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46节

  “怕啊!但他们确实帮过我许多,总不可能忘恩负义吧.”

  “这”

  小胖子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虽然他跟李承乾相差不到两岁,但李承乾爱跟李建成,李元吉那些儿子一起玩,他却不喜欢。

  因为他知道,他父皇迟早会跟李建成,李元吉闹翻。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书里都说得明明白白,就皇兄拎不清,还跟他们打得火热。

  难怪得知玄武门之变后,差点被吓死。

  不过,皇兄说的多读,多看,倒是有点道理。

  “那依皇兄的意思,咱们是要出宫吗?”小胖子试探着问道。

  李承乾想也没想的道:“对啊!去宫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咱们才能知行合一。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家伙!

  知行合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怎么皇兄随便说一句话就是圣人之言啊!

  小胖子又被李承乾震惊到了。

  他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震惊了,但李承乾的才华,是真的让他越来越相形见拙了。

  也幸亏李承乾放弃了太子之位,否则,他觉得自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不过,有了编纂《贞观大典》之功,自己也能比肩圣人。

  想到这里,李泰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点头道:“好,下次皇兄想去哪,带上青雀!”

  “哈哈哈,青雀真不愧为兄的好弟弟,难怪父皇常说,皇兄不类己,青雀勉励之。”

  “啊?这”

  小胖子被李承乾这话,直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与此同时,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让无舌将萧瑀叫了过来,一个是封德彝生前与萧瑀的关系不错,他想询问一些封德彝与封王们的事情,二个是提醒萧瑀,不要不识时务。

  毕竟现在的萧瑀,是大唐左仆射。

  虽然李世民的多项政令,萧瑀都没有出面干预,但萧瑀毕竟是武德老臣,且为人倔强古板。若是以后遇到什么大事,还真保不准,他是否会跟李世民唱反调。

  所以,将长孙无忌安排进尚书省,就像扎进一颗钉子,不再完全受约于人。

  “左仆射,朕听说,封德彝死前最后见的一个人是你,不知你们都说了些什么啊?”李世民漫不经心地问道。

  萧瑀微微一愣,随后迟疑着道:“呃我们也没说什么,就聊了一些佛家积德行善之事!”

  “据朕所知,封德彝好像不信佛家,你们为何议论啊?”

  “这”

  “怎么,左仆射还打算瞒着朕?”

  萧瑀闻言,心里不由一咯噔,连忙行礼道:“臣不敢欺瞒陛下,实在是臣也有些莫名其妙。那日,臣被封德彝突然请入府中,他跟臣聊了很多。期间,臣提到了太上皇当年为太子纷争而苦恼之事!”

  “他说他对这件事很后悔,不该劝谏太上皇杀掉陛下,否则也不会遭此恶果.”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看不出喜怒的道:“还有这事?”

  “陛下没有听说过?”

  “呵!”

  李世民呵了一声,然后面无表情地道:“朕知道他屡次向太上皇进言朕的不是,却从未听说过此事。”

  “啊?”

  萧瑀瞬间意识到自己被李世民诈了,不由道:“我还以为陛下宽宏大量,原谅了他呢!”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道:“议论要杀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只要他,有利于新政,朕既往不咎!”

  “包括魏征,薛万彻,李思行”

  说到着,又意味深长地看向萧瑀,接着道:“还有你!”

  萧瑀心头一震。

  却听李世民又淡淡道:“左仆射,贞观新政以来,有过很多政令,尤其事削减封王,议论不少,反叛很多。朕估计,还会出乱子,不知道下一个又是谁。所以,朕希望左仆射,为了朝廷的太平,国家的安宁,一定要分清楚,大是大非!”

  “这”

  萧瑀迟疑了一下,躬身道:“臣明白。”

  “好了,你且先.”

  正当李世民准备对萧瑀下达逐客令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了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弘文馆学士褚亮,有急事求见陛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与萧瑀互相对视。

  紧接着,眉头大皱:“他一个文学馆学士,能有什么急事?让他进来!”

  “诺!”

  宫侍应诺一声,立刻便将褚亮带到了李世民面前。

  “臣,褚亮,参见陛下!”

  褚亮刚进来,就恭敬朝李世民行了一礼。

  却听李世民直奔主题道:“说吧,到底有什么急事?”

  “陛下.”褚亮轻声呼唤了一句李世民,然后二话不说,直接就将自己记录的两兄弟言论,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脸疑惑的接过他手中的东西,看了眼萧瑀,又看了眼他,然后缓缓展开。

  只见里面详细记录了两兄弟关于《贞观大典》的讨论,看得李世民一愣一愣的,最终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褚亮。

  “这真是他们讨论出来的?”

  “是的陛下,臣亲耳听到,亲眼所见,绝不敢欺瞒陛下,若是陛下不信,可亲赴弘文馆,两位殿下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不禁仰头大笑:“好好好,好一个《贞观大典》!我大唐若编纂出此书,世上将无书也!”

  “是啊陛下,此乃文学大事啊!”褚亮也兴奋地附和道。

  一旁的萧瑀却是满脸的莫名其妙:“敢问陛下,究竟是何事,让陛下如此失态?”

  “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

  李世民笑着站起身,豪气干云地道:“朕若做成此事,必当名垂千古也!”

  说完,大袖一挥:“走!摆架弘文馆!等等!将朕的十八学士也叫上!朕要与他们商议修书之事!”

  “陛下且慢!”

  正当李世民说走就走的时候,萧瑀当即出言阻止了他。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不由道:“左仆射还有何事?”

  “陛下若修书!必将天下大乱也!”

  萧瑀愤然说道。

  李世民脸色一沉,一股滔天怒火,噌噌的涌上心头。

  【最后一天,有月票的记得投我呀!】

第37章 清君侧,杀长孙无忌

  “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缓了缓情绪,沉着脸问道。

  之前他还提醒萧瑀,要懂大是大非,要识时务,结果自己刚想干点大事,萧瑀就站出来反对自己。

  感情这家伙之前说‘明白’,完全是在敷衍自己啊!

  真是岂有此理!

  似乎感受到了李二陛下心中的怒火,萧瑀迟疑了一下,拱手道:“回禀陛下,并非老臣危言耸听,而是陛下忘了大唐现在的国情。”

  “虽然大唐通过削减封王,恢复了一些国力,但还不足以让大唐肆意挥霍。比如陛下要修书这件事,在臣看来,就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

  “若陛下一意孤行,很容易导致国家陷入动乱。”

  “呵,笑话!修个书,还让国家陷入动乱了?”

  还没等李世民开口,一旁的褚亮就忍不住冷笑出声。

  而萧瑀则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褚学士不治国,不知国家的艰难。别的暂且不提,就说修书需要的人。这些人是不是要朝廷给他们安排衣食住行?你知道这里面的花费有多大吗?”

  “这”

  褚亮愣住,下意识看向李世民。

  却见李世民眉头大皱,一言不发。

  “如果陛下修的是大典,那需要的人只会更多,耗费也会更大。如此一来,国库又要增加一笔庞大的开支,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十分不利!”

  萧瑀继续道:“所以,臣建议陛下,暂时不要修书,等大唐繁盛起来的时候,再修书,或许会好一点!”

  听到这话,李世民对《贞观大典》再上头,也冷静了下来。

  因为萧瑀说的是事实。

  大唐现在吃饭都是个问题,哪有闲钱去修书。

  所谓盛世修书,乱世修典,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节 上一节 46/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