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619节

  朱寅站起来,走出外间房门,只见康熙满头热汗的站在那里。

  “主公。”康熙递上一个蜡丸,“是宫里送来的。”

  朱寅接过蜡丸,转身进屋打开一看顿时脸色阴沉。

  “钦差四川税监邱乘云?”朱寅觉得有点耳熟,很快就想起来了。

  邱乘云祸蜀!

  历史上,就是这家伙在川蜀横征暴敛二十年,还害死了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

  万历时期的大太监,高淮乱辽,间接让努尔哈赤成势。高寀祸闽,间接搞出庞大的福建海盗集团。邱乘云祸蜀,间接引发了播州之乱、奢安之乱。

  明末的天倾乱局,万历外派的家奴们功不可没。靠运气得天下的满清,真该谢谢这些公公们。

  原来宗钦秘报,说高寀建议皇帝,让四川税监邱乘云针对自己。

  皇帝同意了。

  那么自己到了重庆,就必须要面对邱乘云的找茬。邱乘云在四川的权势,差不多就是后来的四川总督。他要是打压自己,那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

  邱乘云等税监外放可是花了银子的。像四川税监这种肥缺,邱乘云起码送了十万两给司礼监,司礼监再拿几万两孝敬皇帝。这都不是秘密了。可见这些太监到了地方会如何搜括。

  “小老虎,怎么啦?”宁清尘看到朱寅神色不渝,情知不是好事。

  朱寅将情报交给宁清尘,自己坐在案前给虎牙写信安排。

  让虎牙严查邱乘云,尽快搞到关于此人的情报,越快越好。

  之后,又给采薇写信告知。

  “清尘。”朱寅写好密信说道,“你过几天就去医学院,动员他们南迁。不过,为了不引人瞩目,咱们不要同路,我先走,半个月后你们再走。”

  “好。”宁清尘答应,“秋天的时候,希望你、我、姐姐一起在重庆过中秋节。”

  她也知道,要是一起走人太多,目标太大。光是医学院就有六百多人啊。

  …

  第二天晚上,朱寅去了沈一贯的府上,和沈一贯聊了很久,亥时才离开沈府。

  第三天上午,正式朝命下来,以擅杀俘虏数千、专横跋扈、欺辱高丽国王的罪名,贬朱寅为彭水知县,内外哗然。

  朱寅接到圣旨,在午门谢恩,随即去兵部交接侍郎的印信、公文、牙牌。

  从此刻起,他就不再是兵部侍郎了。

  接着,朱寅又去了吏部,领取了吏部任命公文。

  至此,他就完成了兵部侍郎到彭水知县的“华丽转身”。

  真就是夕贬潮州路八千!

  朱寅身穿红色官袍进入吏部,出来时就换了青袍,胸口三品文官的孔雀补子,也变成了七品文官的鸂鶒。

  说来令人感叹,一朝红袍换青袍!

  消息传出,不知道多少人朝臣为朱寅扼腕叹息,深为不平。

  很多官员来草帽胡同拜访安慰,朱寅却闭门谢客。他很清楚,此时皇帝还在盯着他,不能和太多官员交往,免得再惹万历忌讳。

  京中士民的消息很灵通。朱寅立了大功回朝,不但没有加官进爵,反倒贬为知县,这让京中士民不无愤愤不平。之前因为海瑞之死,他们对皇帝已经敢怒不敢言,如今朱寅被贬,他们对皇帝就更是失望不已。

  朱寅的幕僚,冯梦龙、孙承宗、高攀龙等人也是长吁短叹,对出仕为官更加心灰意冷了。陛下对功臣如此刻薄寡恩,对宦官又如此纵容,之前还逼死了海瑞,一味怠政贪财,哪有丝毫明君气象?

  罢罢罢,宁愿跟随主公南下,也不想再求官了。

  圣天子不出,就算得了一官半职又如何?

  消息传回侯府,不少奴仆都是如丧考妣,仿佛天快要塌了。好在皇帝并没有对侯府抄家,老爷虽然被贬为知县,但没有削夺官身。更重要的是,爵位还在!

  换了其他官员被贬,必然世态炎凉。可朱寅被贬,反而获得了无数同情和惋惜。

  侯府之内的酒宴之上,朱寅手持酒杯,环顾冯梦龙等人道:

  “原本想着,等到这次回京叙功,保举诸位兄台为八品官衔,谁知因罪遭贬,也无法举荐诸位了。”

  冯梦龙道:“朝政蜩螗至此,在下已经无心出仕了。惟愿一家人跟随主公南下,入幕县衙。”

  孙承宗飒然笑道:“在下也愿意跟随主公南下,这北京城不待也罢,实在令人心寒齿冷,去休去休!”

  高攀龙道:“某亦愿从!起码治理一县,也能造福一方!”

  朱寅欣然点头,“好!那咱们就一起南下!”

  当天,朱寅就下令阖府准备搬迁南下。但不是一次离开,而是分三批依次离京。

  朱寅连一个奴婢,都不愿意留在北京。

  …

  六月初六,仅仅在京三天的朱寅,就率领第一批人离开北京。

  除了朱家人,冯梦龙的夫人庄姝也带着朱寅的义女冯药离,跟着一起南下。嫁鸡随鸡,冯梦龙跟着朱寅一起走,她当然也要去。

  为了不让京中的官员士民相送引起皇帝的猜疑,朱寅天刚亮就出发,等到太阳出来,已经离京十余里了。

  队伍沿着驿站到了天津卫八骑驿,再到临清州上船,免检通关,到济宁州后水陆兼程。

  沿着运河一路南下,到了南京长江后再次换船,一路沿江西进,经过汉口、螺山、夷陵、夔州。

  进入川江之后,换“舵笼子”上了滟滪堆,一边闯滩一边祭江神。

  这一路上,朱寅等人倒是好生领略了长江沿岸的壮丽风光。

  因为一行数百人,所以速度不快。直到六月三十日上午,离京二十四天后,朱寅才终于看到了重庆府的朝天门。

  当日下午登岸,只见高大的城门上刻着“四川东道”四个大字,还有两个大字是:巴县。

  没错,重庆府的治所就是巴县县城。所谓的重庆府城,当然就是巴县县城。所以,巴县县城比一般的县城大的多,从汉朝起就是大城。此时,巴县也是四川东道的监察治所。

  朱寅的队伍一上岸,很快就引起了巡检的注意,立刻有人飞报入城。

  因为朝廷贬朱寅为彭水知县的邸报,早几日就到了重庆。

  朱寅的知县驿站刚到朝天门外,就听到城内锣鼓大响,乐器悠扬,随即一个红袍文官,就在众人簇拥下昂然出城。

  城门口的百姓,见到这红袍官员,都是惊慌失措的一起下拜,口称“公祖老爷”。

  所谓公祖,就是大家共同的祖父。这是底层百姓对知府的尊称。

  那么不用说,这被称为公祖的文官,当然就是重庆知府郝运来!

  朱寅的身影刚出现,“公祖老爷”就大声笑道:

  “稚虎别来无恙?为兄等你多时矣!”

第411章 短棺材的狗戳!

  重庆知府见到朱寅,似乎十分高兴。

  “听闻稚虎兄要来,我这几日可是望眼欲穿啊。稚虎兄舟车劳顿,远来辛苦,这便入城歇息吧。请!”

  他一摆手,周围顿时丝竹悠扬,管弦齐鸣。

  郝运来在乐曲声中,指着朱寅对属员幕僚们笑道:

  “这一位,便是名满天下、连中三元的江左朱郎、稚虎先生,西北平叛收服河套,高丽抗倭恢复东国!今日稚虎先生来我重庆,当真是巴渝百姓之福啊。”

  一个知府如此欢迎知县,实属罕见了。虽然眼下天气炎热,郝运来满头大汗,可还是严严实实的穿着官服迎接。

  大群满头热汗的府衙官吏一起拱手,对朱寅行礼道:

  “见过宫保!”

  “见过侯爷!”

  虽然朱寅的实职被贬为彭水知县,可是他的太子太保这个三师头衔还在,更重要的爵位也没有被削除。

  论起江宁侯、太子太保的身份地位,整个重庆府也只有两位郡王比他高。当然,若是论及实权,他这个知县就远远不够看了。

  但是重庆府衙的官吏属员,谁也不敢小瞧这位身穿青色官服的稚虎先生,很多人甚至有些激动。

  朱寅拱手笑道:“诸位免礼,兄弟此来巴渝,但见山川风流,人物倜傥,旅途之劳顿,至此尽涤。”

  又对郝运来拱手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化吉兄别来无恙?唔,巴山蜀水的风土还真是养人呐,化吉兄比之前更加精神抖擞了。”

  眼前的郝运来,皮肤黑了很多,也瘦了很多,但也比在北京时精干的多。

  郝运来笑呵呵的上前拉着朱寅的手,“我在重庆还不到一年,就瘦了起码十斤,这也叫风土养人?”

  朱寅笑道:“看来这一年,化吉兄真是辛苦了。看上去书卷气都淡了几分,怕是没少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操劳。”

  虎牙给他的情报是,郝运来到重庆后,严厉打击盗贼,整肃官场,抑制豪强,蠲免杂税,平反冤狱,兴修水利,调解汉夷之争,关心民间疾苦,经常亲自巡访州县,可谓是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

  也就一年,他就受到了重庆百姓的爱戴。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在官场上,此人不择手段、善于钻营、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可是论起干实事,他也能亲力亲为、认真负责。对于辖地的百姓,他也有怜悯之心,算是爱民如子。

  此人不是清官,他也收钱。可他拿的都是“常例孝敬”,也就是长期以来商贾大族对地方官的年节之礼,早就形成潜规则。除此之外,他并不贪污公帑、盘剥百姓。

  就说这次自己被贬到重庆,郝运来得到消息后,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对同为郑氏党羽的四川税监邱乘云说:

  “朱稚虎心高气傲,目无余子,今日遭贬乃是咎由自取,实在令人拍手称快。”

  可他回到府衙又对自己的夫人说:“稚虎功高而遭贬,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啊。皇上如此对待国士,社稷堪忧。”

  由此可见此人,很难用忠奸善恶来评定。

  郝运来言笑晏晏的携着朱寅的手,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关系亲密、交情莫逆。

  “稚虎兄,”郝运来指着山雾缭绕的城池,“重庆是山城,雾气也大,夏天如置蒸笼,比北京热得多。你这个时候来,可是不太好受。”

  朱寅笑道:“心静自然凉。你能受得住,我自然也能。”

  郝运来仔细打量朱寅,发现一年没见,朱寅的气度更加雍容贵重,举手投足间不怒自威,而且气定神闲、风轻云淡。一点也看不出被贬谪的落魄,似乎仍然是统帅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经略大臣,依旧大权在手、智珠在握一般。

  郝运来顿时有点无趣了。

  稚虎啊稚虎,原本以为你被贬之后,狼狈不堪、意气消沉,我也能好好取笑你一番,出出当年积郁心中的闷气,然后再假惺惺的安慰你一番,如此也算一段佳话。

  你这仕途一落千丈,一夜之间被赶出京师贬为知县,以后再也难以出头了。可谁成想,你居然还这么神气活现?

  稚虎,你难道真的不在意官位权势吗?我不信!

  郝运来有些憋得慌。他盼了好几天,想看到倒霉之后长吁短叹、牢骚满腹的谪臣朱寅,今日虽然盼来了朱寅,可是朱寅完全没有那种落拓之色。雅量高致这四字评语,仍然拿捏的死死的,令人亲而难犯。

首节 上一节 619/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