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23节
“可我奉国并无此等顾虑,北胡等部虽有勇力,但弯刀弓弩如何对得过我奉国的火枪火炮?”
陈平之顿了顿,微微弯腰:“殿下,末将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李彻笑着看向他,面露赞赏之色:“说得真好,不愧是本王看中的帅才,却是与本王所想不谋而合。”
陈平之本就是谦虚的性子,听到李彻这么说,连道不敢。
李彻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远处的草原。
正如陈平之所说,奉国如今拿下前世东三省的大部分领土,草原之地的确显得有些鸡肋了。
在他的设想中,自己未来或许会拿下蒙东地区,再往西边却是不会再去了。
这是理性做出的抉择,但从情感层面上,李彻还是有些不甘心。
在前世,他一直以霍去病为偶像,封狼居胥是武将的最高荣誉,李彻自然也是心向往之,早有效仿之意。
奈何如今他身为奉王,肩负几百万百姓的未来,若是只为一己之私愿而动兵戈,和好大喜功的炀帝又有什么区别?
大举兴兵是行不通的。
况且,奉国未来的侧重点会逐步从陆地,转到海洋上,草原这边还是以防守维稳为主。
李彻思忖片刻,缓缓开口道:“草原我们不占,但却要让草原诸部见识见识我奉国之兵锋!”
陈平之愣了一下,试探道:“殿下的意思是?”
“草原蛮子慕强,不打疼他们一顿,怕是不会老实。”李彻冷笑一声,“虽说他们无法对奉国造成威胁,但三天两头搞点小动作,也惹人厌烦。”
“我有意遣一支坚军入草原,以战功威慑草原诸部,让他们老老实实呆在草原,不敢来犯我奉国边疆。”
陈平之担忧道:“怕是出师无名啊?”
“怎么会无名。”李彻笑道,“上京城破之前,不是有契丹残部遁入草原了吗?”
“我们便以此为借口,派兵进入草原追杀契丹残部,草原诸族必有桀骜之人出面阻挡,届时我军便屠戮几个跳得最欢的部族,以此扬我奉国军威!”
李彻的声音平淡,身旁的曲近山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愧是自家王爷,当真是雷霆手段,动辄便是屠族灭门。
草原诸部遇见殿下,可是要遭老罪喽~
陈平之略加思考,便给出了建议:“此事可行,但派去草原的军队不宜过多,最好是几千精锐骑兵,以战养战。”
李彻微微颔首,陈平之的想法倒是和冠军侯不谋而合。
进入草原后,战线必然会拉长,若是派大军过去,粮草辎重又是一笔大数目,即便是能达到震慑草原目的,付出的代价也过高了。
李彻又开口问道:“话已至此,将军可愿去草原走一遭?”
陈平之摇了摇头:“殿下容禀,末将身子骨太差,进入草原后怕是难以维持。”
李彻迟疑片刻,倒也没强求。
这支军队进草原打的就是持久战和游击战,陈平之这身体素质,怕是真未必能扛得住。
陈平之又说道:“既然此战是以骑兵为主,末将却是有一个人选。”
第520章 受降礼
“哦?”李彻扬了扬眉毛,好奇道,“将军所荐何人?”
“越云,越将军。”陈平之快速说道。
“是子龙啊......”李彻微微蹙眉,陷入了思考。
对于越云的使用方法,李彻一直是以赵云当说明书,完全参照这位石家庄猛将的作用。
一般越云都是随自己出征,平时率领具甲骑护卫中军,大战来临时便为奇兵,冲锋陷阵。
相比于带领骑兵冲阵,越云从未单独领一军,指挥能力完全未知。
此番作战完全是孤军作战,需要率军深入草原,稍有闪失便是万劫不复,李彻还真有些犹豫。
由此可见,汉武帝的胆子有多大,那时的霍去病也刚刚崭露头角,论战功还不及现在的越云呢,却被武帝委以重任。
这一君一臣也是绝配,一个敢去,一个敢用,结果还真让他们把匈奴打了个屁滚尿流。
或许,他们当真是那个时代的命运之子。
“殿下放心。”陈平之开口道,“越将军之谋略不下于我,且行事果断,此战最合适之人非他莫属。”
“嗯。”李彻微微点头,也横下心来。
汉武帝敢用初出茅庐的霍去病,自己虽然比不上汉武帝,但这点试错的勇气还是有的。
“那就让子龙去。”李彻一语定音,“不过不能带具甲骑去,具甲骑太过笨重,而且需要辅兵辅助,深入敌后难以维持后勤。”
“从骑兵营中挑选几千精兵,再让吉泰罕带着索伦勇士同行,以他二人之武勇,足够纵横草原了。”
陈平之拱手道:“殿下英明。”
定下对草原的战略,也算解决了李彻一个心患,他当即觉得轻松不少。
走下城墙,受降仪式已经开始了。
古代的受降的这一套,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传下来的,那时候战乱不断,灭国者众多,灭着灭着就灭出了章程。
灭国之君的礼仪主要有,面缚、衔璧、肉袒、牵羊等等。
而诸侯以下的大夫和士,又有衰絰、袒、舆榇这几类。
契丹曾经建立的辽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在礼仪这一块并不弱于大庆,受降礼也有所传承。
上京王城之下,黑压压的庆军列阵,铁甲森森,杀气腾腾。
庆帝已经换上了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
他的身后,是大庆的文武百官,一个个昂首挺胸,脸上胜利者的傲然和轻蔑难以掩饰。
城门缓缓打开,一队人马从中走出,为首的正是年少的契丹太子耶律原。
他身着素白的衣服,脸上写满了疲惫。
身后跟着的辽国文武百官,也是个个面如死灰,眼神空洞,曾经的荣耀和骄傲早已被战争的残酷磨灭殆尽。
李彻走到大庆文武之前,饶有兴趣地看过去,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套礼仪。
却见耶律原翻身下马,一步一步地走向大庆军阵。
周围聚集而来的契丹百姓就那么看着,默不作声。
被自己曾经的子民注视,让耶律原更觉得耻辱,呼吸都开始变得困难,全靠意志力强撑着。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他的心尖上,每一步,都让他感受到无尽的耻辱和悲愤。
“罪臣耶律原,参见大庆皇帝陛下。”
耶律原终于走到了庆帝面前,双膝跪地,低头叩首。
“起来吧。”庆帝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听不出丝毫的喜怒。
“礼始!”身后黄瑾高呼一声。
耶律原缓缓起身,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步骤,开始进行‘面缚’之礼。
有侍从上前将耶律原双手捆缚于后,只能见到他的正面,寓意着自缚请罪,任凭处置。
随后是‘衔璧’之礼,需要耶律原口衔玉璧,跪地献上。
这玉璧,象征着辽国的国土和权力,如今却要亲手交到庆帝手中。
耶律原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悲愤和屈辱,从侍从手中接过玉璧,含在口中。
庆帝甩了甩袖子走上前,从耶律原口中接过玉璧,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李彻看着那还带耶律原口水的玉璧,心中一阵恶寒。
还好受礼的是庆帝,若让自己去接沾着口水的玉璧,怕是鸡皮疙瘩都得起一身。
接下来,是'肉袒'之礼。
‘肉袒’并不是赤膊上身,而是指上衣脱一半,就像廉颇负荆请罪那样,这与古人的衣服构造有关。
最后,是‘牵羊’之礼。
一只被捆绑住四肢的白色绵羊被牵了过来,耶律原颤抖着手,牵着羊走到庆帝面前,跪地献上。
看着耶律原那因为屈辱而颤抖的身体,李彻撇了撇嘴,没有丝毫同情。
在他看来,这点屈辱真不算得什么。
至少耶律原行的是春秋时期的牵羊礼,只是牵一只羊投降而已。
在不同的时空,金国也有一种牵羊礼。
要求俘虏赤裸着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系绳,像羊一样被人牵着,也表示像羊一样任人宰割。
对于当时的宋军败将来说,这种牵羊礼极具侮辱性,常常有人因为受不了辱没而自杀的。
若是李彻没打败耶律大贺,或许今日受屈辱的就是他自己了。
牵羊礼过后,黄瑾高喊一声‘礼毕’,至此辽国投降的仪式全部完成。
庆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耶律原,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开口道:
“朕今日接受你的投降,并将你辽国子民纳入大庆的统治。从今以后,世上再无辽国!”
耶律原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躬身再拜:“罪臣,谢陛下隆恩。”
庆帝摆了摆手,上前一步将他扶起,和颜悦色道:
“汝弃暗投明,朕心甚悦,封汝为归命侯,享诸侯之位,并赐婚汝妹于奉王。”
耶律原心中苦涩,却也只能扯出一个勉强的微笑:
“臣,领旨,谢恩。”
第521章 离开上京
正午,阳光洒在上京城,落下一片阴影。街上偶有契丹百姓走走过过,这座辽都此刻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契丹的百姓似乎也意识到,奉军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凶恶,自占领上京城后对他们也是秋毫无犯。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