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157节
“呸!真以为骑兵还是马刀对砍的时代?首长说了....老子这叫现代化骑兵!”
副营长策马而来,兴奋道:“营长,咱们赢了!全歼日军整整一个骑兵联队!”
孙德胜咧嘴一笑:“给团部发报——汇报骑兵营的战果,同时告知团部,我骑兵营决心继续深入敌后,彻底切断日军第二二一师团的退路!”
“请首长放心!”
.....
战场后方五公里处,一片稀疏的杨树林中。
“报告!“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进临时指挥所,脸上还带着未消的震惊,“东北方向发现大规模骑兵交战!“
115师瘦高参谋李民猛地从地图上抬起头,瘦高的身形像根绷紧的弦。
他眼睛锐利如鹰,沉声问道:“看清楚了么?是哪支部队?“
“不清楚,“侦察兵抹了把脸上的尘土,“但有一方肯定是小鬼子,另一方...另一方穿着咱们八路军的衣服。“
115师一名军官闻言嗤笑一声:“扯淡!这方圆五十里除了咱们115师,哪还有成建制的八路军?肯定是伪军穿着咱们的衣服迷惑人。“
“首长,真不是伪军!“侦察兵急得直跺脚,“他们的装备好得不像话!人人背着冲锋枪,还有轻重机枪支援,那火力比中央军还猛!小鬼子骑兵被他们打得人仰马翻!“
“一个小时不到,直接就把小鬼子的上千号骑兵给突突了,那场面....太震撼了!”
“要不是他们穿着咱们八路军的服装,我都不敢认!但绝对不是伪军...伪军可不敢和小鬼子打,更不可能干掉那么多小鬼子!”
“这支骑兵这么厉害!?”军官也是呆住了,“到底是哪支部队?”
李民手中的铅笔“啪“地折断。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130团所属骑兵营?
“这里距离石门镇根据地武相县最近,最有可能就是130团的队伍。”
“这怎么可能?“军官瞪圆了眼睛,“130团的同志不是在正面和第三零五师团、第二二一师团死磕吗?他们哪来的兵力绕到敌人后方来?“
李民已经抓起望远镜和手枪:“不管是不是,去看看就知道了。能和小鬼子骑兵硬碰硬的,都是自己人!“
十分钟后,李民带着一个加强排隐蔽在一处土坡后。
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黄沙漫天的战场上,一支八路军骑兵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追击溃逃的日军。
他们装备之精良,战术之娴熟,完全颠覆了李民对八路军骑兵的认知。
“老天爷...“军官张大了嘴,“那...那是冲锋枪?那是连发步枪?还带瞄准镜?一个骑兵营全装备这个?!“
“乖乖,还有重机枪部队....”
更令他们震惊的是战场中央那个高大的身影——孙德胜手持染血的马刀,正一脚踩在日军联队长的尸体上,对着溃逃的日军骑兵高声嘲笑。
“是孙德胜!130团骑兵营营长!“一名参谋激动地拍了下大腿,“总部有给我们130团各级主官的画像!“
就在这时,一队骑兵警戒地朝他们隐蔽的方向包抄过来。
李民当即开口:“同志!我们是115师的!别开枪!“
领头的骑兵排长警惕地打量着他们:“口令?“
“黄河!“李民大声回答,随即说出今天的动态口令,“回令?“
“泰山!“骑兵排长松了口气,但仍未放下枪,“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李民刚要解释,远处传来孙德胜洪亮的声音:“怎么回事?“
骑兵排长回头喊道:“营长!发现115师的同志!“
第281章 骑兵营偶遇115师,被震惊到!!(求订阅!!)
孙德胜策马而来,马刀已经归鞘,但身上的杀气还未散去。
孙德胜眯起眼睛打量着李民,觉得有些熟悉,“你是?”
李民淡定道:“我是115师的参谋李民!”
听到“李民”二字,孙德胜彻底认出了眼前这位。
要知道赵为国可是特意将和130团联系的几位八路军参谋的画像给他们看过,就是为了在战场上遇到的话,能够认出来。
他连忙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民面前,啪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同志您好!130团骑兵营营长孙德胜向您报到!“
“还真是你们130团的人!“李民回礼后,忍不住绕着孙德胜转了一圈,啧啧称奇,“也就你们130团有如此先进的装备!“
他伸手摸了摸孙德胜胸前的防弹钢甲,又敲了敲对方头上的钢盔,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陈来和其他115师战士也围了上来,像看稀罕物似的打量着这支“土豪“部队。
“孙营长,要不你给我介绍一下?“李民指着骑兵们身上五花八门的装备,眼睛直放光。
“是!“孙德胜挺直腰板,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这是PPSh-41冲锋枪,弹匣71发,射速每分钟900发;这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改进型,弹量二十发,加装了四倍光学瞄准镜;这是德制MG34通用机枪,射速可调...“
陈来咽了口唾沫,小声嘀咕:“我的乖乖,这哪是八路军,简直是天兵天将啊...“
孙德胜听见了,哈哈大笑:“这算什么!我们团直属炮营还有105毫米榴弹炮呢!我们骑兵营的装备在咱们团也就是个中游水平,装备最好的得属特战营和炮营!“
李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平型关战役时,他就见识过130团,那神出鬼没的炮火支援。
当时还纳闷,八路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炮兵了?
“孙营长,“李民突然正色道,“你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正面战场...“
“正面有咱们团长坐镇,稳如泰山!“孙德胜一挥手,“我们骑兵营是奉命穿插敌后,专打鬼子软肋的!“他指着远处还在冒烟的战场,“刚收拾了鬼子一个骑兵联队,接下来准备切断二二一师团的补给线!“
李民眼前一亮:“正好!我们115师奉命在这一带建立防线,防止日军南下。“
“咱们现在两支部队算是挨着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孙德胜脸色一喜,虽然现在130团还不需要支援,但是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援军多啊!
115师可是八路军的主力师,有他们在旁边驻守,孙德胜心里更加踏实。
李民的目光在孙德胜身上的装备上来回扫视,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终于忍不住开口:“孙营长,这些精良武器都是你们缴获的?”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毕竟在物资匮乏的敌后战场,能拥有这样的装备堪称奇迹。
“当然不是了,小鬼子哪有这么好的武器!”孙德胜昂首挺胸,眼神中满是骄傲自豪,他用力一拍腰间的配枪,发出“啪”的清脆声响,“我们 130团使用的大部分武器都是咱们自己兵工厂生产出来的!”
说着,他伸手依次比划,“手枪、步枪、机枪,还有迫击炮、山炮,甚至子弹、炮弹......咱们兵工厂都有专门的生产线!”
这话一出,李民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的惊讶毫不掩饰。
他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步,身旁的陈来和其他 115师战士也都纷纷围拢过来,人群中发出阵阵低呼。
李民伸手摸了摸孙德胜胸前的防弹钢甲,又抬头看了看那顶泛着冷光的钢盔,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早听说 130团有自己的兵工厂,可真没想到,竟然能造出这么齐全的装备!”
孙德胜嘿嘿一笑,胸膛挺得更高了:“李首长,您还不知道吧,咱们兵工厂的师傅们个个都是能人!他们把缴获的先进武器拆开研究,一点点改良工艺,现在造出来的东西,比原版还结实耐用!”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拆卸枪支的动作,眼中满是对兵工厂技师们的敬佩与自豪。
孙德胜望着远处整齐列队的骑兵,眼神中满是追忆,“咱们能用上这么好的武器装备,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我们的首长赵为国同志。”
他顿了顿,伸手抹了把脸,感慨道:“还记得刚打下石门镇的时候,镇子上连口完整的铁锅都找不着,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李民等人不自觉地凑近,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孙德胜弯腰捡起块碎石,在地上划出简陋的轮廓,“当时我们首长站在这片废墟里,指着一片荒芜之地说:‘咱们八路军要想挺直腰杆,就得有自己的家伙事儿!’他大手一挥,当场拍板建兵工厂,那股子气魄,看得我们热血沸腾!”
“可哪有那么容易啊!”孙德胜苦笑一声,用碎石狠狠敲了敲地面,“没设备,就从鬼子手里抢、从国军仓库‘借’;没原料,战士们就满山遍野找矿脉;最头疼的是缺人,咱们首长甚至亲自跑到敌占区,扮成商人去请那些被日本人欺压的技术工人。”
“全国各地去招募人.....这才把兵工厂的架子给搭建起来!”
他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前段时间,我们首长听说有个德国工程师来山西旅游,咱们首长亲自去拜见那位德国工程师,三顾茅庐、蹲守三天三夜,就为了请他来咱们根据地!”
陈来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后来呢?”
“后来?”孙德胜的脸上绽开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咱们根据地兵工厂发展得越来越好,能生产的武器弹药越来越多!全是他带着大伙儿拼出来的!”他猛地站直,朝着石门镇的方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有这样的首长,咱们 130团,没有打不赢的仗!”
与此同时,正在赶往青龙峡路上的赵为国莫名其妙打了好几个喷嚏,“狗日的,是谁又在背后嘀咕我呢!!”
第282章 你们吃得这么好么!(求订阅!!)
听完孙德胜的介绍,李民望着孙德胜身后装备精良的骑兵,喉头动了动,语气里满是震撼:“我本来以为你们的装备也就是比国府中央军强一些,万万没想到这么强,怕是连日军的装备都不如你们!”
他的话音刚落,陈来就激动地拍了下大腿:“你们 130团的装备简直比列强还强!怪不得能接连击败日军!”其他战士也纷纷附和,赞叹声此起彼伏。
“130团绝对是我们八路军的希望!”一名老兵眼眶泛红,声音微微发颤,“有这样的部队,赶走鬼子指日可待!”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赵为国同志!”李民神色肃穆,由衷感叹道,“目光长远,脚踏实地,足智多谋,乃我八路军之大将!”众人纷纷点头,看向孙德胜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敬意。
就在这时,李民注意到几名 130团骑兵营的士兵正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某种块状物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仰头灌口水。
他好奇地指了指:“孙营长,战士们吃的是什么?”
孙德胜咧嘴一笑,立刻来了精神:“报告首长,这是我们的单兵口粮!由于我们是在敌后运动作战,生火做饭既耗时又容易暴露目标,首长就特意让根据地的食品工厂研发了这个!”
说着,他从腰间的帆布包里掏出一块长方形的棕褐色物体,“您看,这东西巴掌大,分量轻,却能顶一顿饱饭。它用炒熟的小米、黄豆磨成粉,混合花生酱、蜂蜜压制成块,还加了干菜碎和肉干,营养十足!”
他掰下一小块递过去:“您尝尝,又香又扛饿,战士们执行长途奔袭任务,揣几块在怀里,几天都不耽误赶路。”李民接过放入口中,咀嚼间,谷物的醇香、花生的浓郁与蜂蜜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口感扎实却不难咽。
“不仅如此!”孙德胜兴致勃勃地继续介绍,“还有压缩饼干、牛肉罐头,甚至连速溶咖啡都有!首长说,吃饱了肚子,战士们才能打硬仗!之前奇袭日军仓库,我们带着单兵口粮急行军一百二十里,到地儿了还能生龙活虎地拼刺刀!”
李民一边回味着口中的香甜,一边认真听着孙德胜的讲述。孙德胜见李民感兴趣,更加来了劲头,继续介绍道:“我们每个士兵的单兵口粮配给可是有严格标准,科学得很!”
他掰着手指细细数来:“像刚才您尝的这种能量块,每人每天标配 3块,每块 200克,能提供足够一天消耗的热量。压缩饼干每人每天 2包,每包 150克,口感酥脆,饱腹感强。”
“牛肉罐头每人每 3天能领到 1罐,每罐 300克,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脱水蔬菜包,每天 1包,别看只有 50克,泡开就是一大碗,维生素全靠它了。”
“另外,”孙德胜又掏出一个小铁盒晃了晃,“速溶咖啡每人每天 1小袋,茶叶 2小袋,这可是提神醒脑的宝贝。盐巴和糖块也有专门的小包装,每天各 1包,保证电解质平衡。所有这些口粮加起来,总重量控制在 2公斤以内,用防水布袋一装,往背包里一塞,轻便得很,完全不影响战士们行动!”
“而且这些口粮的包装也都是特制的,”孙德胜指着能量块的包装解释道,“用的是防水防潮的油纸,外面再裹一层薄铁皮,既结实又能防止气味散发,就算在雨天或者泥地里行军,也不用担心口粮损坏。首长常说,后勤保障就是战斗力,只有让战士们吃得好、吃得方便,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李民咬着能量块的动作突然僵住,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目光死死盯着手中还剩一半的褐色块状物。
在他记忆里,八路军的干粮永远是掺着沙子的窝窝头,或是硬得能磕掉牙的冷煎饼,可这入口带着谷物焦香与蜂蜜清甜的食物,颠覆了他对“军粮”的所有认知。
陈来更是直接瞪大了眼睛,手里刚掰开的压缩饼干“啪嗒”掉在地上。
他慌忙捡起来,一边拍灰一边咋舌:“这玩意儿跟我娘过年蒸的点心似的,又酥又香,咋可能是打仗吃的?”其他战士也纷纷围过来,有人捏着脱水蔬菜包反复查看,有人拧开牛肉罐头盖子时,手都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这...这真的是咱们八路军能吃上的东西?”一名老兵声音发颤,布满老茧的手捧着速溶咖啡袋,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他突然想起去年寒冬,全连靠着啃树皮撑过三天,如今看着这些包装整齐、种类丰富的口粮,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似的说不出话。
孙德胜见状哈哈大笑,指着众人手中的口粮:“可不是嘛!李首长您看这牛肉罐头,开罐即食还能加热;脱水蔬菜泡五分钟就水灵灵的,不比现摘的差!”他的话让李民猛地抬头,手中的能量块已经吃完,此刻正盯着战士们腰间鼓鼓囊囊的口粮袋——那些在他印象里本该装着冷硬干粮的位置,如今塞满了密封严实、轻便易携的新型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