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14节

  王承恩将他拉到一旁,然后冲着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简单来说,就是让这锦衣卫赶快去火器研究院传旨,让那边做好一切安全准备,把那些危险的火器、以及各种器械都妥善安置好,千万不能让崇祯受伤。

  锦衣卫接到命令后,立刻如离弦之箭般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火器研究院。

  与此同时,火器研究院内。

  毕懋康正坐在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室内,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打着盹。

  在他的桌前,放着一些各种各样的图纸,那些图纸上画着的武器看起来很像燧发枪,但细细看去,却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事实上,这便是毕懋康接下来要研究的东西,那就是线膛火枪。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的步枪,这也是朱慈烺特意交给他接下来要做的任务。

  然而,这东西实在是有点超出这个世界的技术范畴了。

  毕懋康和他的团队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可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

  但毕懋康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一直都在努力研究着。

  因为他深知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东西研究出来,那么大明便能以不败之姿立于世界之巅,再也不用惧怕那些外敌的侵扰。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毕竟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身体大不如前,很容易犯困。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便在这安静的室内打起了盹。

  旁边的官员们见到如此,也不敢打扰他。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现在可是火器研究院的主心骨,也是太子殿下最器重的臣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火器研究院的发展方向。

  可突然就在这时,一个人影突然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只见那人满脸焦急,脚步慌乱,口中还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

  那声音如炸雷般在室内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毕懋康一下子被这声音吵醒,他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睛瞬间睁开,带着一丝迷茫和疑惑问道:

  “怎么回事?何事如此惊慌?”

  那人直接来到毕懋康面前,也顾不上行礼,气喘吁吁地说道:

  “大人,大事不好了,陛下马上到了!”

  什么?

  毕懋康听到这话,瞬间就清醒了过来,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你说什么?陛下怎么可能要来这里?这怎么可能?”

  那人说道:

  “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锦衣卫来报,说是陛下马上要来到火器研究院,让火器研究院所有官员做好迎接圣驾的准备。”

  “同时做好一切安全防范,以免伤到陛下。”

  听到这话,毕懋康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然后大声吼道:

  “快去!快去召集所有的人,让他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另外检查所有的器械,所有的火药必须完全归置好,不能有丝毫的遗漏。”

  “所有的枪械全部封印在库,所有的机械全部停止!”

  “总而言之,做好一切安全准备,万万不能伤到陛下!”

  其他官员听到这话,赶忙应下,然后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忙活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火器研究院鸡飞狗跳。

  有的官员慌慌张张地跑去通知其他人,有的官员则赶紧去检查器械和火药,还有的官员忙着整理文件和资料,生怕有一点不周到的地方。

  没办法,要知道自从火器研究院建立大半年以来,只有朱慈烺偶尔过来探视一下,给众人一些指导和鼓励。

  而崇祯可是从来没有来过的,再加上火器研究院的官员都是不用上朝的,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崇祯。

  如今崇祯要亲自来火器研究院,你说他们能不激动吗?

  那可是当今的圣上啊,是大明的最高统治者!

  哪怕连毕懋康这个老臣,此刻都激动无比,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兴奋和紧张的光芒。

  就这样,经过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忙活,整个火器研究院从喧闹恢复了安静。

  哪怕是连炉火里面的火都被熄灭了,整个研究院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庄重的气氛。

  排除了所有的危险之后,众人便聚集在了门口,等候着崇祯皇帝的到来。

  不多时,崇祯的车驾终于缓缓行驶了过来。

  因为火器研究院地处偏僻,周围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姓,所以一路上也没有对百姓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再加上火器研究院周边的道路是最先使用水泥修建的,因此更加畅通无阻。

  看到崇祯的车驾终于出现,毕懋康赶忙带着所有人跪下,口中高呼道:

  “恭迎陛下!”

  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空气中回荡着。

  紧接着,就见马车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然后崇祯从车驾上走了下来。

  看到跪倒在地的官员,崇祯笑得很温和,那笑容如春风般温暖着众人的心,然后他轻轻抬手,说道:

  “众爱卿平身吧。”

  众人听到这话,才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至于最前面的毕懋康,因为年纪太大,双腿有些发软,更是需要有人搀扶这才站得起来。

  崇祯看到毕懋康这副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因为他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毕懋康就是研究燧发枪的人。

  之前崇祯也试着使用过燧发枪,发现这东西确实是比以前的火器要好用得多。

  那精准的射击,强大的威力,让他对这新式火器充满了信心。

  然而让他感到后悔的是,他依稀记得之前毕懋康似乎给他上过一道折子,上面就提到过这种新式火器,还详细阐述了它的优点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只不过当时朝廷财政紧张,连军队的粮饷都无法及时发放,哪里有多余的钱来研究新式火器?

  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崇祯就懊悔不已,心中充满了自责。

  他要是早点让毕懋康研究燧发枪的话,说不定大明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不过当然,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

  好在最终朱慈烺还是找到了毕懋康,并且研究出了燧发枪。

  这燧发枪如今已经成为大明军队的重要武器,在战场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禁快步上前几步,然后挽住了毕懋康的双手。

  下一秒,崇祯一脸感慨的说道:

  “毕爱卿,都怪朕啊!若是朕几年前仔细看过你呈上来的折子,并且答应让你研究燧发枪的话,说不定大明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哎朕真是感到愧疚,朕对不起你!”

  毕懋康听到这话,顿时热泪盈眶。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几年未见的皇帝,刚一见面居然就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

  一时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朝堂上为朝廷尽忠的时候,那时的他满腔热血,一心只为大明的繁荣富强。

  想到这里,毕懋康难免老泪纵横,他声音颤抖地说道:

  “陛下莫要折煞臣了!臣为大明效力,乃是分内之事,陛下如此自责,让臣如何承受得起啊!”

  崇祯看着毕懋康那满是皱纹的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毕懋康为了大明,为了这新式火器的研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

  随后他轻轻拍了拍毕懋康的手继续说道:

  “毕爱卿,你为大明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朕今日前来,就是要亲眼看看这火器研究院,看看你们这些为大明默默奉献的官员和工匠们。”

  毕懋康赶忙说道:

  “陛下,这火器研究院如今能取得这般成就,全赖太子殿下的英明决策和陛下您的支持,臣等只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罢了。”

  崇祯老脸微红,因为这火器研究院真没他什么事儿,全部都是由朱慈烺一人搞定的。

  但是在这么多臣子面前,崇祯肯定不能这么说,因此他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朕想进去看看,毕爱卿在前面带路吧。”

  毕懋康赶忙躬身有领命,然后在前面带路,其他人则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经过了大半年的发展之后,如今这火器研究院,可绝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研究火器的地方。

  各种各样的火器、火炮、机械、蒸汽机、甚至某些化学相关的实验都在研究的范畴之内。

  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思妙想与无限可能的奇妙世界。

  而在这众多新奇事物之中,最新研究的大概就要数那蒸汽机了。

  不过,由于崇祯即将前来视察,为了确保一切安全,这会儿蒸汽机已经停止了运转。

  然而即便如此,锅炉内的水温也没法一下子降下来,依旧在冒着热气,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水汽。

  那水汽如轻纱般缭绕,又似薄雾般弥漫,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没过多久,崇祯便来到了蒸汽机这边。

  望着那不断从门窗缝隙中往外冒出的热气,崇祯心中满是好奇。

  他微微侧过头,目光投向身旁的毕懋康,带着几分疑惑地问道:

  “这间房间为何不断地往外冒热气?”

  毕懋康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赶忙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此处乃是专门研究蒸汽机的地方,正是凭借着此物,朝廷才得以大量生产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首节 上一节 514/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