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135节

  “不要看我日记!”宁清尘捏着小小的粉拳,奶凶奶凶的喊道,“请你们看了!”

  她抓过自己写的日记,“你们谁鸭!我不认识你们!”

  朱寅叹息一声,“今天真是有事…”

  “屁!”宁清尘一个屁墩坐在地上,嘴巴一瘪,泪珠子就滚滚而落。

  “大过节的,都不管我鸭!”

  “两人一狗,扔下我一个!”

  “中秋节!我是多余的!呜呜呜…”

  “我太小只,你们就嫌弃我…呜呜!”

  宁清尘坐在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委屈极了。

  眼泪落到日记上,将字纸都打湿了。

  “你们不如把我卖了,大家都省心!”

  PS:今天就到这了,大家晚安,明天再多更,我要睡了,太困…蟹蟹

第103章 生意经

  宁清尘是真的伤心了。

  有病宁清尘,没病不如狗。

  中秋节,不带她。

  我工具鸭!

  婴儿的情绪,让她无法理性了。只是嘤嘤哭泣。

  姐就要任性!

  朱寅只能和她一起坐在地上,看着她受气包般的小脸,说道:

  “今天,我破获了一个大案,耶稣会的奸细将火药装在孔子像里,企图引爆夫子庙…”

  “吖?”宁清尘不敢相信的抬起满是泪痕的脸蛋,声音有点嘶哑的说道:“真的吗?”

  朱寅神色严肃的重重点头,“这事很快就有消息传到村里了,我能睁眼说瞎话?要不是我,今夜会死很多人。”

  宁清尘顿时不哭了,成人思维一下子压过了婴儿情绪,“好危险鸭,幸亏被你发现了。”

  “可不是么!”朱寅拉住婴儿的手,“我现在想想都后怕。我和你姐姐哪有一丝心思玩耍?”

  “就差一点啊。若非我是特工出身,养成了怀疑一切的职业习惯,又熟悉历史,根本就无从发现。”

  宁清尘目中满是敬佩的小星星,“多亏你,好厉害鸭。”

  “妹妹。”宁采薇目中泪花闪烁,“你知道当时多危险么?一群倭寇要引爆火药,还要杀我们。”

  “那些捕快都贪生怕死,不敢拼命,结果倭寇冲过来,要不是红缨挡住,你就见不到姐姐和你姐夫了。”

  “你不知道当时多危险,到处都是尸体。真要那样,这个世上就是你一个了。”

  “真的鸭?”宁清尘听到这里,看到姐姐的泪花,顿时有些心软,“没事就好,唉,吓死我了。”

  宁采薇把她抱起来,“姐姐怎么会不管你?当时我想,要是今天我和小老虎死在倭寇手里,谁来照顾你。”

  “呜呜…”宁清尘抱着姐姐的脖子,忍不住又泪落如雨。

  宁采薇拍着婴儿的背,擦着她的眼泪,“好啦好啦,姐姐不是没事了嘛,清尘不是三月大的孩子了,不要哭啦。”

  “咯咯…”宁清破涕为笑,鼻子直冒泡泡。

  神特么不是三月大的孩子,姐你逗比鸭。

  宁采薇和朱寅对视一眼,都是勾唇浅笑。

  呵呵。这妹妹返婴,泪点低不假,可笑点也低啊。

  两人哄好了妹妹,这才知道奶娘赵婵儿今天喂了三次奶,还陪了妹妹很久。

  这个奶娘的确是不错了。

  宁清尘说道:“赵阿姨和吉兰阿妈一样,都对我很好。”

  宁采薇笑着点点她的鼻子,“那就快点长大,报答吉兰阿妈和赵阿姨。”

  宁清尘奶声奶气的说道:“我想吉兰阿妈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关外那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

  她刚才哭喊,嗓子有点嘶哑。

  “清尘不要说话了。”朱寅说道,“你的声带还很嫩,该休息了。”

  “等再过半年,声带再发育一些,就可以多说话了。”

  宁清尘很乖巧的点点头,不吱声了。

  她在宁采薇怀里扭动几下,就向朱寅伸出两条嫩藕般的小胳膊。

  意思是,抱抱我。

  朱寅只好接过来抱着,将她举起来转了几圈,逗得婴儿咯咯笑。

  宁采薇忽然无奈的发现,怎么妹妹更听小老虎的话?

  甚至,对小老虎比对自己更亲?

  不是…你之前不是说朱寅想吃软饭,还要逼他辞职的么?

  这才不到一年啊。

  我才是你亲姐!

  宁采薇都有点酸了。

  可宁采薇也知道,自从在妹妹小学时害死了她养了两三年的华丽雨林(蜘蛛宠物),妹妹就对自己耿耿于怀。

  实际上,之所以弄死华丽雨林,也是关心她。

  因为那蜘蛛有拳头大,还有毒,加上蜘蛛不能养熟,不会认主,所以对孩子有危险。

  被咬一口倒不会致命,可万一伤到眼睛就很麻烦了。

  于是,自己略施小计,害死了那只漂亮的蓝色蜘蛛。

  当然,宁采薇自己也承认,是自己霸道了。

  出发点是好的。可那蜘蛛妹妹毕竟养了八百多天,从指头打养到巴掌大,肯定是有感情的。

  自己以爱之名,用‘我为你好’的理由,擅自弄死了妹妹的宠物,伤害了她的感情,到底对不对?

  说到底,那蜘蛛没有伤害过妹妹,相反还给妹妹带来很多快乐。

  朱寅很快就哄睡了宁清尘,就将她放到床上,盖好小被子。

  接着,两人才走到外间,坐在栏杆边,看着天上的明月。

  “给,灌藕,今天夫子庙关扑赢得。”宁采薇打开包装,拿了一块喂给朱寅。

  朱寅咬了半块,小脸抽搐一下,“好甜啊,甜到心里了。”

  “甜吧。”宁采薇嘻嘻笑道,将剩下的半块塞到自己嘴里,“有甜又脆,味道不赖。”

  “明朝的白糖,比我想象中便宜的多,一斤白糖只顶五斤米。之前看小说,书中说明朝白糖很贵,还有说一两银子一两白糖的,哈哈。”

  “我倒是有个想法。”

  朱寅也笑了起来,说道:

  “这倒不是作者真不懂。而是作者要写主角造白糖发家致富啊。白糖便宜,主角还怎么发大财?”

  “怎么,你不会想做白糖生意吧?”

  宁采薇吃着灌藕,神色认真,“不行么?这个项目,我觉得可以。”

  朱寅摇头,科普道:“晚明的白糖价格便宜,甚至比民国时期还要便宜。万历朝百姓生活水平,远超清朝到民国三百年间的任何时期。”

  “万历时期朝政腐败不假,可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封建时期很好的了。”

  “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也有,那主要是遭了天灾人祸,并非常态。大部分地区的百姓有吃有穿,生活稳定,白糖真不稀罕。”

  “你做白糖生意,没有多大优势。”

  宁采薇点头,“也是哈。南京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一斤鱼只要七八文,一斤白糖也就三十多文。”

  “你觉得白糖为何这么便宜?”

  朱寅吃下第二块灌藕,“明朝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制糖技术,就是《天工开物》里面的黄泥水脱法。”

  “明朝造出价廉物美的白糖,距今起码有一甲子的时间了,技术早就普及。”

  “这个技术传到印度,印度又传到欧洲。晚明时期,糖是四大出口商品之一。”

  “所以印度语称白糖为中国,就像英国称中国为瓷器。”

  “白糖此时在外国都不算奢侈品了。十几年前,长宗我部一次性向织田信长献上了白糖三千斤。”

  宁采薇呵呵一笑,“你的意思是,明朝白糖便宜因为技术普及了,可是原材料呢?你以为明朝的甘蔗园很多?”

  “起码我来明朝快一年了,没有见过一块甘蔗园。而南京的鲜果铺子里,甘蔗的价格是梨子的八倍!”

  “你觉得甘蔗的价格是不是偏高?白糖一斤只要三十多文,真的便宜吗?明朝百姓的人均耗糖量呢?”

  朱寅顿时被问住了,皱眉道:“这又能说明什么?总之,白糖价格只有大米的五倍,的确不是奢侈品啊。”

  宁采薇摇头,“所以呀,你是真的没有商业思维。这方面的视角有点肤浅了。”

  “很明显,明朝的甘蔗产量是很低的。明朝的甘蔗园很少,产量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就这不多的产量,还要出口海外。国内的货就更少了。”

  “按理说,白糖的价值应该很贵才对。毕竟原材料产量就那么多。可问题是,价格只是大米的五倍。”

  “问题出在哪?”

  朱寅似乎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大明百姓对白糖的需求小。需求小,哪怕产量少,价值也贵不到哪里去?”

  宁采薇点头,“对,你开窍了。就像后世的巧克力,产量很小,但也不是奢侈品,因为需求小。”

  “产量小,同时需求也小,那就是市场平衡了,不会贵。但市场也不大,只能是次级市场。”

首节 上一节 135/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