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683节

  “并且两者之间要进行紧密的协作,装甲部队突击到哪里,炮兵的炮弹就要打到哪里!”

  说到这,赵卫红终于指向了白板上最开始的几个数据。

  “在遭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装甲部队的理论最大突击速度为每小时五十公里。”

  “而PLZ-05式自行火炮,有能力对七十公里内的敌人进行精准打击!”

  “哪怕口径相对较小,作为第二代火炮的PLZ-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也具备对二十公里以内敌人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

  “而这意味着,我军现有的武器装备,已经足够在装甲部队的突击过程中,编制出一张密不透风的火网,摧毁所有阻挠装甲部队进行突击的敌对目标!”

  说到这里。

  在场的所有人,基本上都明白了赵卫红的意思。

  在他的构想中,装甲部队的任务和唯一的任务,就是向前突击,突击,再突击!

  用绝对的速度,以点带面,最终撕碎敌人的整条防线!

  而在这个过程中,后方的炮兵部队将对突击状态下的装甲部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尽可能的减少装甲部队在突击中遇到的阻碍与交战环节,能够始终保持最大的突击速度!

  敌人想迟滞装甲部队的进攻?

  可以!先想办法从PLZ-05式155毫米口径的炮弹下幸存吧!

  至此,赵卫红对于“炮坦协同”理论的初步阐述,已经基本完成了。

  看上去,赵卫红的这套战术,似乎非常“简单。”

  不就还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的老一套么?

  无非是把步兵换成了装甲部队而已,似乎也没什么稀奇的啊?

  若真是如此,赵卫红也不会把这套理论拿出来,展示给谢国良等人了!

  所有经典并且精妙的战术战法,落到纸面上看起来都非常简单,哪怕是不懂军事的外行人,也能看出一些门道,甚至是煞有其事的分析一番。

  闪击战,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

  可为了在战场中实现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战术,所要付出的准备,才是谢国良这种“内行人”真正看重的东西!

  “对突击状态下的装甲部队,提供精准的火力增援.”

  谢国良默念着赵卫红这套战术的核心要素,眉头紧皱,明显已经陷入了思考!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

  能对突击部队造成威胁的,除了堡垒,障碍之类的固定目标,还有诸如敌方装甲部队之类的“移动靶!”

  哪怕是炮弹,面对几十公里的距离也要飞上一会。

  这就意味着炮弹落地之后,这类“移动靶”的位置,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炮弹自然也就打到了空处。

  最坏的结果,便是自家的装甲部队由于追击等缘故,移动到了目标先前所在的位置,正好接住了刚刚落地的炮弹!

  “这对装甲部队与炮兵之间的协同程度,要求太高了!”

  “是啊。”

  面对谢国良的感慨,赵卫红没有半点窘迫的模样,依旧从容的表示道。

  “所以我才会说,这是一套在信息化背景下才能使用的战术。”

  “依托于数据链条,前方的装甲部队能够将前方的敌情信息实时传输回炮兵部队,为炮兵部队确定需要打击的对象。”

  “而炮兵部队,则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对传回的消息做出反应,对敌人进行反击。”

  “并且由于整个作战过程,都处于突击状态下的缘故。”

  “不管是装甲部队还是炮兵部队,要面临的战场形势都会比以往传统的阵地攻防战,复杂的多。”

  说着,赵卫红便扒拉着手指头,给谢国良“算”上了。

  “要是敌人有空军,防空力量也要加入到这套战术的协同之中。”

  “要是这样的话,这套战术就不能被称之为战术了,而是应该被称之为体系。”

  “属于新时代地面信息化部队的作战体系。”

  迎着谢国良突然瞪大的眼睛,赵卫红泰然自若的继续说道。

  “为了确保打击的效果,炮兵的主力还得是PLZ-05这种重型火炮。”

  “而整套战术的核心,也正是后方的炮兵部队。”

  “为此,传统的一线部队联系指挥所,再由指挥所向炮兵部队下达任务与作战命令的方式,也要做出更改。”

  “省去中间的环节,由一线突击力量与炮兵部队直接进行对接!”

  “并且炮兵的反应速度也提高上去,最好是在收到数据的几秒钟内,便得出射击诸元并进行调整,对目标发起打击.”

  “等等!”

  “你刚刚说什么?”

  “再说一遍!”

  赵卫红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苗院士急匆匆的打断,并且语气非常的急促!

  看着像是突然换了个人似的苗院士,赵卫红微微有些错愕,但嘴上还是非常乖巧的,将刚刚得出的结论,重新复述了一遍。

  “反应速度快速打击.和一线部队直接对接.”

  “妙啊!妙啊!”

  “没错!这才应该是未来的火炮发展方向!”

  原本的苗院士,沿着传统的道路,渐行渐远。

  一辈子都在执着于如何将火炮打的更远,更准,威力更大上面。

  但赵卫红的“速度”一说,却是给了苗院士一个全新的方向。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火炮部队.应当如此!理应如此!

  尤其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命中”的“三先原则”,几乎可以被视作火炮部队的建设指导方针!

  而这,也为苗院士对新一代自行火炮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霎时间,狂喜之中的苗院士,看向赵卫红的眼神,愈发的火热起来!

  “卫红,赵卫红同志!”

  “我代表兵器工业集团,向你提出邀请.”

  “诶诶诶,你要干什么?”

  苗院士的话,刚说到一半,一旁的谢国良便直接翻脸道。

  “这特么是我学生!”

第460章 晏文渊:卫红,呜呜呜,我的卫红

  谢国良愤怒起身,一把便将高大的赵卫红护到了自己身后,用实际行动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真是脸都不要了!

  哪有上来就挖人的?

  老子还在这站着呢!

  见谢国良的反应如此激烈,苗院士先是一愣,随即仍不死心的表示道。

  “你这么激动干啥?”

  “我知道卫红是你学生,也没想过跟你抢人。”

  “我就是邀请卫红毕业之后,到兵器工业集团工作而已。”

  “瞧你那个直跳脚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谁要跟你抢儿子呢!”

  没好气的白了谢国良一眼,苗院士重新看向了略显懵逼的赵卫红,眼神中那股不加任何掩饰的渴望与欣赏,顿时愈发的浓郁起来!

  “怎么样,卫红。”

  “考虑考虑吧!”

  没人注意到,苗院士的手,已经伸进了兜里,握住了平时几乎不怎么用的手机。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如果赵卫红拒绝了他的邀请,那他就要向兵器工业集团的几位高层通气,以组织的名义申请将赵卫红要到兵器工业集团!

  哪怕是绑!苗院士也要将赵卫红绑到自己这边来!

  虽然这样的行事风格有些霸道.也完全没有考虑赵卫红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但在见识过赵卫红的才华后,清楚的认识到赵卫红究竟有着何等价值的苗院士,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寥寥几句的功夫。

  赵卫红便“点醒”了陷入了瓶颈的苗院士,为苗院士,也就是炎国未来自行火炮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方向!

  不是提高机动能力,也不是提高火力与防御能力。

  而是着眼于火控系统与智能化系统,扎扎实实的修炼好内功!

  届时,哪怕新一代自行火炮的各项传统数据参数没有任何革新,也能在战场上取得令敌人绝望的效果!

  十秒!

  从前线传回目标后,在十秒钟内,完成对敌对目标的攻击!

  这就是苗院士给新一代.不,是信息化自行火炮定下的一个初级目标!

  如此一来,便能初步满足赵卫红构想的“炮坦协同”战术。

  并且凭借对于科研的直觉,苗院士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不断提醒着他。

  尽管赵卫红的理论还没有得到认证与推演,但这绝对是自行火炮一条正确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

  赵卫红刚刚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

  炮兵与装甲部队的协同,只是他这套理论最基本的阐述,或者说是表现方式。

首节 上一节 683/7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