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第691节

  闻言,徐参谋翻了个白眼,对着赵卫红不无担心的说道。

  “我等一会倒是没什么。”

  “倒是你!校长要是知道你饿成这个模样,非给我皮扒了不可!”

  “卫红啊,就当是我求求你。”

  “我知道你现在撰写的论文很重要,但你也得注意身体啊!”

  一听这话。

  赵卫红顿时想起了自己刚刚完成的论文初稿,立马走到书桌前,翻出了论文。

  一抹极其灿烂的笑容,也适时出现在了赵卫红的脸上。

  “您说得对,是得注意身体。”

  “这要回基层了,没个好身体可不行”

  “等会!”

  见赵卫红这么“听劝”,徐参谋刚开始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赵卫红也好,谢国良也罢。

  这师徒俩有一个算一个,全特么是百年不遇的犟种。

  想让他俩听一次徐参谋的劝,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听着听着徐参谋便感觉事情的走向,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你要回基层了?”

  徐参谋瞪着眼睛,迷茫的脸上带着难以言说的紧张!

  “你不是说,什么时候把论文完成了,什么时候再开始实习吗?”

  “难不成”

  “对。”

  迎着徐参谋半是震惊,半是询问的目光。

  赵卫红点了点头,从容道。

  “也不能说是彻底完成,目前只是写完了论文初稿。”

  “后续的改进,还是要等我到基层实习,调研,结合当下一线部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完成。”

  听着赵卫红轻描淡写的话语,徐参谋脸上的表情渐渐复杂起来,到最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扭曲!”

  别人不知道,他作为谢国良最亲近的贴身参谋,还不知道么?

  赵卫红的这篇论文,可不是单纯的本科毕业论文,而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将来还要到国防大学进行答辩的那种!

  不管是哪一项。

  都是徐参谋只能奢望,不敢觊觎的惊人履历!

  最为离谱的是。

  坐拥这份履历的赵卫红,满打满算,军龄也不过五年!

  想到这。

  徐参谋情不自禁看向了赵卫红的肩膀,眼神复杂。

  再有一年的时间。

  赵卫红的肩膀上,就会出现三颗,甚至是一颗银星,级别直追有着十几年军龄的徐参谋!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照赵卫红目前“一飞冲天”的势头下去,兴许要不了多久,徐参谋就得对赵卫红,喊上一声“首长”了!

  “唉”

  不知是在为自己与赵卫红之间的差距,亦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叹了口气。

  徐参谋默默拎起了赵卫红根本没吃的那几个保温盒,随即转过身,对着赵卫红幽幽的询问道。

  “我要去见校长了。”

  “你去不?”

  “完成了?”

  常陆指,校长办公室。

  谢国良看着赵卫红递给他的论文初稿,一张老脸上充满了不加任何掩饰的震惊与欣喜!

  别看这几天,谢国良没有过问赵卫红的撰写进度,只是每天安排人给赵卫红送饭,提供后勤上的保障。

  可实际上,谢国良远比赵卫红这个当事人,还要在意论文的撰写进度!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赵卫红这篇论文惊人的价值与实际意义!

  事实上,不管校内还是校外。

  都有着许多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翘首以盼着赵卫红的这篇论文!

  一年的时间,足够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赵卫红正在撰写的论文与研究方向。

  说来也巧。

  随着信息化建设与“师改旅”的不断深入。

  愈来愈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接受了师改旅的部队,在后续的日常工作中仿佛又回到了没有进行师改旅的时期。

  简单的讲,便是编制换了,思想没换,不管是训练还是后续的部队建设,大体上还是沿袭师改旅之前的老一套。

  要是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那这场轰轰烈烈的“师改旅”建设,真可谓竹篮打水,没有起到半点改革之前设想的积极作用。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编制确实发生了改变,但部队的职能,构成,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唯一立竿见影的变化,便是机步师与摩步师,变成了机步旅与摩步旅

  看上去变化很大,可实际上根本没有涉及到本质上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带动部队发生立竿见影的转变与进步?

  为了解决这个“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势必要进行更深入,更触及灵魂的改革!

  为此,许多种理论,应运而生。

  其中不乏继续照搬鹰酱的思路,将所有旅级单位,都打造成“全能”部队的想法。

  也有别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与肯定。

  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赵卫红正在研究的“旅级合成化战斗单元!”

  这简直是上天送给赵卫红的一场东风,也是赵卫红信息化建设功底愈发精湛,所必然走向的一条道路!

  信息化是合成化的基础,合成化是信息化的延伸。

  两者相辅相成,属于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所必然触及的内容!

  现在,就到了检验赵卫红三年所学的时候了。

  是一鸣惊人,还是遗憾收场。

  全看赵卫红的这篇论文,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效果!

第465章 基层实习,倔驴对犟种!

  毫不夸张的讲。

  赵卫红现在,正手握着两条“通天路!”

  一条信息化,一条合成化。

  每条道路,都是普通人穷极一生,也未必能研究出多少成果的全新领域。

  而赵卫红已经在其中的一条道路上,做到了炎国,乃至于世界顶尖!

  至于当下涉足不久的合成化理论以赵卫红的才华与干劲,想要在合成化道路上取得和信息化领域一样的成就,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届时,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少校。

  凭借在这两条道路上取得的成就,赵卫红未尝没有可能成为当代最年轻的大校,甚至是最年轻的麦一首长!

  当然。

  赵卫红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要是再早二十年.不,十年。

  赵卫红哪怕取得了远比现在还要辉煌的理论成果,也很难凭借这份成绩脱颖而出。

  因为那个时候的炎国,不具备将赵卫红的理论转换为实际的可能。

  但现在不一样了。

  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炎国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支能够保境安民的不世强军!

  当下的炎国,不怕花钱。

  怕的是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把百姓们的血汗用到正确的地方去!

  面对这个令无数人忧心忡忡的难题,不过弱冠之年的赵卫红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回答!

  没人敢肯定,赵卫红的理论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在实际应用中又能取得怎样的成果。

  但至少.现在的炎国,有了让赵卫红进行实践的底气,也给赵卫红一展生平所学,实现胸中抱负的机会。

  当时代的浪潮再一次滚滚而来。

  赵卫红有幸,成为了立于潮头之上的那个人!

  天时地利人和。

  赵卫红悉已占据。

  接下来,就该承载着这股东风,回归基层,直冲天际!

首节 上一节 691/7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