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87节

  晴雯哪里懂,想也想不出来。

  见晴雯说不出来,平儿忍不住笑了。

  贾政从王家回来,身后还跟了一个人,王仁被王子腾派人从外面找回来,得知太上皇要见王信的消息,同样很是震撼。

  太上皇久居深宫,很多人都不知道太上皇长什么样了。

  有聪明人猜测,太上皇年岁已高,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才暗中支持皇帝。

  事实又如此,太上皇无法改变,越是久居深宫不出来,说明太上皇的确很苍老,让人见了反而更能让人心不稳,索性才躲在宫里,通过周道丰他们来遥控朝廷。

  猜测终归是猜测,哪怕大部分人认为是事实,那也是猜测,实际上是太上皇如今重掌大权,王信被太上皇召见,如此渺茫的机会,才越说明王信在太上皇心里的分量。

  “此人真厉害啊。”王仁感慨。

  贾政坐着轿子,王仁骑着马,听到王仁的感慨,轿子里的贾政也说道:“本事之大,能引起太上皇重视,倒也不出奇。”

  王仁虽然年轻,但是久在京中,知道一些太上皇的事,包括以前的罗明,也是从下面被太上皇提拔起来的。

  太上皇喜欢提拔青年才俊,特别是那种底层出身的。

  可惜哪怕是太上皇也有打眼的时候,比如那罗明,最后投靠了皇帝,又有王子腾,一个个都背着太上皇做事,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太上皇年龄太大了。

  想到自家,王仁态度微微变化。

  “那王信能听话吗?”

  “不好说。”

  面对晚辈王仁,贾政倒无所谓,听到贾政的回答,王仁心里打鼓,看来自己得小心应对。

  等到了府上,贾政领着王仁去了书房,一边派管家去请。

  刚好王信在院子里走动,周瑞来请,于是跟着周瑞到了书房。

  书房里有点心和茶水,北方一日吃两顿饭,大户人家中午不吃饭,但会吃些点心之类的填一填,都不是外人,贾政请王信坐,大家一起吃。

  王仁一边吃点心,时不时品茶,一边偷偷打量着王信。

  原来这军官,多久没见,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地位直线上升,如果今日顺利的话,不久王家就要出面,撮合与薛家的婚事了。

  贾政仔细告诉王信,并不是他的意思:“王子腾在京城,原本想请你过去一趟,得知太上皇随时召见你,你不好离开,所以让我转达,又派了王仁来。”

  王信见到王仁在场,隐隐猜到是关于王子腾的事。

  经过贾政详细一说,包括王子腾的想法,他竟然想要趁机回到大同,王信为王子腾的想法感到无语。

  贾政的态度,王仁看得见,仿佛应付差事似的,所以还得自己下场,于是接着笑问道,“王兄可有疑惑?”

  王信摇了摇头,说道:“太上皇要见我,我还不知道什么事情。”

  原来如此,贾政和王仁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明着拒绝,其他的都好谈。

  王信迟疑了片刻,却又直接说道:“王公想要重返大同,此事恐怕不容易。”

  贾政无语,果然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都这么强势。

  王仁惊呆了,没想到王信会如此直接,一点也不留余地,连忙问道:“这又是为何呢?”

  “我和冯庸在大同矛盾激烈,朝廷里已经有人对我看法不好,认为我嚣张跋扈,一个游击将军敢和节度使对着干,以后还得了,所以认为要打压我。”

  王信并不是随便找的借口,而是如实说道:“如果王公重返大同,再加上我,就算此事办成了,大同也会遭受更多的忌惮,导致更多原本可以办成的事变为办不成了。”

  无论在扬州,或者京营,又或者雁门关。

  自己做事并不强势,但事务方向却始终控制在自己手里,包括扬中岛开发,河西集市开发,乃至于雁门关与代州的约定。

  自己手里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主导,因为自己不相信别人。

  何况四大家里,王子腾明确的失败,与林如海不一样,林如海是在四大家这代人的上升期病逝的,非人之罪。

  还有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王子腾的性格。

  自己与林如海合作,林如海充分的放权给自己。至于王子腾,从自己所了解的,到今日的要求,此人的确非常强势,自己与他在大同共事,只怕此人容不得自己有想法。

  于公于私,王信都不觉得王子腾适合回大同。

  自己在地方,王子腾就在京城;自己在京城,他就到地方。这才是两人最好的合作方式,双方互补,如今王子腾失败了,想要在自己身上重新站起来,怎么可能呢。

  王仁来的路上,猜测过王信会犹豫,却没想到王信直接开口拒绝,反而不知道如何接话,愣在了那里。

  贾政也有些错愕。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严肃了下来。

第192章 不服输

  王仁冷着脸离开,贾政回来后忧心忡忡,看到王信好端端的喝茶,没事人似的,倒没有别的心思,只觉得王信太过托大。

  贾政的心思单纯,脸上能看出来。

  如果是别人也就算了,贾政的话,自己在京城里的确受到了他的关照,贾府的庄子就不提,朝堂上还是帮自己出了力的。

  因此王信笑道:“政公何必烦恼。”

  贾政对王信印象一直不错,加上又有林如海的要求,把王信当做自家子弟,提醒道:“王子腾性格暴躁,你如此拒绝他,只怕他对你不满啊。”

  有些话,贾政没有说出来。

  王信放下茶杯,一个衰败的四大家,也是有各自的心思,幸亏自己没有投靠张吉甫,又或者朱伟,投靠了他们,的确大树底下好乘凉,可自己也失去了主动权。

  倒是王子腾,王信不以为然道:“王公这些年在外奔波,谋划千万,眼光却只盯着上面,忽略了下面,自个根基不牢,机关算尽也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听到王信的这番话,贾政却猛然呆住。

  听起来只觉得平常话,仔细思想后,不正是王子腾的一生么,被王信三两句话给说的透彻。

  王信是真不在意王子腾,王子腾但凡还有点余地,以贾赦那胆气,他敢那么对待儿媳妇?自己的媳妇和儿子一起打压儿媳,背后没有贾赦的点头,王信是不信的。

  也是他们这等子弟的通病,同样也是许多脱离底层的人的通病,很多年轻人的眼里,一向只看着上头,不在意下头,从心底里认为权力只来自于上头。

  贾政不信这是王信的年龄能想出的道理,连忙追问:“这是林如海教给你的?”

  王信没有否定,贾政同样有这样的毛病,只不过因为心中保存了一丝仁德,反倒是比王子腾他们走的更长远,贾政还有价值。

  陆仲恒太年轻,目前不适合锋芒毕露,不但不能轻易出身,还要藏拙。

  林如海不在京城,姑且不说贾雨村靠不靠的住,此人还在金陵,整个四大家能上朝,站在朝堂上的人只有这贾政,至于梅翰林这些人,他们是四大家的盟友。

  盟友归盟友,又是两回事。

  四大家可不只是盟友,哪怕内部也有矛盾,但已经分不清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哪怕有矛盾,为了自己的总体利益,面子上也会忍着。

  主要是贾政性子比较软,做事守本分,对人命有敬畏心,这样的人,适合代表自己在朝廷上发声,比林如海都要适合,所以王信要让贾政对自己放心。

  贾政心里舒缓了不少,此时,郑浩回来了。

  一早郑浩就去请陆仲恒,陆仲恒在翰林院观政,虽然无人拘束,可他自己却不敢逾越半步,别人嘴上不说,心里都在盯着。

  所以午时过后,有了空闲,才和郑浩一起来到贾府。

  贾政主动离开,王信也借着贾政的客厅,管家重新带上来换茶,这位信爷如今算是半个主子,而且更加要小心伺候。

  陆仲恒坐下,喝起了茶,然后才问道:“你是怎么打算的?”

  王信摇了摇头:“我感觉不太好。”

  陆仲恒放下茶杯,皱起眉头,身体前倾,看着王信,认真问道:“我算错了?”

  河西的集市,自己与陆仲恒配合的默契,一两年的时间就有了今日的规模,虽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并不只是自己推动的原因,更有河西的天时地利,可成果的确喜人。

  王信对陆仲恒比较放心,也没有担心得罪他,直言道:“你想要让我以参将的身份,至少负责半个大同,想法挺好,我也挺喜欢,可我感觉有些不稳妥。”

  “如何不稳妥?”

  “没有前例可循,只凭你我去推动,恐怕不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来的好局面也毁了。”

  陆仲恒听完王信的解释,心里有些不高兴。

  这位主才是年轻气盛啊。

  少年扬名,随心所欲,到了年龄后,随大流,说考中就考中了,而且名列前茅,更是入了翰林院,成为一方势力的后起之秀。

  不过王信也没有过多解释,很多事他能想通最好,想不通自己也没办法。

  陆仲恒忍住不满,解释道:“我倒是理解你的忧虑,是老成之言,可以你我二人之能,就算此事没有前例可循,难道还没有八九成把握?”

  “我打仗要么不打,既然打,必然战必胜。”王信说了句别的。

  陆仲恒眉头紧皱,没想到王信如此谨慎,一点年轻人的豪气也没有,自己看来,此事并不难,太上皇都要召见王信,抓住如此机会,怎么可能不成功?

  陆仲恒无奈道:“过分的谨慎,可就不是谨慎了。”

  王信没有反驳,因为朝堂上的事与打仗不一样。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可终归还是刀枪来说话,反而是庙堂之上,人性最是难测,要么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呢。

  太过缺乏消息,以及对人心深不见底,自己虽然想要留在大同,可目前的局势而言,仿佛并无太好的方法,只能听天由命。

  冯庸接受了朝廷的安排,老实的归京,那就轮到自己难受了。

  相比较冯庸得那些“毛病”,冯庸交给朝廷一个完整的大同,犹如历史上李成梁,接受朝廷命令,自己放弃辽东一切,选择了回京,因此在辽东局势没有崩坏之前,朝廷里对他是一片赞声的。

  现在同样如此。

  那么自己一个游击将军,敢于和节度使对抗,那么人们就会想,等自己倒了节度使,那会是何等的嚣张,眼里能容得下朝廷?

  但如果冯庸没有接受回京,局面又不一样了,朝廷就会依赖自己,自己就是力挽狂澜的将军。

  自己又没得选,当初在大同,要么接受冯庸的要求,被他控制住,同流合污,熬几年资历,要么拒绝,然后就是如今发生的事情了。

  只能说这些人物都是枭雄,拿得起放得下,见机不对,说放弃就舍得放弃。

  别看冯庸现在失去了兵权,其实才更难对付了,如此果断,但凡哪天给了他机会,不定哪天东山再起,可能还会更甚。

  陆仲恒见王信犹豫,无奈道:“你自己抓紧时间,等见到太上皇,一切就听天由命了,是好是坏,全赖太上皇的心意。”

  想了想,陆仲恒压低声音提醒:“太上皇就算用你,他也必定会把你压制死的,不会给你机会,不要小看太上皇的智慧。”

  王信点了点头,陆仲恒的提醒,王信丝毫不怀疑。

  能把掌握兵权的勋贵势力打压到如今的地步,太上皇的手段如何拔高应对都不为过的,自己更不会傻的认为,以为自己被太上皇看重,自己就能脱离很多束缚。

  陆仲恒的提醒才是对的,所以很多事情才要搞清楚。

  王信想要缓和与陆仲恒的气氛,于是又提起了王子腾的事。

首节 上一节 187/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