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2节
“咱们现在已经占据了石门镇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村庄,对石门镇也是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只要拿下石门镇,咱们就可以占据整个石门镇区域,这无论是对根据地的范围,还是人口都有巨大提升!”
听完何奎的话,赵为国笑着道:“哈哈,老何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走,咱们把大家叫来开会!”
“这石门镇该拿下了!”
随着赵为国一声令下,红军130团一营一连所有排级以上的干部全部来指挥所开会。
指挥所内,一间简陋但整洁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了作战讨论的中心。
房间不大,四面墙壁上挂着晋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和敌我态势图,地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分布和重要据点。一张粗糙的木桌摆在房间中央,周围摆放着几把长凳,桌上摊开着一份石门镇的详细地图,旁边还堆着几本笔记本和铅笔。
会议室的氛围既严肃又充满干劲。
赵为国站在桌首,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干部。
他的神情坚定自信,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即将展开的行动充满期待。
第40章 战前会议,石门镇实力(求收藏,求追读!!)
晋西北,野狼沟,红军130团一营一连驻地会议室内。
何奎坐在赵为国的左侧,手里拿着一支铅笔,时不时在地图上圈画几下,神情专注而认真。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关键问题。
作为连队的副连长,他对石门镇的情况做了不少的了解,此刻正等待着赵为国的进一步指示。
李云龙坐在赵为国的右侧,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眼神中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劲头。
他一向以勇猛著称,听到要攻打石门镇,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脸上写满了迫不及待的神情。
陈大壮坐在李云龙旁边,神情沉稳,目光坚定,他虽然话不多,但只要是赵为国安排的,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此刻,他正低头看着地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默默计算着什么。
其他排级干部也陆续到齐,围坐在桌旁。
有人低声交谈,讨论着石门镇的地形和敌情;有人默默抽烟,烟雾缭绕中透出一丝紧张的气息;还有人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会议内容。
每个人的神情都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重视。
会议室的角落里,一名年轻的通讯员正忙着整理文件,他的神情有些紧张,显然对这次重要的会议感到压力。
两名战士则站在门口,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确保会议的安全。
赵为国见人都到齐了,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大家安静。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同志们。”赵为国开口说道,声音洪亮而有力,“咱们以刘庄、赵家堡为中心,已经成功将附近五六个村子纳入了根据地。”
“想要继续扩大根据地,那咱们就得啃点硬骨头了。”
“现在,石门镇成了咱们的下一个目标,何奎同志刚才也说了,咱们已经对石门镇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只要拿下石门镇,咱们的根据地范围就能大幅扩大,人口和资源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而且拿下整个石门镇,也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不过,石门镇可不是软柿子,有正规的晋绥军驻守,咱们要想拿下它,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
“大壮,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石门镇的情况。”
“是。”
“连长,根据最近的侦察和情报搜集,我向大家汇报一下石门镇的情况。”陈大壮麻溜的站起身。
“大壮坐下说就是。”赵为国挥挥手。
“哦,好!”陈大壮重新坐下,开口道:“石门镇位于晋西北的交通要道上,四面环山,只有一条主要道路贯穿全镇。东边是悬崖,西边是密林,南北两侧还有两条河流交汇,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
“这个地方是连接晋西北腹地和外界的重要通道,战略价值极高。”
“镇子下辖12个村庄,总人口大约两万八千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谷子、高粱和马铃薯,但因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再加上军阀阎锡山不断抬高人头税,老百姓日子过得挺苦。”
“镇里有个小集市,是周边村子交换物资的地方,有铁匠铺这些,另外,镇子附近还有个小煤矿、小铁矿,不过开采效率低,对经济帮助不大,被当地富豪乡绅掌控。”
“目前我们已经占据了其中八个石门镇附属村庄,加上石门镇所在还有五个定居点没有占据。”
“石门镇由阎锡山的晋绥军驻守,兵力大约七百人,是一个加强营的规模。营长叫李德彪,是阎锡山的嫡系军官,能力不错,但性格傲慢,对老百姓态度很差。”
“敌军在镇子入口处修了一座坚固的碉堡,扼守着主要道路。镇中心有个军营,周围建了高墙和瞭望塔,防御很严密。镇子周围的制高点上还设了好几个哨所,形成了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晋绥军的装备不错,有步枪、机枪,还有少量迫击炮,弹药储备也很充足。不过,他们长期驻扎在这里,士兵士气低落,纪律松散,经常欺压百姓,搞得民怨很大。”
“老百姓对晋绥军非常不满,因为赋税重,劳役多,生活艰难。虽然他们敢怒不敢言,但最近听说咱们红军的事迹后,有些村民已经开始暗中支持我们了,咱们很多消息都是靠村民们打探得来。”
“另外,镇子周边还有土匪活动,晋绥军对这些土匪打击不力,老百姓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据说晋绥军还和土匪有勾结,这点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
“以上就是我这边汇总的石门镇相关的情报。”
何奎接着说道:“根据陈排长介绍的这些情况,我建议咱们可以派宣传小组悄悄进镇,利用百姓对晋绥军的不满,宣传咱们的政策,争取民心。
石门镇地形险要,强攻难度大,建议先切断敌军的补给线,再集中兵力打他们的薄弱环节。
行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老百姓的利益,避免误伤,用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支持。
总的来说,石门镇虽然是个硬骨头,但内部矛盾突出,民心可用。只要咱们计划周密,宣传和军事行动结合好,完全有可能一举拿下这个镇子,进一步扩大根据地。
请连长指示下一步行动。”
听到这里,李云龙忍不住插话道:“连长,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咱老李早就等不及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保证带着兄弟们冲上去,把晋绥军打得落花流水!”
赵为国笑了笑,抬手示意李云龙稍安勿躁:“老李,别急。打仗不是光靠蛮力,咱们得动脑子。”
“老何,你继续说。”
“好。”何奎点点头,指着地图说道:“根据情报分析,石门镇的晋绥军主要分布在镇子入口的碉堡、镇中心的军营和周围的哨所,正式进攻的时候咱们可以先派一支小分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然后再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他们的防御点。”
第41章 微型手枪,香瓜手雷(求收藏,求追读!!)
赵为国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众人,语气沉稳:“我同意咱们先派宣传小组进镇,争取老百姓的支持。只要民心向咱们靠拢,晋绥军就成了无根之木,再强的防御也没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宣传小组的安全必须放在首位。这样吧……给宣传小组成员每人配一把微型手枪、一枚香瓜手雷!”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为国身上,眼中满是惊讶与羡慕。
微型手枪和香瓜手雷,正是他们上次伏击国府军运输队时,从那黑箱子里缴获的珍贵战利品。
那微型手枪,通体呈现出冷冽的金属光泽,枪身线条流畅,握在手中轻若无物,仿佛是为特工量身打造的利器。
它的设计极为精巧,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轻轻一扣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爆发力。
枪管虽短,却散发着不容小觑的威慑力,尤其是那精致的膛线,显示出其极高的工艺水准。
而那香瓜手雷,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它的大小与真正的香瓜无异,表面光滑圆润,仿佛是一件工艺品。
手雷的外壳上刻着细密的花纹,握在手中沉甸甸的。
它的引信设计极为巧妙,只需轻轻一拉,便能迅速引爆,威力惊人。
当时,一看到这些武器,所有人都被它们的精密与小巧所震撼。
何奎、李云龙等人更是眼馋不已,纷纷想要。
赵为国却是直接拒绝,谁也没给。
没想到,今天他竟然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宝贝全部拿了出来,专门配发给宣传小组。
何奎和李云龙等人虽然心中羡慕不已,但转念一想,这微型手枪和香瓜手雷的确是最适合宣传小队的装备。
它们不仅便于携带,隐蔽性强,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极大保障宣传小队成员的安全。
想到这里,众人对赵为国的缜密安排,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家还有其他意见都可以说说。”赵为国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鼓励。
接着,其他干部也纷纷发表意见。
有人提议夜间突袭,利用夜色掩护,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有人建议利用地形设伏,将敌人引入包围圈后再一举歼灭。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每个人都积极献计献策。
赵为国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偶尔插话补充几句。
最后,他站起身来,扫视了一圈,总结道:“同志们,大家的意见都很好。咱们这次行动,既要打军事仗,也要打民心仗。老李,你先带人抵进石门镇侦察,实时掌控石门镇守军动向,同时策应镇内的宣传小组!”
“没问题。”李云龙当即点头应下,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赵为国转头看向何奎,语气沉稳:“老何,你来负责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好!”何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大壮,你负责带队护送宣传小组进城,争取老百姓的支持,同时将敌人详细的火力、布防情况摸清楚!”赵为国继续安排,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陈大壮领命,声音洪亮有力。
“其他人都下去做准备,三天后,咱们大部队正式行动!”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斗志。
会议结束后,干部们陆续离开会议室,各自去准备接下来的任务。
赵为国站在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这场战斗不仅是对敌人的挑战,也是对红军的一次重要考验。只要拿下石门镇,根据地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三天之后。
同样在会议室内。
陈大壮正在汇报,语气沉稳:“连长,石门镇的晋绥军布防情况我已经摸清楚了。”
“他们在镇子入口修了一座三层碉堡,是他们最大的火力输出点,驻了整整一个连一百多人,火力很猛,重机枪直接对着主干道,硬攻的话咱们得吃亏。而且在镇内还安排了一个连随时可以支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镇中心是他们的军营,大概有三百多人全挤在那儿,围墙高,还有机枪阵地和暗堡,火力很强,但机动性差,里面的人不轻易出来,一般人也进不去。除了镇子入口以及镇中心这两个大点外,在石门镇外围还有6个哨所,每个哨所20人,分散在制高点上,主要是预警作用,但单个哨所火力弱,咱们可以逐个拔掉。他们的重武器有4挺重机枪和6门迫击炮,弹药储备充足。”
陈大壮汇报完,何奎立马起身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连长,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我这边的具体行动方案是,除了第十八、十九、二十排留守外,其他的所有部队都参与到这次的进攻当中。依靠强大的火力支持,以一个主力排、三个普通排协助拔掉镇入口的碉堡,另外一个主力排、三个普通排负责攻入镇中心,再安排几个排单独负责清理周围的哨所,剩下一个主力排和其他普通排作为预备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敌人的补给全靠主干道。要是咱们能切断这条路,他们就成瓮中之鳖了。另外,晋绥军欺压百姓,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咱们要是能争取到民心,这仗就好打多了。所以战斗一开始,就要先派小分队切断补给线,再逐个清理哨所,最后集中兵力打碉堡和镇中心,只要计划周密,拿下石门镇不是问题!”
说完,何奎看向赵为国,眼神中带着请示的目光道:“连长,您看这个方案怎么样?”
赵为国点点头,“晋绥军驻扎在石门镇的是个加强营,从他们布防情况能够看得出来,很有章法,战斗力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咱们绝对不能大意。老何的作战计划我看没问题,那么现在就定一下哪个排担任主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