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42节

  等内厅只剩下爷孙俩,李渊果断赶走了所有宫侍。

  然后,爷孙俩才如释重负的瘫倒在地上,摆出一大一小两个太字。

  “哎!孙儿啊!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爷爷啊,我木知啊!”

  李渊:“.”

  李承乾:“.”

  爷孙俩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然后,李承乾才主动开口询问道:“那个长孙安业,最近一直来拜访爷爷吗?”

  “嗯,他跟张婕妤她们走得很近,在长安城也是个八面玲珑之人。”

  说着,李渊又想起什么似的,翻身坐起来道:“还记得那个李艺吗?前段时间,张婕妤、尹德妃曾假借我的名义,托长孙安业的手,送了一份礼物给李艺!”

  “哦?”

  李承乾小眉毛一挑,也跟着翻身坐了起来,道:“这么说,他们也在图谋不轨?”

  “是啊!最近长孙安业频频向我提及长乐王李幼良,义安王李孝常之事,我怀疑他们,应该在密谋造反!”

  “乖乖!长乐王李幼良在凉州,那里与突厥接壤,我父皇肯定会盯着那里。他造反,岂不是找死?”

  “造反本就是找死,关键是,能不能为我们所用?”李渊冷笑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地道:“火雷我已经分批造出来了,现在得想办法,怎么将它神不知鬼不觉的交到他们手里.”

  “另外,还得暗示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来长安,这样一来,爷爷出场就更顺理成章了.”

  “清君侧?”

  李渊微微一愣,随后笑着问道:“你觉得该清谁?”

  李承乾摇头:“我对朝臣不熟悉,我听爷爷的。”

  “听我的,不如就选长孙无忌?”

  “啊?爷爷说谁?那可是我最挚爱的舅舅啊!”

  李渊不由有些古怪地道:“那换一个?”

  “呃”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也不是非得要换一个,就是那火雷,怎么送到他们手里?”

  “呵呵.”

  李渊笑了笑,然后意味深长地道:“你不是还有一个舅舅吗?”

  我擦!

  老李头!你可真是一个狠人呐!

  你藏得比谁都深啊!

  李承乾直接就被李渊的话震惊到了。

  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这手段,这智谋,当真人老成精。

  但是,让长孙安业去接触那些造反的封王,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正他本身就野心勃勃,正好可以让自己和李渊从这件事中撇清关系。

  想到这里,李承乾肃然坐正身形,然后一本正经地朝李渊说道;“爷爷,此事若是成了,当初的条件,孙儿还得加一条!”

  “为什么?”

  李渊有些不解地问道。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我都出了两个舅舅了,爷爷什么都没出,这不得加钱吗?”

  李渊无语道:“什么叫你出了两个舅舅,办法是爷爷我想的!”

  “反正我除了当太子,还要一个封地!”

  “太子是没有封地的!”

  “那我不管,我就想要一个封地!”

  “说得倒是简单,我还想要一个像太极宫那样的宫殿呢!”

  “成交!”

  “嗯?”

  李渊愣住。

  李承乾这话,直接就把他整不会了。

  却听他反应过来似的道:“你能做主?”

  “不能!但我可以出钱,给爷爷修一座豪华宫殿!”

  “此言当真?”

  李承乾笑了:“骗你是孙子!”

  【求收藏,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34章 李渊:我孙儿天下无敌

  就在李渊与李承乾达成共识的时候,李世民还不知道,自己的主已经被人做了。

  他此时正在甘露殿,跟长孙无忌商议削减封王之后的事。

  却听他问道:“削减封王的旨意,已经下达几天了,封王们的反响如何啊?”

  “总的来说,长安这边的封王,反响都不大,且都接受了这一现实,现在应该担心的是,远离长安的那些封王,会不会有新的动作!”长孙无忌若有所思地答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忽地笑了起来:“你这个右仆射,最近做得还不错。当初你妹妹可是极力反对的。”

  “呃”

  长孙无忌嘴角抽搐,不由满脸苦笑地道:“妹妹是一个识大体,懂进退的人,她也是为陛下着想,为大唐着想.”

  “是啊,后宫虽然没有朝廷大,但事情不比朝廷少,你妹妹事无巨细,都要督查作出表率,你也不要怨她。”

  “我理解妹妹,并不怨她,但我也相信自己,绝对不会辜负陛下。”

  “呵呵.”

  李世民笑了笑,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聊,便转移话题道:“封德彝的丧事,朕交给你办,你似乎不怎么上心啊?”

  “这”

  长孙无忌面露迟疑之色。

  却听李世民又道:“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接替了他的右仆射之职,怎么着都应该有所表示啊!”

  “我的性格,陛下应该清楚,当初咱们跟前太子斗的时候,我就看不惯太上皇那帮老臣。所以,陛下让我去给封德彝办丧,我肯定不乐意”

  “呵,想不到你长孙无忌,这么记仇啊!”

  李世民笑着指了指长孙无忌,然后又话锋一转:“不过,朝堂上那几个武德老臣,也就萧瑀没什么坏心思。

  至于裴寂,因为和太上皇的关系比较近,有时候,可以透一些口风给他,随他去跟太上皇怎么说。

  而宇文士及,封德彝这些,都是墙头草。当初打洛阳的时候,太上皇故意把他们安排在军中,时不时的向长安禀报,所以那时候,朕在他们面前,从不乱说话。”

  “哦,原来如此,我就说陛下怎么连宇文士及也一并撤了,原来是秋后算账啊!”长孙无忌故作恍然地笑了起来。

  李世民倏地面色一沉:“你不能太聪明!”

  “呃”

  长孙无忌的笑声戛然而止,不禁满脸尴尬地转移话题道:“之前削减封王的时候,裴寂和封德彝原来都是反对的,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剩封德彝反对了,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你是说,太上皇那边,有什么新的主张?”

  “如果是太上皇的意思,那说明,太上皇对陛下削减封王,是真的在支持,如果不是,裴寂此人的心思,恐怕就有点深了!”

  “嗯,你说得有理,裴寂此人,暂时不能动。但你这个右仆射,至关重要,你可明白?”

  “陛下放心,臣明白.”

  “启禀陛下,兵部尚书杜如晦求见!”

  还没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道禀报声。

  李世民眉头微皱,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转头朝长孙无忌道;“你先去跟中书令房玄龄商议咱们之前说的事!”

  “诺。”

  长孙无忌应诺一声,很快便退了出去。

  而目送他退去不久,李世民又将杜如晦叫了进来。

  “臣”

  “说吧,直接说事儿!”

  杜如晦刚想向李世民行礼,就被他打断了。

  “回陛下,兵部有新的消息,突厥在凉州,最近调动越来越多,兵部让凉州都督府详细报告,凉州至今没有答复,臣推测,凉州恐怕不稳,故而面见陛下,准许朝廷派使者前往凉州,问明情况。”杜如晦立刻接口说道。

  李世民眉头大皱:“这应该是十天前的消息吧?“

  “是的陛下。”

  “那兵部除了这消息,还有长乐王的消息吗?”

  杜如晦想了想,道:“兵部没有,但户部有,不过是凉州走私的消息。”

  “如果只是走私,倒也不必现在处理,放在以后再说,现在恐怕的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又道:“长平王于武德四年,死在了突厥的箭下。就是去年,长乐王在抗击突厥的时候,也有功劳,他会和突厥勾结谋反吗?”

  “这”

  杜如晦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这种事情,他还真不好说。

  虽然他是兵部尚书,但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兵部尚书的职责范围。

首节 上一节 42/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