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69节

  秋白话音刚落,众多士卒狠狠踹向面前之人的关节,将他们踹得跪倒在地。

  宇文泰瞳孔发散,看着面前一张张愤怒的脸,似乎对自己的结局不敢置信。

  “不,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我是宇文泰!宇文家传承五百年,李彻你怎么敢......”

  唰——

  众目睽睽之下,身后士卒没给宇文泰咒骂自家殿下的机会,手起刀落间,人头骨碌碌滚到台下。

  唰唰唰——

  几十道刀光闪过,一颗颗人头悍然落地!

  挤在前面的解明瞪大了眼睛,盯着宇文泰死不瞑目的脑袋,脑海中一片空白。

  真……真砍了?

  李彻皱着眉头,看着面前一具具无头尸体瘫软倒地。

  作为21世纪的优秀青年,还是看不惯这种血腥场面啊。

  砍头这种刑罚太残忍,又脏兮兮的,血弄得哪都是……

  还是枪毙比较好,一颗花生米,就能换来婴儿般的睡眠。

  万恶的封建社会啊,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不好吗?

  李彻觉得自己又犯了心软的毛病。

  忽然间,他似乎瞧见了什么,指着其中一名犯人说道:

  “那个砍偏了,脑袋没掉。谁干的活,赶紧补上一刀。”

  一名士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上前补刀。

  李彻没好气道:“那小子,刀法要练啊,罚你晚上少吃半碗饭。”

  胡强闻言,庞大的身躯下意识震了震。

  又来了,殿下最恶毒的酷刑!

  宇文家伏法后,李彻令秋白监斩,将其他世家犯罪之人拉出来,排个砍了。

  其他家主还不如宇文泰硬气呢,哭天喊地地跪在地上,大声祈求饶他们一命。

  直到士卒们一刀砍下去,他们才肯安静。

  几十名士卒连砍十多次,好几人的大刀都卷了刃,这才处刑完毕。

  侥幸未死的诸葛一家瑟瑟发抖。

  其他家族未作恶之人,看着全家在自己面前被砍掉了脑袋,顿时晕死过去大半。

  剩余的也是满脸泪水,用怨恨的目光看向李彻。

  有一少年恶狠狠地看向李彻,咒骂道:

  “宁古郡王,你倒行逆施,不得好死!杀我全家,为何不杀我?”

  “不杀我,你会后悔的,我早晚会杀了你!”

  李彻看向那少年,脸色冷漠:“我倒行逆施?你耳朵是聋了,不知道你的家人做了什么吗?”

  少年红着眼眶,哽咽道:“他们有罪没错。你身为藩王,却如此残暴,就没有罪了吗?”

  李彻嗤笑一声:“残暴又如何,我的剑只杀该死之人。日后再遇见这等恶贼,本王还要杀!”

  “你......”少年泪如雨下。

  此言一出,其余幸存世家之人皆是嚎啕大哭。

  就在这时,台下突然爆发出更大的哭声,将他们的哭声彻底淹没。

  “娘啊,您睁开眼看看啊,殿下为您报仇了!”

  “爹,宁古郡的天亮了,您老安息吧!”

  “儿啊,你为何不再坚持一年,再坚持一年啊......”

  大仇得报,失去亲人的百姓们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数年的情绪瞬间释放而出。

  哭声压过欢呼声,响彻整座城池。

  李彻漠然地看着那少年,开口问道:

  “你一家之哭声,可能压过这天下百姓的哭声?”

  少年愣在原地,摸了摸眼角,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哭不出声了。

第85章 义诊堂中的女子

  头砍完了,人群慢慢散去。

  几百具尸体被收敛,首级则被李彻下令吊在城墙上,示众七日。

  虽说城内已经没了世家,但这是李彻对之后官员的警告。

  鱼肉百姓者,便是此下场!

  解明看着城墙一颗颗头颅,阵阵发懵。那位殿下所说的话,依旧在脑海中回荡。

  宁背一世恶名,也不负天下百姓。

  天下真有这种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藩王?

  忽然,一只手落在解明的肩膀上。

  解明目光一闪,本能地伸手摸向腰间匕首,忽而想起自己已经回到城中,而不是战场上,便硬生生停了下来。

  回头看去,原来是刚刚遇见的那个男人。

  “怎么还不去接你老娘?”

  男人完全不知自己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还在反过来关心解明。

  “那义诊堂日落后就停了,你再不去就要等到明天了。”

  解明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对啊,可以去义诊堂看一眼啊。

  这宁古郡王砍了世家的脑袋,还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顺便给百姓做做样子。

  给百姓们免费看病,那可是切切实实要花真金白银的。

  若是真为百姓着想,那义诊必然也不会随便糊弄。

  “多谢兄台,俺这就去。”

  看着解明身影匆匆地消失在城门口,男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转过身,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喊道:“喂,那边是城内啊,你不是应该去接老娘吗?”

  。。。。。。

  解明的家中,自然是没什么生病的老娘。

  之所以急匆匆地跑开,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或者说是替别人得到一个答案。

  这位宁古郡王,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义诊堂就被安置在城东门旁边的一处空地上,说是义诊堂,其实都是露天的。

  今天的义诊快要结束了,却仍有上百的患者还在排队,手持长矛的士卒在队伍两侧维持秩序。

  负责问诊的是李彻从邺城拐来的医师,而负责打下手的人,却让解明怎么都想不到。

  竟是些身穿纯白色袍子的女子!

  解明走上前,刚准备看个仔细,就听见一旁的士卒开口呵斥道:

  “哎哎哎,你干哈呢,不样插队昂,老实的排队去!”

  不知何时,宁古军中起了一种模仿李彻口音的风气。

  大家爱戴一个人,自然会喜欢他的一切,包括他时不时冒出来的大碴子口音。

  李彻又是一个亲民的王爷,时不时就会亲自去军队体察一下底层士卒的生活,和士兵们亲切交流一番。

  士卒们没什么见识,还以为李彻的口音,是地道的皇族口音呢。

  殊不知这出乌龙,反而误打误撞地让他们学会了正宗的东北口音。

  “俺不插队,俺在这等人。”解明露出一副憨厚模样。

  士卒看了他一眼,见他目光老实,不像是有什么歹意,便不做理会了。

  解明陪笑着点头哈腰,将视线转移到医师们身上。

  却见一名医师捋着胡须,对面前问诊的老者说道:“老丈不必担心,普通的冻疮而已,问题不大。”

  说罢,医师转身看向身后的一名白袍女子,开口道:“去取一些甘草、干遂来。”

  随后又对老者的家属嘱咐道:“此二种药材都常见,用药分量不拘多少,回去煎汤热洗即可。”

  身为猎户,解明每日出入于深山之中,与狼虫虎豹为伴,随时都会遇到危险受伤,自然都会点浅显的医术。

  解明能看出,面前的医师是真的有些水平,而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江湖医师。

  老者和家属千恩万谢暂且不提,解明还注意到:

  当医师给病人阐述病情时,身后的白袍女子竟然都在认真倾听记录。

  这就说明这些女子在此不只是打杂,而更像是学习医术的学徒一样。

  这在解明看来,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医学虽没有儒学尊贵,但也是可以传家的学问,怎么可能轻易让外人学去,而且是一群女子?

  待到那女子取完药回来,交给老者时,后者又犯了难:“这......姑娘,我们没有钱了......”

  “无妨。”白袍女子温柔道,“用东西来换也可。”

首节 上一节 69/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