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601节
。
如题,今天写了一章赵跃进的番外,下个月月初就能和大家见面,晚上出去输了个液,这个点才到家,十二点之前肯定是发不出来了。
顺便聊两嘴剧情,军运会的剧情有个几天就结束了,再之后就是军校篇的结束,预计下个月月初,赵卫红就能回到基层,在王川手下和另外一个犟种打擂台了!
第412章 两个人的冲锋!鹰酱的幺蛾子!
听着赵卫红的回答,脸上带着浅浅笑意的记者,登时愣在了原地。
他做梦都没想到,赵卫红居然能仅凭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问题,上升到了这种令他只能仰望的高度!
除了惊愕外,记者还担心这样的内容播出后,会不会引来观众的非议,认为这是一场“有预案,有剧本”的专访。
天地良心!
为了真实性与宣传效果,这位不到四十便已经白了头发的记者,近段时间可谓是点灯熬油,赵卫红什么时候起床他就什么时候起床,就为了能够将第一手最真实的内容,带给屏幕前的各位观众。
与后世那些“娱乐至死,流量至上”的传媒人不同,这位记者算是当今极少数还有着职业操守的新闻从业者,始终笃信最真实的内容,才能引起观众发自内心的共鸣。
而记者的任务,就是将事情的真相与原貌,原原本本的带给观众,让他们自己针对节目的内容,得出自己的观点与感悟。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节目的内容,一定要接地气。
可赵卫红的回答.无论是格局,还是政治站位,都实在是太高太大了!
跟赵卫红一比,那些真的有着剧本与预案,问答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仔细推敲的采访,都显得“黯然失色。”
编写“剧本”的文员估计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能与赵卫红的回答相媲美的内容!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回答一旦随着专访的播出,传到千家万户。
赵卫红必定会因为最后的问答,而被无数观众在心里,默默地打上一个标签。
一个近乎于“圣人”似的标签,甚至还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十一个字,说来简单。
但若是想要践行这份诺言,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工作和训练那么简单!
虽然赵卫红的回答确实很精彩,也能呈现出炎国新一代军人誓死报国的决心与意志!
但记者不想让这份本应当是呈现各位选手集训生活的专访,成为未来有可能对赵卫红造成影响,甚至是束缚住他的一大阻力!
念及于此,记者给了摄影师一个眼神,示意他将摄像机关上。
摄影师自然是乖乖照做。
可他们两个的动作,落到赵卫红眼里,就变成了这场专访已经结束的证明。
“两位同志,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两个了。”
赵卫红站起身来,对着摄影师和记者分别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他的神情很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既然没事了的话,我就要去继续训练了。”
说罢,穿着一身训练装的赵卫红,戴好护手,犹如过去一个多月每天早上所做的那样,大踏步的朝着障碍场的方向走去。
时值三月。
燕郊的白雪已经消融,又在一夜寒风的塑造下,在地表汇聚成了一层浅浅的薄冰。
赵卫红踩在路上,发出一道道清脆的破裂声响,就像是无数专门为赵卫红奏响的爆竹,庆祝着他的释怀,也对他许下的宏愿送上深深的敬意。
记者望着赵卫红从容而又坚定的背影,怔怔无言。
冥冥之中,他有一种预感。
今天的这场采访,将会成为他记者生涯中不,是人生中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一份履历!
因为在这里,他见证了一位始终怀揣着赤子之心,矢志报国的栋梁之材,用最质朴的语言,许下了将要践行一生的宏愿!
沉默许久后,记者微微低下了自己的头颅,用这种方式,向赵卫红送上了自己的敬意。
而这时,赵卫红已经走到了障碍场。
闪转腾挪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
汗水从他硬朗的脸庞上,滚滚而下,最终与身体其他各处流出的汗液汇聚到一起,砸落在障碍场依旧有些坚硬的跑道上。
汗水无声。
但每一滴都见证了赵卫红的成长。
在只有他一人的舞台上,赵卫红挥洒着汗水,发起了军旅生涯中的又一次冲锋!
“砰!砰砰砰!”
偌大的射击馆里,只有一道孤零零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的扣动着扳机。
二百米的半身靶,靶心处似乎遭到了极其狂暴的摧残,那最中央的数字“10”,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集中在最中心的弹孔。
“砰!”
最后一声枪响过后,站在射击位,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的赵卫红,收起了那柄据王和平所说,从瑞士进口而来的定制枪。
与此同时,射击位旁的扩音器里,也传出了报靶员因为震惊而有些颤抖的声音。
“一号靶597环!”
立跪卧三种姿势,每种姿势二十发子弹。
这是二百米步枪射击的比赛要求,也是赵卫红日常的训练内容。
而自打赵卫红开始射击项目的训练后,便只为赵卫红一个人“服务”的报靶员,似乎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亢奋,立马通过扩音器,对站在靶位前赵卫红激动道。
“卫红,我在咱们射击队这么多年,你是我第一个除了佩服之外,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的选手!”
“六十发子弹,不到二十分钟就打完了,除了一发八环,一发九环,剩下的全是满环!”
“哎哟.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等军运会结束,剩下的那些人我估计一个都瞧不上了!”
“卫红,你真不打算留在咱们射击队?”
“就你这水平,各个赛事的射击金牌,还不拿到手软啊?”
报靶员兴奋的声音,回荡在赵卫红身旁。
然而站在原地的赵卫红,却是无动于衷,仅仅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足足过了大半晌,赵卫红才对着射击位旁的对讲器说道。
“八环?”
“我怎么可能打了一发八环?”
“靶纸还在吗,我去看看。”
一听这话,报靶员立刻殷勤的说道。
“不用!我给你送过来!”
瞧瞧!
这就是“活爹”的待遇!
不光专门有人给他报靶,甚至就连送靶纸这种小活都抢着干!
而报靶员的态度,便是八一体育队每一个人对待赵卫红时的“缩影。”
半年多的训练,形单影只的赵卫红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天资,成功赢得了每一个人的尊敬!
只要是赵卫红涉足的项目,没的说。
赵卫红绝对是一众运动员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而那些“有幸”,在项目上没有和赵卫红“撞车”的选手,也都对赵卫红抱有深深的敬意。
尤其是这些项目的第一名,见到赵卫红时,可谓是执礼甚恭,态度那叫一个谦卑!
因为他们很清楚。
他们能够拿到这些项目的“集训第一名”,并不是因为自己在这个项目上,做到了集训队中的最好!
而是因为集训队那个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没有和他们进行竞争!
若不是精力有限,加上各个项目在比赛时会存在时间上的冲突。
有很多项目的第一人,都会成为被无数选手仰望着的赵卫红!
而现在,赵卫红一共也就参加三个项目,其中之一,便是有着足足五个小项的军事五项。
在私下里,八一体育队有很多领导,因为赵卫红的缘故,感慨万千。
纷纷表示因为赵卫红的存在,炎国在军运会开始之前,便几乎锁定了三枚金牌!
不过,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把金牌拿到手。
赛场如战场,千变万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保不齐哪个国家的代表队,就会冒出来一个和赵卫红一模一样的牲口。
这种事情,没人说得准。
而这,也是赵卫红没有选择参加更多项目的原因。
毕竟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而军运会的很多项目,赵卫红都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虽然有着强悍的身体素质做支撑,但想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足以傲视群雄的成绩,光有身体素质,那是不够的,非要经历一番刻苦的训练,直至将这个项目练到娴熟不可。
选的项目愈多,便意味着赵卫红在单一项目上的训练时间,也就愈少,届时很有可能会很难和其他国家专攻这一领域的天才,进行较量。
这就叫贪多嚼不烂。
是以,在和王和平等八一体育队的领导,商议了一番后,赵卫红最终决定参与三个项目,目标拿下三块金牌!
而军事五项的金牌,更是赵卫红一定要拿下的重中之重!
很快,报靶员便把饱受摧残的靶纸,送了过来。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