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65节
宁采薇抱着妹妹,转过身子,面向另一边,身子花枝乱颤。
可她不能笑出声,只能憋住声音,腹部肌肉忍的酸痛。
难绷。
神特么康熙、康乾。
这男人怎么这么恶趣味啊,讨厌!
真是的!笑死姐了。
“咯咯…”宁清尘是婴儿,情绪管理能力极低,更是笑的快要岔气了。
这狗头特务还是个逗逼鸭。
“爹…”那十三四岁,身穿补丁衣服的少女,主动上前说道,“爹给俺也改个名字吧。”
朱寅老气横秋的叹息一声,“丑嫚啊,我都说两次了,不要叫我爹。”
“你和康熙、康乾一样,叫我主公吧。”
这女子也是山东人,叫靳丑嫚。
可是其实,她不但不丑,五官长相还很娟丽,是个美人的骨相。
只是营养不良,头发有些枯黄,身材很瘦,皮肤有点粗糙。
真要是丑,也不会被人贩子看中。丑的可卖不出价钱啊。
人贩子坏,但不傻。
她是微山湖的船户,家住微山岛,自小就跟着父母扯帆行船,踏波走浪,日子辛苦也能忍受。
可父母死后,嫂子就容不下她了。两个哥哥也都不管她。
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嫁女要出不少嫁妆,就算是苦哈哈的船户,也要一条起码二十石的新船。
两个哥哥自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愿意为妹妹出船嫁,在各自浑家的授意下,干脆不闻不问。
此时听到朱寅让她改口,她立刻说道:“主公,俺也想改个名字。”
朱寅道:“也好。你就叫靳云娘吧。但你改了名字,黄册户籍就没有了。”
这个名字很随便,但也没有恶搞。
“谢主公。”靳丑嫚神色喜悦,“以后俺就叫云娘了,俺不在乎黄册户籍。”
她已经十三岁,当然能看出朱寅出身不凡。
靳云娘露出一丝倔强之色,“俺要好好跟着主公,不让他们瞧不起俺。”
她口中的他们,当然是她的哥哥嫂嫂。
…
黑船过了徐州之后,出了会通河,逆流变成顺流,船速就快了很多。
又过了两日,船过了淮河,进入淮扬河段后,运河更是宽广,两岸更是繁华如烟。
河面上的漕船悬挂着漕运总督的旗帜,都是工部定制四百石规格的制式漕船。
大量船队,还有漕运千户的兵丁护送。
看上去犹如一支迤逦北上的水师舰队。
按照户部的要求,每年漕粮到京的最低标准是四百万石,不算路上的损耗。
这就意味着,需要四百石规格的制式漕船,运载一万船次。若是算上漕兵和漕工路上的口粮消耗,最少要运载一万两千船次。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运河上要有四十艘户部的漕粮船北上。
加上商船、民船、兵船、官船、盐船,以及江南各织造衙门、宫里各监的采办船,河道上十分忙碌。
由于是顺风顺水,四百里长的淮扬运河,朱寅等人两天就走完了。
七月十一清晨,前方终于出现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一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相接,苍茫一色。
万丈朝霞之下,江鸥水鹭蹁跹飞舞。
长江!
PS:长江终于到了。本书的故事,也真正展开了。
第57章 狼穴
长江到了,也就是扬州到了。
而大江的对面,西边百里之外,就是南京!
此处河段是高邮湖到长江的出河口,右边不远处的河岸上,赫然是一座煌煌大城,一眼望去繁华如烟。
扬州。
此时此刻,千帆百舸齐看扬州。
“到扬州了。”朱寅神色感慨的小声说道,“我们一个多月时间,从北到南,跨越数千里啊。”
宁采薇也有点激动,“从白山黑水,到齐鲁大地,再到烟雨扬州…”
她正在抒发情感呢,忽然就闭口不言了,眼睛只是盯着不远处的几艘船。
但见那几艘船上的水手,正将一只只马桶向水中倾泻着黄白之物。
她的抒情顿时化成一声哀叹。
“唉,这古代的卫生情况,真是让人头疼。”
“这么多人往河里倒马桶,那这河里的鱼…大肠杆菌不超标么?”
朱寅苦笑道:“不然怎么办?好多天都在船上,马桶能不满吗?倒在河里是免不了的事情。”
“不过他们也没那么不讲究,一般是南下到了长江才倒,北上到了天津才倒,这样就被冲进大海,不污染河道了。”
“古代江河更大,人口也比后世少的多,哪里那么容易水质超标?”
“现在进了长江,按照规矩,他们就能倒马桶了。”
“所以啊,长江出海口这段江水的鱼,最便宜。”
宁采薇很是无语,“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往长江倒马桶了?”
朱寅重重的点头道:“那当然了,船上好几只马桶都快满了…”
“好吧。”宁采薇弱弱说道,“让康熙、康乾来干?”
朱寅神色诡异,“行,就让他们干吧,小孩子不能惯着,容易变懒。”
宁采薇:“……”
朱寅清声稚气的喊道:“康熙!康乾!”
双胞胎男孩一起出现,“主公,有什么吩咐?”
朱寅指指船舱底层,“把马桶倒了,清洗干净。”
“好咧。”康熙、康乾答应一声,麻溜干活。
黑船没有靠岸,直接转向往东,顺江东流。
朱寅指着西边,压低声音对宁采薇说道:
“上游百里就是南京城了。那个海老头,如今就在南京当大官儿,没几个月好活了。”
宁采薇小声道:“还能活几个月?”
朱寅伸出三个指头。
“三个月…”宁采薇神色有点凝重,“病死的?可以救治他么?”
朱寅在她耳边说道:“是病死在任上的,都不请病假。他活了七十岁,算是高寿吧。能不能救治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试试。”
“华夏很需要海大叔这样的人啊,能救便救。但现在不行,我们要先去舟山,除掉那伙贩卖人口的倭寇,解救要被运到日本的被害者。”
“等到从舟山回来,再来南京给海大叔送温暖。”
宁采薇点头,“好,听你的。”
刚说到这里,就感到妹妹在掐自己,掐的很疼。
“你干嘛?”宁采薇瞪着宁清尘。
宁清尘一脸不满。
我才是医生。
你们说救海瑞,我当然很赞成,可是你们不该无视我。
我空气鸭?
工具人?
我立了这么多次功,你们一点表示都没有!
宁采薇猜出妹妹的心思,点着妹妹的小鼻子笑道:
“等我们重新落脚,姐就给你找最好的奶娘,姐姐最爱你,听话哦。”
宁清尘:“………”
从小到大就知道PUA我,一直让我听话,让我听话。
听你妹!
你都不是宁总了,我听毛线鸭。
…
出海方向的船,相比北上南下的船,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因为明朝禁海,不许私船出海。从南京到崇明数百里的长江上,遍布江防卫所的巡船、碉堡、炮台、息烽。
可谓层层关卡,戒备森严。
除了朝廷的船、特殊许可的私船、海外使节贡船之外,一律不得从长江出海,也不能从海上入江。
然而,那都是弘治之前的陈年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