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20节
庆帝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而在上京的耶律原却是愈发焦急。
上京,王城。
辽国的狼旗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奉国红黑色大纛在空中猎猎作响。
耶律原坐在王位上,看着空空如也的大殿,双眼无神。
自从他收到庆帝北上的消息,至今已经过了一个月,然而当庆帝的銮驾到了朝阳城后,便再无消息传来,仿佛庆帝已经遗忘了这档子事。
漫长的等待让他内心逐渐变得焦躁不安。
“皇兄。”
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丝颤抖。
耶律原猛地回过神,看到妹妹耶律仙端着茶盏,正担忧地看着他。
耶律仙一袭素衣,却掩盖不住倾城之姿,即使在如此落魄的境地,依然美得令人心惊。
耶律原心中一痛,他伸手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仙儿,你怕吗?”他声音沙哑,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耶律仙摇了摇头,走到他身边:“仙儿不怕,皇兄也莫要怕。”
听着妹妹温柔的话语,耶律原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契丹完了,他这个临时的大汗也当到头了。
大庆皇帝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从种种迹象看来,他似乎对契丹也并不在意,否则也不会停在朝阳城,迟迟不肯来上京。
天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无尽的屈辱或是囚禁。
耶律大贺子女众多,耶律原有很多个弟弟妹妹,此刻也都被困在这王城中。
而在耶律原眼中,耶律仙才是他唯一的亲人,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妹妹。
耶律仙长得很美,关外的寒风并未让她的皮肤变粗糙,想必即便放在富饶的中原,也算得上是倾国倾城。
日后,契丹王室皆会落入大庆手中,迎接她的又是什么结局,耶律原不敢想。
想到这里,耶律原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
“仙儿,”他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妹妹的手,“你愿意嫁给大庆的皇子吗?”
耶律仙一怔,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她脸色苍白,但也只是那么一瞬,便恢复了笑容:“仙儿可以的。”
耶律原避开她的目光,声音低沉而坚定,“为兄也不知道是哪个皇子,或是奉王,或是燕王,也可能是其他藩王。”
“你若同意,为兄会向大庆皇帝提出联姻,你嫁入大庆皇族之中,至少后半生能衣食无忧。”
“莫怪为兄无情,要怪就怪我没本事。”耶律原眼神痛苦而坚定,“但这已经是我能想到最有可能保住你,保住耶律家血脉的方法了。”
耶律仙轻轻点了点头,安慰道:“皇兄莫要伤心,仙儿懂得的。”
虽出身耶律家,自小锦衣玉食,但耶律仙并非是那种不识大体的公主。
她从小读书,深知凡事皆有得有失,这是她唯一的选择,也是她身为辽国公主最后的责任。
兄妹俩没再说话,夕阳的余晖透过破败的窗户照射进来,将他们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长。
“皇兄?”耶律仙率先打破沉默。
“嗯?”
“大庆的皇子丑......长什么样子?”耶律仙一脸紧张地望向耶律原。
耶律原无奈地笑了笑,但仍是开口道:“为兄只见过燕王,生得倒也算是英武不凡,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看上去有些不聪......不解风情。”
耶律原本想说李霖不聪明,但转念一想自家妹妹日后很可能嫁给李霖,便立刻改了口。
耶律仙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奉王呢?”
李彻并没有见耶律原,毕竟在他眼中耶律原不过是小角色,当初到了上京后也是休息一天就走了。
而在耶律原眼中,奉王二字可不是什么美好事物的代表。
耶律原脸色一变:“奉王杀了父汗,是我们的杀父仇人!仙儿放心,为兄会求大庆皇帝,不会让你嫁给奉王的。”
耶律仙淡然道:“皇兄,你知道的,此事你我做不了主。”
耶律原怔了怔,看向眼前的亲妹妹,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我没见过奉王,但听将士们说过。奉王之英勇不在燕王之下,每逢战事必亲自上阵厮杀,有万夫不当之勇。仙儿你应该知道,此等勇武之士,长相必然异于常人,甚至面生异相。”
耶律原回想了一下,有些怜惜地说道:
“还有人说,奉王身高九尺,双臂垂落可触膝,十指粗若儿臂,面目更是生得青面獠牙,如恶鬼一般......”
说了一半,耶律原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的是,李彻把契丹人打得太狠,真正见过他长相的契丹士兵要么死了,要么降了。
而契丹军中的传言,基本全都是谣传,像是李彻这种恐怖的敌人,契丹人在想象他的长相时,肯定是越来越恐怖。
契丹与中原不同,中原的审美可以接受英武的男子,也喜欢长相俊美的男子。
而契丹更崇尚力量,故而像是那种猛将壮汉的长相,更受契丹人喜爱。
可再崇拜力量,也得有个极限吧。
若是传言属实,那奉王长得都没有人样了,耶律原无法接受,自己的妹妹嫁给这样一个怪物。
果不其然,听到耶律原的话后,耶律仙的小脸惊得煞白。
“皇......皇兄。”
“嗯?”
“仙儿......仙儿最好还是不要嫁给奉王。”
第516章 庆帝:没出息!
马路上,车队缓缓前行。
正中央的大车挂着天子旗帜,由六匹马拉着,稳稳地向前行进。
车厢中,庆帝放下书信,笑着看向身侧:“老四,老六,那耶律原上的国书,你们看看。”
李彻伸手接过书信,而李霖却是冷哼一声:
“这耶律原当真不分轻重,契丹已经亡国了,他上的哪门子国书,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彻却是一边读信,一边摇头道:“四哥此言差矣,我们之所以接受他的投降,无非是为了大义罢了。”
“既然是为了大义,自然要让契丹以辽国自居,方能显现我大庆之强大,接收契丹的土地也会更加名正言顺。”
自奉国出发已经三日。
这半个月来,庆帝完全沉迷科学之中,再这样下去几个月他也是愿意的。
但朝廷却等不了那么久了。
庆帝是个勤勉的帝王,掌握的权利很大,每日处理的工作也很多。
他在帝都时,臣子们尚未体会到,而等到他离开了,弊端瞬间就展现了出来。
和庆帝相比,晋王太过稚嫩,虽然也有处理政事的能力,但完全没有庆帝的效率。
这就导致朝廷政务一再积压,一众官员群龙无首,焦头烂额。
再这样下去,连基本的运转都会出问题。
京中官员万般无奈,只能屡屡上书,请求皇帝尽快回京主持大局。
庆帝一拖再拖,但见帝都那边越发着急,只得离开朝阳城,前往上京。
临走之前,又拽上了百般不情愿的李霖和万般不情愿的李彻同行,并让他们二人和自己同车而行。
李彻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前半段书信,刚看到下半段,脸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父皇,耶律原想要和大庆联姻,将妹妹嫁给一位皇子?”
庆帝笑着捋了捋胡须:“没错,耶律大贺之嫡女,耶律原的亲妹妹,耶律仙。”
李彻惊讶道:“耶律大贺都六七十了吧,他女儿多大了?不得四五十岁啊,怕是嫁过好几任了吧?而且就耶律大贺那长相,他女儿......”
脑中出现了一个四五十岁、肌肉横生、满脸横肉的草原悍妇的形象,李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要么,让三哥娶了吧,他监国劳苦功高,值得此等奖赏!”李彻提议道。
李霖连忙拱手:“六弟此言甚是,儿臣复议。”
“想什么呢?”庆帝哭笑不得,“耶律大贺老年得女,此女今年也就二十出头,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但也不至于是个老妪。”
没错,在庆帝眼中,二十多岁已经是岁数不小了。
古时十多岁出嫁比比皆是。
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再如明朝,“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甚至还有适龄女子不出嫁,便会强制出嫁的法律条文。
《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就曾要求,当女子到十七岁了,如果父母还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宋书·周朗传》: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像是耶律仙这种二十多岁还未出嫁,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
“也别想着让你三哥他们纳妃,此事于理不合。契丹是你们俩打下来的,无论如何都得由你们两人联姻,既能服众,又能安契丹百姓之心。”
庆帝懒得和两人多说:“朕准备答应下来,娶一个耶律家的女子,对大庆有好处,至少能让契丹百姓多几分认同。”
“你们也不必担忧那女子长相丑陋,朕听闻耶律仙又倾国倾城之容貌,是辽国的第一美人。而且只是纳个侧妃而已,若是实在不喜欢,便好吃好喝待着,不碰她就是。”
见两人依然沉默,庆帝只得开始点名:“霖儿,你能不能娶?”
李霖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父皇明鉴,儿臣和王妃情深意切,实在不想再纳妃。”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