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333节
虽然侯君集此刻恨不得自己上场,但他的所有喊声,根本没人听见。
也就在这个时候,混乱的中线附近,突然冲出一名黑甲队球员,从红甲队‘四分卫’的视野盲区靠近,在侯君集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从‘四分卫’的右侧,纵身一跃。
红甲队的四分卫,根本没有发现黑甲队的这名球员,直接被对方撞了个正着。
紧接着,摔倒在地上,翻滚了几下。
这样的变故,立刻引起了场中的混乱,不仅前来掩护的红甲队员扑了上来,其他的黑甲队员也扑了上来。
如此情况,同样在上半场都没有发生过。
这让侯君集一下子就不知所措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但也就在这时候,那名最先扑过来的黑甲队球员,从人群堆里爬了起来,高高举起手中的橄榄球。‘
尽管他很快就被红甲队的球员再次扑倒,但却引起了懂球的观众一阵山呼海啸的喝彩。
“擒杀!”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不禁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却听一旁的云端,不明所以的问道:“敢问太子殿下,何谓擒杀?”
“这”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眼同样不解的魏征,笑着解释道;“所谓擒杀,指的是进攻方没能推进到对方防区,尚处于本方后场的位置就丢掉了球,跟打马球的截球差不多!”
其实苏定方与薛仁贵训练的时候,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因为两人都得到了李承乾的指点,打起比赛来也是势均力敌。
很难发生这样的情况。
结果侯君集一指挥,居然就发生了。
场外的薛仁贵兴奋的跳了起来,然后和欢呼着的球员们击掌庆祝。
那些平时就支持他的太子府官员,仆人,也都为他高声欢呼。
因为‘擒杀’对敌方的士气打击是非常大的,更重要的是,两次进攻机会,侯君集竟然半分没得。
这不禁让李承乾哭笑不得,也让李世民那边炸开了锅。
“侯君集他会不会指挥啊!?那人都跑到跟前了都不提醒自己的队员!”
“是啊,两次进攻机会都浪费了!”
“陛下,要不让侯君集回来吧,换我去指挥!”
“知节住口!”
眼见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秦琼连忙呵斥住了口无遮拦的程咬金。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则好言相劝李世民:“陛下不用担心,我们还有机会,只要完成达阵,就能反败为胜!”
“是啊陛下,达阵有三十分呢!我们还没输!”
“陛下!我们相信潞国公!他一定能反败为胜!”
“噗嗤——”
李渊听到众臣劝慰李世民的话,不由得噗嗤一笑。
据他所知,苏定方与薛仁贵打了不下上百场比赛,也没有一次‘达阵’,更何况侯君集。
所以,李渊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料定,侯君集会输。
但他却没有戳破李世民等人的希望。
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他很喜欢看李世民等人失望的样子。
或许是跟李世民等人抱有同样的想法,觉得自己能完成‘达阵’,侯君集也没有放弃,反而还很兴奋,毕竟战场上作战,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能说自己赢定了。
当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小瞧了这比赛,回过神来之后,开始故作轻松的组织第三次进攻。
结果不出李渊所料,黑甲队虽然没有再次完成‘擒杀’,但红甲队也没有完成‘达阵’。
最终,红甲队以推进到第二防区,结束了三次进攻机会。
就如此,全场比赛结束,比分锁定在了二十五比五。
“精彩!太精彩了!”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比赛!”
“我一定要组建一支橄榄球队伍!”
观赛台上的众臣和他们的子女,兴奋的欢呼雀跃。
而李世民与李渊的观赛台却鸦雀无声。
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侯君集会输得这么惨,整个脸色都黑成了锅底。
“怎么样啊二郎,愿赌服输否?”
李渊见李世民的脸色无比难看,不禁露出了一抹戏谑的笑容:“要不让袁天罡来给你看看相?你看你,咋这么衰呢?”
我擦!
李世民听到这话,眼前陡然一黑,不禁气得浑身发抖。
一旁的房玄龄等人见状,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若是李承乾与李世民的针锋相对,他们或许还能插两句嘴。
但李渊与李世民的矛盾,他们根本不敢插嘴。
因为这对父子是有深仇大恨的,谁插嘴就是引火烧身。
毕竟上次的玄武门二变,就是前车之鉴。
特别是尉迟恭,到现在都感觉胳膊隐隐作疼,哪还敢插嘴,怂得跟鹌鹑似的,垂头不语。
“好了,废话我就不跟你们多说了!愿赌服输!”
眼见李世民等人都沉默不语,李渊也没再刺激他们,直接了当的提醒他们道;“快去将承乾叫过来宣旨吧!”
“呼!”
李世民闻言,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愤怒,咬牙切齿的道:“无忌,你去将承乾叫过来!”
“另外!”
说着,他扭头看向场中,一字一顿的道:“让侯君集也滚过来见朕!”
“等一下!”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应诺而退的下一刻,李渊的声音再次响起。
哗!
周围的人哗的一下就看向了他。
只见他微微一笑,旋即朝长孙无忌道:“你去让侯君集滚过来的时候,顺便让苏统领和薛统领走过来,他们今天的比赛很精彩,我要大赏他们!”
我倒!
众人闻言,一个趔趄。
太上皇也太狠了吧!
这不是明摆着在陛下伤口上撒盐吗?!
ps:求一波月票啊。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答应了我的第一个舵主,今天多写一点。
第230章 可是爷爷,我还不是皇帝呀
“殿下可知,陛下最在意的是什么?”
越王阁上,王珪看着巍峨的皇宫,淡淡的问道。
李泰坐在书案边,一边看书,一边笑着答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江山社稷!”
“那殿下何不从江山社稷入手?”
“嗯?”
李泰微微一愣,然后有些不解的抬头看向王珪:“老师这话是何意?”
“若殿下让陛下相信,建立文学馆是为了巩固江山,而非”
说着,王珪转头看向李泰,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泰眼睛一亮,当即抬手示意:“老师继续说!”
王珪斟酌道:“老臣反复琢磨,觉得咱们把事情想复杂了,只要殿下上书陛下,言明如今天下虽定,但各地依旧存在不少祸乱,谏言陛下新建文学馆,表面上是招揽人才,实则是为监视这些文人。”
“陛下当年是通过文学馆壮大的,自然知道文人的影响力!”
“妙啊!”
李泰若有所思:“此计甚妙,只是要如何让父皇相信我并无二心呢?”
王珪想了想,道:“殿下可主动提出,文学馆建立之后,由陛下派人掌管文学馆。如此一来,陛下既能掌控文学馆,又能监视殿下,岂不是两全其美!”
“好!”
李泰心思一转,瞬间就明白了王珪的意图:“好一个以退为进!”
“呵呵!”
王珪淡淡一笑,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自顾自的说道:
“半月前经大理寺丞介绍,府中来了两位贵客,乃灵明宫的道长,交谈之余,老臣深感道门学问之深奥,故而也崇信道教,至此归于老君座下。”
“可惜老臣生性愚钝,至今只学了一些皮毛,实在愧对两位道长的倾心传授。”
“老师怎么会崇信道教呢?”
李泰闻言,不禁满脸诧异:“道教轻视仁义道德,与孔孟之教大相径庭。”
“父皇也一向崇儒礼贤,儒学更是博大精深,有此闻道一途,老师又何须舍本逐末?”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