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197节
陈诚被带到一间宽敞明亮的会客厅,屋内陈设简洁却庄重。
赵为国正坐在主位上,身旁是林曼和一名手持笔记本的女记者。
当陈诚看清赵为国的面容时,心中一震——这位威震华北的抗日名将,竟如此年轻!
“陈部长,久仰大名。”赵为国起身相迎,面带微笑,“请坐。”
陈诚压下心中惊讶,笑道:“赵团长果然年轻有为,陈某佩服!”
双方落座,寒暄几句后,陈诚直奔主题:
“赵团长,国府对您的战绩十分赞赏。委座特意派我来,希望能与您合作,共同抗日。”
说着,他取出一份文件,郑重递上:
“这是国府开出的条件——只要你愿意加入国府,晋省战场将由你和阎锡山、卫立煌共同负责,130团所有人官升三级,兵员、武器、军饷全额补给。”
“此外,南京还会拨付200万大洋作为特别军费,并授予您‘青天白日勋章’。”
秘书补充道:“赵团长,只要您点头,这些条件立刻生效!”
赵为国接过文件,仔细翻阅后,笑着合上:
“不得不说你们给的条件确实丰厚。”
陈诚一喜,正要说话,却听赵为国继续道:
“但请恕我拒绝。”
“为什么?!”陈诚愕然。
赵为国神色平静,内心嘀咕一句‘我特么手握原始股,要你那点烂饼’,同时嘴上解释道:
“第一,国府承诺的补给,从未足额发放过——比如去年承诺给八路军的60万发子弹,实际只给了5万。”
“在我这里,你们国府没有丝毫信用可言。”
“第二,国军内部派系倾轧,我不喜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看向窗外的田野,“我的兵,是为老百姓打仗的。去了国府,还能这样吗?”
“请不要怀疑我的信仰!!”
陈诚急道:“赵团长!国难当头,应以大局为重!您若有什么额外要求,可以尽管提!”
赵为国摇头:
“陈部长,请转告南京那位——抗日,我们义不容辞。但130团,只会留在人民的阵营。”
“保护人民,才是我和130团最神圣的职责!”
说罢,他起身送客。
林曼适时开口:“陈部长,采访内容我们会如实上报,请不要搞其他小动作。”
陈诚这才注意到,女记者一直在记录!
他脸色铁青,却无法发作,只能悻悻离开。
走出指挥部,秘书愤愤道:“老板,这赵为国太不识抬举!”
陈诚长叹一声:
“不,是我们……来得太晚了。”
他回头望向指挥部,喃喃道:
“这样的人若在国府,何愁天下不定?”
.....
陈诚离开石门镇根据地后,心情复杂地返回南京。
一路上,他不断回想着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先进的工业设施、高效的农业生产、军民一心的凝聚力,以及赵为国坚定的态度。
佩服、羡慕、嫉妒....甚至还有恐惧在里面。
回到南京后,陈诚立即前往总统府向蒋光头汇报。
国府大厦。
委员长办公室内
蒋光头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送来的情报。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陈诚。
“敬之,事情办得如何?”
陈诚深吸一口气,如实汇报道:“委员长,赵为国……拒绝了我们的条件。”
蒋光头眉头微皱,但并未表现出太多意外,只是冷哼一声:“果然如此。”
“你亲自见过赵为国了,你跟我讲讲他这个人吧。”
蒋光头眼中透着好奇与不甘。
陈诚继续道:“赵为国此人……确实非同寻常....。”
“主要是他的根据地建设远超我们想象,工业、农业、民生皆井井有条,甚至比许多大城市还要先进。”
“而且,他在当地深得民心,士兵和百姓对他极为拥护。”
蒋光头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缓缓道:“他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陈诚苦笑:“他说……国府信用不足,补给从未兑现;国军内部派系争斗,他不愿卷入;最重要的是,他坚持认为130团是为老百姓打仗的,而非为某个政权。”
“哼!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蒋光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他走到地图前,凝视着晋省的位置,沉声道:“眼下日军在晋省步步紧逼,阎锡山和卫立煌的防线摇摇欲坠,唯有赵为国的130团还能牵制日军主力。”
“若此时与他翻脸,只会便宜了日本人。”
陈诚点头:“委员长明鉴。赵为国虽然拒绝招揽,但他仍在积极抗日,这对我们整体战局有利。”
“而且我还打听到,晋省的日军对赵为国畏之如虎,已经出高价悬赏赵为国的人头!”
“倘若日军有大的行动必然也是针对赵为国的,所以有赵为国为我们吸引火力,我们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淞沪战场。”
蒋光头眯起眼睛,沉吟道:“既然如此,那就暂时维持现状,另外再找机会招揽赵为国。”
“不过……”
他语气骤然转冷,“若到时候赵为国仍不识抬举,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陈诚心中一凛,知道蒋光头对赵为国的忌惮已深。
但他并未多言,只是低头应道:“是,委员长。”
数日后,军事委员会会议上
何应钦、戴副局长等人得知赵为国拒绝招揽的消息后,纷纷建议采取强硬手段。
“委员长,赵为国此人桀骜不驯,若不早日铲除,日后必成大患!”戴副局长阴恻恻地说道。
何应钦也附和:“是啊,他现在能抗住日军,无非是仗着地利和装备。一旦日军撤退,他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蒋光头却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淡淡道:“眼下抗日为重,晋省战局离不开他。”
“传令下去,暂时不要与赵为国发生冲突,绝不能担上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责任,但军统和情报部门要加强对他的监视。”
众人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逆蒋光头的决定,只得应下。
会议后,戴副局长回到了军统总部。
第350章 利润太高!军统也想要和石门镇做生意(求订阅!!)
而此刻陈诚的秘书正恭敬地站在桌前,手里捧着一份详细的汇报文件。
没错,陈诚的秘书正是军统的一名特工。
专门安插在陈诚身边的。
“戴老板,这是属下和陈部长在石门镇根据地的所见所闻,请您过目。”
戴副局长接过文件,随意翻了几页,起初神情淡漠,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皱起,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你确定这些数据是真的?”他抬头,目光锐利地盯着秘书。
秘书连忙点头:“千真万确!石门镇的工业区规模远超我们的想象,不仅有机械厂、化肥厂,甚至还有小型发电厂,电力供应比南京某些地方还要稳定!”
“而且他们的农业灌溉系统极为先进,水渠遍布整个根据地,粮食产量极高,老百姓几乎家家有余粮。”
戴副局长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忽然问道:“那商业呢?他们真的允许商人自由经营?”
秘书眼睛一亮,立刻道:“不仅允许,而且极为鼓励!根据地的税收政策清晰透明,没有层层盘剥,商人只要遵守他们的规定,利润极为可观。”
“据我调查,和石门镇商会合作的商人,一年至少能赚取五成以上的利润,甚至有不少上海、南京的大商人已经暗中派人去洽谈合作了。”
“五成利润?!”戴副局长瞳孔一缩,手指微微一顿。
军统虽然权力极大,但经费一直紧张,尤其是抗战爆发后,国府财政吃紧,军统的拨款更是捉襟见肘。
如果能从石门镇的商业中分一杯羹……
他眯起眼睛,缓缓道:“这么说,在石门镇做生意,真的能赚钱?”
秘书低声道:“能赚,我去他们工业园区看过,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很高,很多都有进口水准!”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出厂价还不到国内同类型产品的一半!”
戴副局长沉默良久,忽然冷笑一声:“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秘书,声音低沉:“军统的经费一直紧张,尤其是现在战事吃紧,上面拨的款项根本不够用。”
“既然石门镇的生意这么好做……那咱们军统,是不是也该‘为国分忧’,去分一杯羹?”
秘书心头一跳,立刻明白了戴副局长的意思,连忙道:“戴老板英明!我们可以以商人的名义,派几个可靠的人过去,既能赚钱补贴经费,又能顺便监视赵为国的一举一动!”
戴副局长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不错,就这么办。”
“你去安排几个机灵点的,身份要干净,最好是有经商经验的,让他们尽快动身。”
“记住,这件事要低调,绝不能走漏风声,尤其是不能让委员长知道!”
秘书肃然点头:“是!属下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