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582节
而魏副首长给林静疏准备的礼物,看上去可谓是“平平无奇。”
两只“英雄”牌钢笔,外加几瓶赵卫红不认识的护肤品。
好像是叫黄芪霜?
这名字赵卫红听都没听过,也不知道具体有啥作用。
不过魏副首长既然让他带着了,那就带着呗.
而赵卫红自己,则是趁着年前跑了一整天,这才选定了他准备送给林静疏的礼物。
一条裙子。
白裙子。
给别人送衣服,并且还是给异性送衣服,赵卫红长这么大,尚属头一回。
他也不知道这条裙子的款式,现在有没有落伍。
但在看到这条裙子的第一眼,赵卫红就感觉,林静疏穿上这条裙子,一定会很好看,于是便二话不说的买了下来。
一手拽着装满衣服的行李箱,一手拎着大大小小的礼盒。
魏副首长动用了自己的专车,亲自给赵卫红送到了机场。
这一次,由于魏副首长在场,赵卫红也就没有扭捏,第一次坐上了魏副首长的“虎头奔。”
不到一个小时的路途。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赵卫红,便真切的知晓了“德系车”在国内,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了。
除了“昂贵”这一个缺点外,剩下的全是优点!
黑色的“虎头奔”,径直驶入了机场,最终在放下舷梯的白色“运8”旁,缓缓停下。
“去吧,会有人告诉你注意事项。”
“我就不下车了。”
“等你到学校了,记得给我打个电话。”
“是!”
趁着魏副首长和赵卫红说话的间隙。
魏副首长的驾驶员,率先下车,从后备箱中拿出了赵卫红的行李,并站在副驾驶的车门旁,等待着赵卫红下车。
而魏副首长这时也看向了赵卫红,准备目送着他登机。
谁料坐在副驾驶上的赵卫红,不但没有半点下车的意思,反而还回过头来,看向了魏副首长,欲言又止。
见此情景,魏副首长挑了挑眉毛,有些惊讶的表示道。
“怎么?有话想跟我说?”
闻言。
赵卫红用力点了点头,随即深吸一口气,对着魏副首长斩钉截铁的保证道。
“爷!下次见面,我一定会带着金牌,还要领着静疏,一起来燕京看您!”
此言一出。
魏副首长顿时露出了非常错愕的表情。
可片刻后,魏副首长的眉眼便慢慢变得柔和起来,再搭配上他看向赵卫红,欣慰而又骄傲的目光,显得很是慈祥。
“我在燕京等你,等着你的金牌,等着见我孙媳妇!”
“是!”
短暂的告别后。
魏副首长目送着赵卫红的背影,渐行渐远。
可片刻后,魏副首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非常要紧的事情,脸上的表情骤然紧绷!
“卫红,我给你写的命令,你带上了没有?”
听着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赵卫红差点没一个趔趄摔在地上!
足足过了好半天,赵卫红这才红着脸,很是不好意思的表示道。
“带了.”
第401章 “红静党”的大胜利!
冰冷的钢翼掠过云霄,朝着潭州的方向一路疾驰。
赵卫红坐在窗边,眺望着窗外沐浴着金光的云层,怔怔出神。
片刻后,赵卫红收回视线,开始打量起了这辆“运8”,准确的说,应该是“运8C”的内饰。
作为炎国少有的,能够独立进行制造的中型运输机。
“运8”各类已经量产,亦或是还没有量产的改装型号,多达数十种。
虽然“运8”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后世,都名声不显,极其低调,一如她那简单而又质朴的外表。
但毫不夸张的说。
一部“运8”的改进研发史,便是炎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
近些年来,随着国防建设对空军的要求愈来愈高,“运8”,这款三十年前诞生,带着浓浓时代烙印的运输机,便迎来了涅槃与新生。
三十年的改进与优化,让“运8”成为了一款可塑性极强的“空中平台。”
警戒机.巡逻机侦察机.再到几个月前才首飞成功的预警机.
一个又一个基于“运8”平台,却又功能迥异的新型号飞机不断亮相,填补了大片炎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中的空白。
不过,这些改装型飞机的出现,仅仅解决了炎国“有没有”的问题。
如果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类飞机,进行横向比较。
别说大洋彼岸的鹰酱,就连在眼皮子底下,那个依旧包含着狼子野心的岛国,都比不过。
念及于此,赵卫红的心情忽然变得沉重起来,下意识的抽出了这几天来一直在不断研读的书籍。
【外军现状与发展】
这是魏副首长给予赵卫红的一本内部资料,详细介绍了蓝星上十余个军事大国目前的军事水平与重点发展方向。
得益于此,赵卫红第一次从海陆空三个领域,全面而又直观的了解到了炎国与鹰酱之间的军力差距。
对此,赵卫红的心里早有预期,不至于太过惊讶。
但最令赵卫红感到诧异和不可接受的是,如果抛开人数不谈,炎国陆军的装备先进程度,甚至还不如隔壁的岛国!
哪怕是全军装备最为精良,被周克虎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的“土豪师”,也就是112师,对比岛国唯一的装甲师团——第七师团,在装备层面也只能勉强维持五五开,甚至还略占下风!
虽然小日子就这么一个“独苗”,跟炎国陆军近三百万的庞大体量比起来,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赵卫红却是一点也不敢轻视这个第七师团,更不敢轻视小日子!
因为这个第七师团列装的所有装备,并非是小日子花大价钱从鹰酱那里引入的,而是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具备稳定生产第三代主战坦克,以及其他重装备的能力!
换言之,这个所谓的第七师团,其实就是小日子的“装甲教导队。”
如果有需要,这个第七师团马上就能参照二战时德国的例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师团扩编成一个装甲方面军!
伴随着心中杂乱的思绪,赵卫红娴熟的翻到了资料中介绍小日子军力现状的篇章。
一行行早已被赵卫红熟稔于心的数据,映入赵卫红的眼帘,令他的心情莫名的烦躁。
几乎是鬼使神差般。
赵卫红合上资料,从怀里掏出了那份令他哭笑不得的命令。
说来也怪。
几乎是在看到这封命令的一瞬间,赵卫红那颗充满了焦虑与急躁的心,顷刻间便安定下来,平静而又祥和。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赵卫红突然看向了窗外的云层,片刻后,竟是缓缓露出了一个有些憨憨的笑容。
“小教员,看什么呢!”
“笑得这么开心?”
“呃没什么!”
有些慌乱的将手里的命令,小心翼翼的放入怀中收好。
赵卫红抬起头,看向了面前一身戎装,挂着“两杠两星”,中校军衔的青年。
从面相上看,这位中校比赵卫红大不了多少,最多也就三十出头,甚至还有可能不到三十。
刚刚登上飞机的时候,就是他十分热情的指引着赵卫红落座。
并且在交谈过程中,赵卫红了解到,这位中校是“六十三所”的研究人员,算是赵卫红的“学长。”
而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能够在而立之年,便挂上了足以令无数人羡慕的发疯的中校军衔。
像他们这种专业技术人才,都是这样,只要正式参加工作,基本上便是校级起步。
尉级军官在研究所里,那就和“临时工”没有任何区别!
并且他们晋升的速度也非常快,可谓是“到点就提。”
各大研究所里,四十岁左右的大校一抓一大把!
只不过,到了大校级别后,他们的待遇虽然还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级别上,就基本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了。
也只有那些被称为“大国脊梁”,带领团队攻克了重大难点,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堪称“泰斗”一般的杰出人才,才能够跨过那个艰难的门槛,挂上令无数人艳羡的麦穗军衔!
“没看什么?”
有些促狭的打量着明显有些慌乱的赵卫红。
中校沉吟片刻,忽的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对着赵卫红打趣道。
“瞧你看的那么入迷,我猜肯定和工作无关!”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