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48节
明军很早就使用战车,从明初的武钢车、明中期的喷车,到晚明的火器战车,战车一直在用。战车其实是明军的常设兵器。
同样,后金军也经常使用战车,当然也是和明军学的。
但是眼前这种战车,却是戚继光改良的。他就是车战的战术大师。这种坦克战术般的战法,也是戚继光发明的。
每辆战车两匹挽马拉动,后面还可以推动,前面、两侧都是挡板,配备一门虎蹲炮或者一门小型佛郎机炮或者火箭,再配备两只鸟铳。
这种轻型火炮虽然攻城不行,杀伤力不大,可是因为重量轻,可以装载在战车上,对骑兵和步兵很有威胁。
每辆战车配置十人,火器兵五人,弓箭手两人,长枪兵四人。
何良臣说的好:“欲挡戎马之冲,非车壁不可。欲挡戎马之锐,非车击不可。”
这东西,就是蒙古骑兵的克星。
车营的缺点,戚继光也告诉过朱寅,就是协调很难,对训练、配合有很大要求,而且战车和火器要造的好。
而且,战车是对战利器,但不能追击骑兵。
用朱寅的话说,乃是战术难度大,需要士卒、各级指挥官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同时要保证战车、火器、火药的质量。同时呢,机动性远不如骑兵,无法对骑兵打歼灭战。
明末车营之所以不行了,是因为腐败和训练造成的系统性塌方,并非这种战术本身不行。
…
此时,炮手们有条不紊的发射车载虎蹲炮和佛郎机炮,长枪兵和弓箭手在战车之后小跑着前进,踩着鼓点稳步上前。
一阵西风吹来,空气中满是战马和蒙古骑兵传过来的汗酸味,浓郁的似乎给这个空间加了酱料。
明军士卒闻到被风吹来的气味,都是直皱鼻子。
“呸!熏死我了!”明军阵中的大同巡按郑国望,忍不住啐了一口,心中作呕。
她骑着一匹枣红马,穿着一身总兵战甲,像个英姿飒爽的女将。
周围的亲兵都有点恍惚,四爷真像个巾帼女将啊,和那个秦良玉有点相似了。
不过他们只能心里想想,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
郑国望可不是弱书生、娇小姐,她也是精通骑射,是郑氏少有的文武双才。所以她并不怕上战场,甚至有点兴奋。
出塞杀虏,奋击狂胡,这是大丈夫的功业,自己身为男儿,当然要上马弯弓!
不远处的郝运来也穿着盔甲,却有点吃力,歪歪扭扭的骑着马,十分笨拙。他是个纯粹的书生,此时两股战栗,脸色发白。
郑国望却是潇洒多了。
“化吉兄有所畏惧?”郑国望心中有点鄙视,她抬起春葱般的手指往前一指,“蒙古人怕了,有何畏惧?今日便是建功立业之时。”
郝运来强颜欢笑道:“朱稚虎书生一个,从未统过兵,万一今日…”
郑国望哈哈一笑,露出雪白的贝齿,“他固然没有统过兵,可有戚少保坐镇,我军有胜无败,咱们就等着叙功升迁吧。”
说到这里,她又是冷笑一声。
“朱稚虎只会躲在戚大将军身后,他估计都不会骑马,这一路尽坐车了。哼,他是神童状元不假,可是到了战场,可有丝毫自保之力?会弯弓射箭么?谅他没这本事。”
郝运来也笑了,“骑马射箭?月盈兄这话真是难为他了。他总不能样样比我们强吧。朱稚虎想当诸葛亮,怎能亲自上阵?”
又是三里之后,前面豁然开朗,终于绕过了乌梁素海,进入海西。
到了这里,地势开阔,蒙古骑兵终于不用后退。
他们也不能退,因为身后不远就是成吉思汗的八白室,以及济农金帐所在。
而此时的明军骑兵,因为加快了马速,顿时在蒙古铁骑面前暴露了缺点。
蒙古人发现,明军骑兵的骑术不太熟练,大部分骑兵需要加紧马肚才能坐稳马背。
骑术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哈哈哈!”博硕克图等人忍不住大笑,原来明军骑兵虽多,可多是样子货。
这种蹩脚的骑兵,蒙古骑兵一个能打两个、三个!
这就是明军的弱点!
果然,汉人骑兵终究是不行!
那就能以少胜多了。
只要先击败汉人的骑兵,只剩下步兵的明军在这草原之上,就是勇士们的猎物,会被蒙古骑兵活活拖死。
“呜呜呜—”
蒙古军中的进攻号角吹响,被明军逼退十里,早就郁闷无比的蒙古铁骑,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只要到了有利于骑兵驰骋的地带,蒙古人就信心百倍。
博硕克图命令停止退却,随即大声说道:“黄金家族的族人!成吉思汗的子孙!苍狼白鹿的后裔!草原的主人!沐浴佛法的有福者!我说你听着!”
“我受到佛祖的启示,烧过了老马的琵琶骨占卜,那是比汉人烧乌龟壳更加灵验的!琵琶骨的裂纹有着大玄机啊大玄机!我说祭祀你断着!祭祀他断了!他说济农你听着,我断出这是大凶变大吉的好事情!”
众人听到博硕克图的话,心道大祭祀不是被佛爷当做邪神降服了吗?部落里已经没有大祭司了啊。
博硕克图说到这里,猛然醒悟过来,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于是,他的语气立刻又变了。
“勇士们!佛祖会保佑鄂尔多斯!勇士的威名,会因为守护佛法而不朽的!”博硕克图抽出装饰宝石的华丽弯刀,站在苏鲁锭下厉声喝道。
“成吉思汗的灵堂,就在我们的身后!我们的妻子和财富,也在我们的身后,我们不能懦夫那样退却!”
“懦弱的羊羔一样的汉人,蹩脚的骑着马,就像是刚学会骑马的孩子!看呐!他们拿着马鞭的样子就像拿着一条死蛇!你们说,他们能让蒙古铁骑停下风火雷电般的马蹄吗?!”
“勇士们!听从祖先的召唤,服从我的指挥,像撕碎羊群那样,撕碎明军的骑兵吧!佛祖保佑!”
博硕克图两次提到佛祖,至于长生天腾格里,他似乎已经忘却很久了。
博硕克图一声令下,骑兵大队立刻调转马头,迅速变阵列队。
“轰轰轰—”
一万两三千蒙古铁骑,分为了三队。两队迂回冲向明军的两翼骑兵,中间一队骑兵则是推出数百辆楯车,护住了苏鲁锭大纛。
别以为蒙古人只会用骑兵,他们也用楯车。
蒙古骑兵不到一万三千人,两翼各分出了五千铁骑,中间只剩下两三千人,用楯车护住博硕克图的中军大纛。
这其实是兵力处于劣势之下,最好的战术。
中军大营在楯车的保护下,稳住阵型,吸引明军的车兵和步兵,掩护两翼主攻的骑兵。
更重要的是,中军的大阵之中,藏着整整五百重骑兵,都是双甲胄,最健壮的马,还有马甲,骑士也是最勇猛的战士。
这是博硕克图身边仅存的五百具装重骑了。剩下的五百重骑兵,早就去支援宁夏的啺萘恕�
等到明军的骑兵被击败,失去骑兵保护的明军大阵露出破绽,这五百重骑兵就会发出雷霆一击,撕破明军的车阵。
“喔嚯嚯—”一万蒙古铁骑发出令人惊悚的吆喝,如两道铁流,决堤一般席卷而来。从两翼迎向明军骑兵,主动出击。
“轰隆隆—”随着一万蒙古铁骑的冲锋,万马奔腾之下,大地都在颤抖。
不远处的乌梁素海,似乎水波都开始荡漾了!
明军大阵中的高车上,戚继光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蒙古大军,苍茫的眸子微微一眯。
朱寅看着两只巨大铁钳夹过来般的蒙古骑兵,不禁精神抖擞。
来了!
蒙古铁骑,不愧是天生的马上战士啊。
蒙古骑兵精湛的骑术,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
根本不需要缰绳,也不需要夹紧马腿,却像长在战马身上一般,随着战马的奔腾,上下起伏着打浪而行。
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身体时不时会短暂的离开马背,利用惯性在空中飞翔。
这种骑术,会让战马最省力,速度也最快。
然而即便在这种打浪式的奔驰下,他们仍然熟练的弯弓搭箭。
“嗖嗖嗖—”
蒙古骑兵距离明军骑兵只有数十步时,纷纷射出羽箭,顿时箭如雨下。
反观明军骑兵,却没有这个骑射本事,马上射箭的速度和射程,都不如蒙古骑兵。
“退后!”明军将领挥舞令旗大吼,明军两翼骑兵顿时望中间靠拢,企图拉开距离,靠近车阵。
率领两翼骑兵的李如柏和陈琳,都勒令骑兵收缩。两边空出来的地方越来越大。
要是从天空俯视,会发现蒙古骑兵的迂回战术非常成功,两只大钳子般,左右牵住了明军的两翼骑兵,通过精湛的骑射,实施最拿手的莽古歹战术。
他们冲向明军骑兵,不断射箭,然后迂回着拉开距离,再接近放箭。他们一人三马,时不时跳到另外一匹马上换马。
而且他们的空马会跟着他们,如骨附蛆般跟着主人奔驰,以便主人在驰骋中随便跳跃换马。
一旦踏破敌军的大阵,这些空马也会冲击敌军,起到冲阵的效果。对于蒙古骑兵来说,战马不仅仅是坐骑,也是战友。
他们的骑弓能抛射八十步,而且箭头都用粪便泡过。
“啊—”惨叫声中,时不时有明军骑兵面门中箭,哀嚎着坠马。
明军骑兵的骑射此时表现的很差,无论箭雨的密度还是射程都不如蒙古骑兵。他们要冲上去打马战,蒙古骑兵就立刻拉开距离,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收拢。
如此一来,明军马速立刻消失,优势俱丧。
明军骑兵后面的车营和火器兵,因为怕误伤明军骑兵,也不好对两翼的蒙古骑兵发射火器。
于是,火器兵只能对着正前方的蒙古中间发射。
“轰轰轰—”明军火器大作,天雷地火般轰向对面的蒙古中军。
整个明军阵地上方,都是硝烟弥漫,火药味呛的战马打着响鼻。蒙古骑兵甚至因为硝烟的遮掩,看不清明军大阵的具体情况了。
蒙古中军虽然成功的吸引了明军的火器火力,但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伤亡。
可是明军火器的射程和发射速度也有限,一时破不开蒙古中军的楯车防护。蒙古中军下了战马,用步弓射击,箭雨从楯车之后飞出,射的又远又狠。
“嗖嗖嗖—”
“轰轰轰!”
车营抵近射击,火炮、火铳、火箭倾泻而出。
蒙古战士时不时被砲弹集中,哪怕盔甲也挡不住。被火铳击中的人如果被盔甲挡住多半还没事,可要是被打中面门,那就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