁,铁浮屠盔甲,还有那唐刀,陌刀,又是谁创造的?”
“就连我们熟知的孔明灯,太子都能改造成热气球!你们居然敢小瞧太子殿下?”
“这”
众工部官员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却听段纶语气不悦的道:“你们自己想不出来,却又排斥别人的创新,如何进步?”
“自己无能也就罢了,还敢贬低他人?”
“属下不敢!”
众工部官员满脸惶恐,纷纷躬身行礼。
倒是那名年长的官员,思忖了一下,朝段纶道:“尚书大人息怒,这盔甲的样式虽然新颖,但也不是造不出来,只是会耗费一些时间。等我们有了实物,再去请教太子殿下,就能知道此物的用处了。”
“没有太多时间。”
段纶一个冷眼扫过去,然后说道:“只限五天!”
“五天?”
那名年长官员有些吃惊的道;“这恐怕来不及吧?”
“我工部有数万名工匠,五天还做不出来几套盔甲,别人江陵私兵器作坊,只有几百工匠,就能做出几万人的装备,以后让陛下知道,你们让我这工部尚书如何自处?”
段纶脸色变得无比难堪的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属下。那就是李承乾准备成立科学院的事。
一旦科学院成立,这数万工匠,数百工部官员,怕是会被裁减大半。
现在还不讨好李承乾,以后估计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只见那名年长官员暗牙一咬,然后朝段纶道;“是下官等办事不力,让尚书大人蒙羞了!”
“别说这些话了,我们在热气球项目上,还是让陛下很满意的,所以,现在告诉我,五天时间,能不能将太子制作的东西赶出来?”
年长那名官员看了眼其他官员,然后行礼道:“工部上下定当全力以赴!”
与此同时,兵部。
杜如晦得知李承乾要制造新的装备,第一时间就搞来了图纸,跟兵器坊的工匠,探讨这新装备的作用。
却听杜如晦有些不悦的道:“据说太子要求的护具,是贴身使用的,这牛皮厚度是够了,但如此粗糙的制造工艺,你们也想拿来敷衍本官?”
“尚书大人息怒,我们兵部只擅长铁器锻造,这种内衬的活计,实在不擅长!”一名兵部工匠连忙解释道。
杜如晦当即冷哼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不擅长,难道不会找擅长的吗?那胡人工匠,不就擅长皮革制作吗?让他们教教你们,怎么制作胡具,很难吗?一点也不动脑子!”
“是是是,我们知道了”
“知道了还不下去做?”
“是是是!”
工匠如蒙大赦的赶紧退下。
杜如晦直接扔了手里的牛皮,然后拿起工部弄来的图纸,仔细研究。
“这鞋子也着实古怪,居然还要用绳子穿过,还要在鞋底上弄上棱角”
杜如晦自言自语着思考了一会儿,依旧想不明白:“太子到底要做什么?”说话间,有两个兵部官员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行礼。
“你们负责的火枪,有眉目了吗?”
“不瞒尚书大人,若只是仿制,我们能仿制个大概,但火枪击发的原理,实在是.说来惭愧”
“哼!”
杜如晦闻言,不禁冷哼道:“你们除了说惭愧,还能说什么?”
“这”
“行了,火枪的事先搁置一下,跟我研究研究这鞋子,最好尽快造出来,我好献给陛下!”
“鞋子?”
两名兵部官员对视一眼,面露不解之色。
却听一名官吏率先开口道:“尚书大人让我们造鞋子?”
“怎么?敢小瞧造鞋子?”
杜如晦有些好笑的问了一句,然后拿起手中的图纸,递给他们道:“限你们一天之内,造出这鞋子,若是明天问你们,还是说惭愧,那你们就等着被革职吧!”
“啊?”
两名兵部官员吓了一跳,急忙接过图纸查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满头大汗。
“看不明白?”
杜如晦眯了眯眼睛:“那就拿回去好好看!”
听到这话,两名官官连忙捧起图纸,战战兢兢的退下了。
杜如晦见状,抬手扶额,觉得李承乾太能折腾了,就像一条对沙丁鱼穷追不舍的鲶鱼,让所有人都不敢停下来。
特别是江陵制造,越来越高端,甚至还要弄出一个科学院,简直不给别人活路。
不过,随着江陵制造越来越高端,李承乾鼓捣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大唐的强盛,可以说与日俱增。
想到这里,杜如晦又不禁会心一笑,觉得李承乾带来的压力,也并非全是坏处。
然而,正当杜如晦准备向李世民禀报李承乾的新装备的时候,门外再次走来一名官员,禀报道:“尚书大人,太上皇返回长安了!”
“什么?!”
杜如晦惊了一瞬,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据说已经到了城外了!”
“快!快备马车!我要进宫面见陛下!”
“诺!”
官员应诺而退。
很快,杜如晦就坐着马车,前往了宫中。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的西山猎场。
虽然现在才八月末,但猎场中的树木,已经显得有点凋零。
草也不像夏天那样嫩绿,有的甚至开始枯萎。
风吹之后,西山的树木在风中摇摆,显得更加苍老,而没有生机。
在树林的一处,几双眼睛紧紧的盯在一堆比较新鲜的绿草处,那里有一只野兔。
野兔显然是经常遇到类似射猎的场景,它在被盯着的时候,已经做出了逃跑的准备。
就在有人取出弓,搭上箭,瞄准的时候,突然拔腿就跑。
来不及细想,箭矢破弦而出,刚好擦过野兔的身体,钉在了地上。
“哎呀!”
李承乾为没有射中野兔而感到可惜。
一旁的李渊见状,哑然一笑,然后直接策马追了上去。
周围的护卫见状,也跟了上去。
可是,兔子的逃跑路线,十分狡猾,让追击的众人费了不少力气。
它专门挑树木茂密,杂草丛生的地方跑。
这对骑术是一巨大的考验。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