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402节

  第二阶段,才派杨镐、邢玠等为文臣统帅。

  沈一贯继续说道:“你在西北大捷,也算精通军务的文臣了,去朝鲜犯险也不是不行,老夫可以试试,把握不大,陛下和首辅很难点头。”

  “不过,你刚回京,过几个月再说吧。起码也要到年底或者明年初,才有出兵的可能。”

  “你不是九月成亲么?朝鲜之事你先不要管。年底若让你去,你就去。若不让你去,你也不要再争。”

  朱寅点头道:“孩儿听先生的。”

  他私下里当然也会运作。不会只靠沈一贯。

  反正还有几个月工夫,不急。

  师生二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寅就告辞离开了文渊阁,算是内阁叙职完毕。

  朱寅出了午门,上了马车就直接回到大时雍坊的草帽胡同。

  很快,就来到占了整个草帽胡同的宅邸。

  但见宅邸朱门大户,富丽堂皇,廊下四串灯笼,上面都是朱字,匾额上赫然题写着:“状元第”。

  旁边还有一根状元功名旗杆,青石牌楼。就连门口街面上的拴马柱和上马石,都有两长溜。

  只见附近的牌楼上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八个字,墨迹未干,正是宁采薇的手笔,却是:“寒舍今日恕不见客。”

  朱寅的马车一到家门,门口立刻有个小厮转身飞奔入内,高喊道:“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口中鸟笼中的八哥学舌叫道:“老爷回来了!”

  随即门口的挂的九百九十九响的鞭炮,就噼里啪啦的燃放起来。

  “啪啪啪啪—”

  鞭炮声中,门口的看门护卫一起上前下拜行礼,喜气洋洋的大声说道:

  “恭迎老爷归来!老爷一路辛苦!”

  接着就有人掀开马车的帘子,露出里面清雅贵重的少年高官。

  与此同时,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铜火盆就放在马车下。

  “还请老爷跨了火盆,平安大吉!”

  朱寅刚刚走下马车,紧着就有两个小丫鬟上前,从怀中的花瓶中抽出蘸水的柳枝,观音洒露一般在他身上洒了两下。

  朱寅是个平易近人的小家主,他很配合的跨过铜火盆,丁红缨、康熙等人也依次跨过。

  朱寅在众人的簇拥下刚要拾阶而上,就听到高大的朱门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以及潮水般的脚步声。

  朱寅的笑容刚刚绽放,就见一个身穿荷花褙子、头戴髻的绝美少女,带着一大群衣冠楚楚的人,笑盈盈的迎接出来。

  “一直还在念叨呢,左盼右盼的可算回来了!”

  PS:今天不舒服,就到这了。小老虎不会很快去朝鲜打仗,最少要再过一个月,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剧情主要写文戏,以朝争、官场、暗战、世俗文化、生活日常为主。不喜欢看这些的书友,请送个自动订阅再养书哦,蟹蟹。

第255章 婚礼之议

  少女犹如一朵灿然绽放的青莲,步伐轻盈的迎向朱寅。伊人尚未近身,便已香风拂面。

  她丽质天生,向来很少装扮。今日却画了个倒晕眉、飞霞妆,眉心还点了朵梅花。这一打扮气质顿时妩媚了很多。

  夕阳照在她身上灿若云霞,看上去更是容光照人。

  这率众人出门迎接的少女,当然就是宁大娘子。

  宁小娘子迈着短腿跟在姐姐后面,粉团团、瓷娃娃、嫩芽芽般可爱甜美,满身都是高门娇女的贵气。

  她年仅六岁,软萌萌的一小只,可看上去却神气的很,一双大眼睛里满是笑意,也满是故事。

  宁家姐妹一出来迎接,府中的乐师班子就丝竹悠扬,琴瑟齐鸣,奏的是一曲《喜相逢》,真是好不热闹。

  朱寅看到两人,情不自禁的心生喜悦,笑道:“怎么这么隆重?这大张旗鼓的,我又不是贵客。”

  抬眼一打量,但见采薇明光绝艳,比之前更加清丽可人,身材也高挑丰韵了一些。只是她毕竟才十五,相貌仍有三分清稚,所以刻意戴了成年女子的髻,增添了一些成熟的韵味。

  宁采薇上前,衣袖生香的敛祍一个万福,语气欢畅的笑道:

  “相公远征西北,凯旋归家,妾身哪里能马虎?就这已经是简慢了呢。”

  她的声音如珠落玉盘,带着满满的喜悦,听起来既清脆又温柔。

  少女一边说,灵动聪颖的明眸一边打量朱寅,发现小老虎没有少一根毫毛,就是少了一分文雅,多了一分英武,身材也高了一些。

  这段日子她一直在担心朱寅,每隔几天就要虎牙汇报朱寅在西北的消息。甚至准备组织西北商社的商团,必要时营救小老虎脱险。

  好在小老虎仗打的很好,没有发生她最担心的事。

  今日小老虎回家,她总算能完全放心了。

  当着众人的面,她当然不能太过亲密,这毕竟是古代。两人也没有正式成亲,就这不清不白的住在一个宅邸,外面已经风言风语、蜚短流长了。

  “小老虎!”宁清尘奶萌萌的喊道,张开双臂上前一抱,就挂在朱寅身上。

  好几个月不见朱寅,她是真的想念了。今天看到小老虎全须全尾的好端端回来,她这才放心。

  朱寅笑呵呵的抱起宁清尘,摸着她的角髻,飒然笑道:“我家清尘可是又重了,也更神气了。”

  宁清尘笑着裂开缺了一颗乳牙的小嘴,露出一对小酒窝,有点咬字不清的说道:

  “小老虎你也更神气了鸭,率兵打仗很威风吧。”

  宁清尘伸手抓起朱寅腰带上搢的象牙笏板,又伸手摸朱寅的梁冠,恃幼撒娇。她喜欢小老虎的怀抱,觉得既温暖又安全。

  小姑娘虽然六岁了,可还是带着一股清甜的奶香味,声音也带着奶气。

  不过朱寅此时还穿着肃穆的朝服,抱着小孩子的画面委实有点违和。

  宁采薇见状,不禁有些无语。

  妹妹怎么这么喜欢黏着小老虎?都六岁了,不是三岁的孩子了,见面还求抱?

  前段时日自己回京,妹妹也没有这么热情。今天小老虎回来,她比见自己回来高兴多了。

  但想想也觉得可以理解。因为妹妹小时候其实是缺爱的。除了自己这个姐姐,家族中没有谁在意她,包括父母和爷爷。

  宁氏家族太有钱了,亲情反而很稀薄。妹妹除了金钱物质,她缺乏的其实很多。

  妹妹之所以叛逆的有点另类,也是家庭有关。

  或许这就是她为何和小老虎这么亲吧。

  “快下来!”宁采薇将人形挂偶伴的妹妹从朱寅身上扣下来,夺过她手中的象牙笏板,“你姐夫还穿着朝服,你就往他身上蹭,蹭脏了你洗呀。”

  宁清尘被姐姐拽下来,不禁有点气恼,只能看向朱寅身后的黑犬,伸手摸摸狗头道:“小黑,你这下可是狗将军了鸭。”

  小黑数月不见小丫头,此时被她一摸狗头,尾巴顿时摇的风车一般。

  众人见状一起捂嘴偷笑。大娘子没有回来时,二娘子就是府中的小霸王,年纪虽幼主意却大的很,真的不好伺候。

  到现在,一群老神医都被她软禁在府里,说什么也不放。

  等到宁家姐妹都和朱寅见了面,家政和护卫们才一起行礼,参差不齐的说道:

  “恭迎主公回家!”

  “拜见爹爹!”

  “给老爷叩头!”

  靳云娘等最早的下属,都是称呼主公,这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买来后调教的奴婢,称呼朱寅为爹爹。田义送的官奴,称呼朱寅为老爷。

  七八百人从府外一直排到府内的照壁前,黑压压的一大片,按照等级排列。

  红缨、魏忠贤、兰察、康熙等人也一起和宁家姐妹见面。

  嘎洛见了兰察,也是两眼泪汪汪的。她已经挺着大肚子,快要临盆了。

  宁采薇道:“还愣着干什么?快把车马拉进去!”

  家奴们顿时上前,七手八脚的将朱寅以及护卫的车马一起拉进侧门,赶到前院两厢的马厩和车廊。

  朱寅进了大门,但见外庭前院的两株百年金桂树,眼下开的正好,整个大院都是桂花的芬芳,中人欲醉。

  一时间,朱寅也分不清是身边的采薇更香,还是桂花更香。

  外庭前院里还有一个停轿棚,眼下却是一顶轿子也无。因为宁采薇已经贴出通告,今日恕不见客。

  转过长长的照壁,就是进入中庭的仪门了。

  仪门前挂着两串红灯笼,五开间穿斗,重檐卷棚顶,四马头的封火山墙,檐口祥云石柱六根,明间门前安抱鼓石一对,石兽两对。

  一进门,又是八扇落地的紫檀大屏风。

  每一块石砖,每一根廊柱,都是精雕细刻,极尽华丽。

  光看这道雕梁画栋的仪门,就知道朱家的豪富。用宁采薇自己的话说,这宅子砸了这么多的银子,比公侯府邸也不差了。

  绕过落地屏风走出数丈,正前面一个青苔郁郁的大假山,右边是一池秋水。往左又是一个垂拱花门,里面一条抄手游廊,穿过偌大的中庭,直通后院。

  抄手游廊长达数十丈,下面悬空,离地七尺,游廊两边是花果树木,树冠刚好和游廊一样高,上面是葡萄藤,摘果采花都不用爬树,伸手即可。

  此时八月底,真是秋果成熟时机,梨子、枣子、石榴、葡萄等果子累累垂垂,十分诱人。府中有好几条游廊,这抄手游廊名字就叫花果廊。

  宁采薇早就发了话,家主快要回来了,任何人不许摘花果廊的果子,要让家主回来再吃。

  朱寅信手就摘下了一颗黄澄澄的梨子,入手还感到秋阳的温度。

  从游廊上走过,能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华美幽静的中庭。朱寅往右一看,只见中庭的药园之中,正有几个老者懒洋洋的坐在躺椅上看着夕阳。

  “哪个是李时珍?”朱寅问道,目光在不远处的几个老人身上逡巡。

  宁清尘拉着朱寅的手,笑嘻嘻的指着穿青衣、戴四方平定巾的皓发老者,“就是他,吵得也最凶,天天要回家,孩子一样。”

  朱寅笑道:“你把他们强行留在这里几个月,还怪别人吵着回家?胡闹。”

  对这个小姨子,朱寅一直很宠,即便她很任性,朱寅也舍不得发火,不像宁采薇那样动不动就训斥她。

  “小老虎,我可是为了你才强行留着他们。”宁清尘扬着小脸,理直气壮的说道,“我知道你很想见到李时珍。我要是放走他,你就没机会见到他了。”

  “姐姐一回来,就要做主放走他们,被我死活拦住了。为此,我们姐妹还打了一次擂台,但她说不过我,只好作罢。小老虎,你倒是说说,谁对谁错?”

  宁采薇冷哼一声,“我是说不过你?你不是威胁说,放走了李时珍他们,你就离家出走么?我是怕你胡来,不是说不过你。”

  朱寅只好和稀泥般说道:“都对,都对。采薇,清尘的确很胡闹。不过我的确很想见到李时珍…”

  宁采薇一眼看见妹妹有点得意的笑容,顿时头疼。

首节 上一节 40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