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283节
“稚虎快让我们沾沾福气啊。”
说话间,众人一起站起来,拱手说道:“恭喜恭喜!”
一道道亮晶晶的眼睛看过来,看着朱寅的目光就像看到宝贝。
面对这么多人,朱寅一点也不慌场,落落大方的环环一揖,朗声说道:
“诸位赏光来贺,在下十分感念!本科得中解元,不过是托了皇上洪福,沾了江东文气,得了考官错爱,侥幸!侥幸!”
顾起元笑道:“临近放榜,稚虎还要外出游玩,可见真是大将风度。”
他虽然没有考中,但并不失落。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几年醉心金石,功课荒废了很多,本科考中的可能很小。
商阳笑道:“稚虎,从今往后,真就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读书不知朱稚虎,不如弃文去学武。”
莫韶道:“稚虎或许不知,你如今又得了两个美号。不是南雍神童了,而是大明神童,江左少年。”
“旬月之间,你就能名动天下啊。”
众人闻言都是深以为然,又是佩服又是羡慕。
解元本就十分荣耀,何况是前所未有的十一岁解元?
宁采薇见到朱寅和众人说话,她就飘然退出,直接找到负责记礼账的顾红袖。
“红袖,有多少礼金了?”
顾红袖笑道:“共有六百八十多人送贺礼,少的一两二两银子,最多的有三百两!已经收了一万二千四百多两了。”
宁采薇不禁露出笑容,梨涡浅显,“这么多了啊。这中个解元,立刻就收了一万多两银子的贺礼,啧啧。”
“对了,城中鸿运大赌坊,我之前豪赌下注了三千两,九倍的盈利啊,这就是两万七千两的大利!”
“加上这一万多两贺礼,就是四万两!”
宁采薇说到这里,自己也愣住了。
小老虎中了解元,一天就进账四万两啊。
是不是大明祥瑞不知道,但肯定是她的祥瑞,是朱家的祥瑞。
就算她出身豪门,也觉得这种捞钱方式有点豪横。
她正说到这里,顾红袖又道:“刚有件事要禀报社长。刘家终于屈服了。”
“今日城中一放榜,刘家就派人主动来服软,说愿意以三成低价,贱卖三千亩良田、两家青楼、两家当铺…只出价三万两,大概占了刘家产业的七成。”
宁采薇冷笑:“还算他们识相。那就给他们留三成吧。你亲自去一趟,把那些产业收了。尤其是两家青楼,先停业一段日子,我有安排。”
小老虎一中解元,刘家立刻答应了自己的恶意收购。
又是好几万两的利益!
两人商量着商业上的事情,外面又传来一个声音道:
“在下熊廷弼!贺礼仅半两,可能来喝一杯喜酒否?”
PS:今天感冒了,头疼,很困倦,身体现在太差了。就到这里了,蟹蟹。晚安。养书的书友,请送个自动订阅啊,蟹蟹了。就靠大家这点温暖坚持了。保重身体!
第177章 骗婚之计
什么?半两银子的贺礼?
众人闻言不禁神色怪异。就算来贺的是寒士,最少也是一两银子啊。
你半两银子的贺礼,还要喊一嗓子,不是哗众取宠么?
哪里来的怪客?
众人正好好奇间,却见朱寅主动起身迎出,笑道:“飞白兄大驾光临,何幸如之啊。”
他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也闻讯赶来贺喜了。
但见熊廷弼身穿一身洗的发白的皂衫,头上挽着一根铜簪,腰间只系一条布带。他年约弱冠,却生的身材高大,虎头燕颔,英气勃勃,乍一看像个武将。
朱寅见到熊廷弼,忽然觉得眼熟,立刻想起在哪里见过了。
朱寅知道,历史的熊廷弼虽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可最开始却是武人。
他是文武双才,有古名将风度。二十岁中湖广武举解元。既然能中武举,那当然本是武人的路子,能左右开弓,横刀立马。
可惜大明重文轻武,任你是何等大才,一为武人便不足道,不过是文臣驱使的鹰犬。
同样是解元,他这个武解元,和自己这个文解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熊廷弼中了武举解元,仍然得不到重用,反而处处碰壁、报国无门,只能又捡起四书五经,钻研八股。
终于又考中了文解元,次年连战连捷的考中进士。
如此一来,不但成为明朝少有的精通武道的文臣,还成为唯一的文武两解元。
当时世人称赞:“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中武解元难,中文解元更难。但熊廷弼都能收入囊中,可见是个极有天分的牛人,禀赋万中无一。
当然,此时的熊廷弼还没有对武途彻底失望,仍然存着以武入仕的念头,还没有打算钻研八股。
朱寅看着器宇轩昂的熊廷弼,毫不掩饰目中的激赏之色。
朱寅如今已是解元公,身份不同,有资格“激赏”别人了。
如果将这头熊招揽过来…也是救他一命啊,免得他受冤被杀,传首九边。唉,我真是周公吐哺,爱才如命。
却说熊廷弼感知到朱寅的热情,不禁大感意外。
昂?
我只有半两银子的贺礼啊,为何这大名鼎鼎的江左少年,居然如此热情的降阶出迎?还知道自己的表字?
自己和他并不相识啊,只是听闻十一岁的解元,想来结识一番,碰碰运气。
却见朱寅如逢故人般的说道:“飞白兄,小弟之前船过江夏,听闻大名,神交已久啊。其实,咱们之前也算见过。”
“去年在山东那酒楼门口,我见飞白兄施舍给乞丐馒头…”
熊廷弼一怔,随即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对对对,难怪今日见了有点眼熟。”
朱寅呵呵一笑,主动拉着熊廷弼的胳膊,清声稚气的对众人说道:
“这位熊廷弼熊飞白,也算与我有缘。所谓飞熊入梦天下吉兆也。今日飞白兄来祝贺,半两银子也是大礼。”
“诸位不知,飞白兄可是湖广武举解元,将来必是国家良将啊。”
他想当众强化熊廷弼的武人身份,阻止熊廷弼弃武从文。
熊廷弼又是意外之喜,又是受宠若惊,反倒有些赧然了。
他没想到,神童解元如此看中自己,顿时大起知遇之感。
熊廷弼脸色微红的叉手行礼道:
“在下虽是习武的的粗人,却也读书明理,略懂春秋大义。今日腆颜上门祝贺,安敢有意轻慢?怎奈囊中羞涩,惭愧,惭愧!”
心道:“果然不愧是大明神童,年仅十一岁,就如此成熟老练,当真不同凡响。”
又思忖道:“朱解元名动江东,交游广阔,若是要为我谋取一个武职,可谓轻而易举。只是,该如何得他抬举?”
朱寅没有猜错。
此时的熊廷弼夺取武解元不久,热血难凉,还做着以武入仕、弯弓射胡的名将之梦,并未滋生弃武从文之念。
但他也知道,像自己这种没有背景的武举人,虽然有当武官的资格,可要谋取一个武职又何其艰难。
武官的任命大权,恰恰在文人的手里。
他故作怪人怪语,也是为了吸引恩主,抬举他出仕武官。
唉,要是再不谋取一个武职,妻儿父母的生计都难了。
这些年,他又是读书又是习武,家中不堪重负,还欠了不少债务无力偿还。
原以为中了武解元会时来运转。谁知蹉跎至今,连个九品的巡检都没有谋到手。
熊廷弼想结交朱寅,却万万没有想到,朱寅存着阻止他弃武从文的念头。
在场的大多数宾客,眼见熊廷弼是个武人,即便听说他是武解元,也没当回事儿。
客气的拱拱手,不客气的当他是空气。
武解元?呵呵,那算个什么解元?武夫而已。
“来,飞白兄请坐。”朱寅很客气的请熊廷弼坐下,故意给熊廷弼脸面,“飞白兄也是解元,你我同坐,也算是佳话了。”
熊廷弼十分感动,但他也是个性格豁达的人。当下也不矫情,就坐在朱寅身边。
酒宴刚要开席,忽然外面有人禀报道:“中山王府小公爷到了!”
随即就见一身富贵气的徐小白,神采奕奕的走进大院,身后还跟着一群华服少年。
与此同时有人唱名道:
“灵璧侯府小侯爷到!”
“定远侯府小侯爷到!”
“诚意伯府小伯爷到!”
“忻城伯府小伯爷到!”
……
原来这几个公子王孙,都是勋贵家的爵主,足有七八个。
好嘛,驻守南京的勋贵爵主,大多被徐小白带来了。
没办法,魏国公是大明勋贵之首。小魏国公徐小白也就是未来的勋贵之首,南京勋贵小爵主们,大多都要卖他一个面子。
再说了,他们也巴不得来结交朱寅这个神童解元。
这些人中,朱寅最熟悉的就是降清的赵之龙、汤国祚。
此时的赵之龙只有十三四岁,汤国祚的年纪也差不多,比朱寅大不了多少。
还有几个爵主年纪比较大,但他们的儿子就是降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