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32节

  众人凑近观察,果然发现城墙底部往上约两米高的区域,青砖颜色比上部稍深,接缝处的水泥还泛着新鲜的灰白色。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修补痕迹呈现出整齐的方格状,每个方格约五米见方,上面用粉笔写着编号。

  “这是...“

  “模块化作业法。“刘大勇解释道,“我们把城墙分成五十个施工段,每个工兵班负责一段,三班倒连续作业。“

  他指着那些编号,“这是验收标记,A代表合格,B需要修补。“

  “咱们不光是要快,而且还得保证质量,现在的太原城墙可比之前要更加坚硬!”

  刘振国伸手抚摸墙面,发现新补的水泥竟比老城墙还要光滑平整:“用的什么材料?硬度这么高?“

  “特种速干水泥,咱们根据地水泥厂的新产品。“刘大勇如数家珍,“掺了矿渣和石英砂,两小时初凝,八小时就能达到普通水泥三天的硬度。“

  正说着,城墙上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几个工人正在架设脚手架,其中两人穿着八路军军装,另外三个却是普通百姓打扮。

  “那是...“

  “太原本地的泥瓦匠。“刘大勇笑道,“我们搞'军民共建',老百姓出匠人,我们出材料和新技术。现在城里修房子都用这种水泥了。“

  张卫华难以置信地比划着:“这段三十多米的城墙,你们十天就...“

  “报告首长,是全城墙。“刘大勇挺起胸膛,“包括那个十米宽的大缺口。”

  “我们先用钢架做支撑,再浇筑混凝土核心,现在比原来还结实呢!“

  “我也只能解释到这里,首长要进一步了解的话,我得去把工兵营的同志叫来。”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城头上士兵们正在布置一门数顿重的重炮,新修补的墙体纹丝不动。

  刘振国与秘书们交换着震惊的眼神。

  他们太清楚传统城墙的修复难度——去年129师修复一段百米城墙,动员上千民工,足足修了两个月。

  “刘营长,“刘振国突然问道,“你们工兵营有多少人?“

  “一个营编制是五百人,这一次我们投入了大概三个工兵营。“

  刘大勇答道。

  “一个营五百人...三个工兵营就是一千五百人。“陈秘书喃喃自语,“十天就修完太原城墙...“

  “不止呢!“刘大勇来了兴致,“修完城墙又去抢修了太原城内的电厂和自来水厂,现在正帮着老百姓重建房屋。“

  “当然了,这中间咱们也获得了太原老百姓的帮助,所以才修得这么快得。”

  嘶——

  刘振国一行人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130团的工兵营都这么厉害。

  也对,能将石门镇建造成那样子,没有强大的工兵也说不过去。

  众人正说着,城门方向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八路军战士小跑而来,领头的军官老远就举手敬礼。

  “是赵团长!“张卫华眼尖,认出了那个挺拔的身影。

  刘振国整理了下衣领,望着越来越近的赵为国,突然对身边的秘书们轻声道:“记住,等会儿谁都不许提咱们刚刚呆呆讨论城墙修复的事——太丢人了!“

  众人憋着笑点头。

  这时赵为国已经跑到跟前,气还没喘匀就敬了个标准军礼:“报告刘主任!130团团长赵为国,欢迎首长视察太原!“

  他军装笔挺,绑腿扎得一丝不苟,但额头的汗珠和沾满尘土的靴子,暴露了这是匆忙赶来的事实。

  刘振国目光慈祥地扫过赵为国、王园、李民、苏伯四人,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他缓步上前,先与王园、李民、苏伯三人一一握手。

  “好,好啊!“刘振国拍着王园的肩膀,“120师在晋南打出了威风!“又转向李民,“115师的阻击战打得漂亮!“最后握住苏伯的手,“129师的装甲部队越来越像样了!“

  三位参谋挺直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最后,刘振国的目光落在赵为国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上前一步,紧紧握住赵为国的双手。

  “为国同志...“刘振国的声音有些哽咽,“当初在雪山,你临危受命带着130团断后,我们都以为...以为你牺牲了...“

  赵为国感到老人家的双手在微微颤抖,那粗糙的掌心里传来的温度,让他想起了两年前他刚穿越来的时候。

  刘振国红着眼眶,“好在后面收到你和130团都还在的电报!“

  张卫华忍不住插话:“当时总部首长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团在国府军重围中不但突围成功,还顺利抵达晋西北,并发展出了根据地!“

  “你小子给我们的惊喜是越来越多!”他转身指向太原高耸的城墙,“瞧瞧,连省城都打下来了!“

  赵为国挺直腰板:“报告首长,这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少给我打官腔!“刘振国突然板起脸,但眼中的笑意却藏不住,“你小子现在翅膀硬了,都敢打太原?!“

  “关键还真让你小子打下来了!说是奇迹都不为过!”

  刘振国重新看向赵为国:“走,带我看看你的太原城!“

  赵为国立即侧身引路:“首长请!咱们从北门进,正好看看新的太原城!“

第398章 赵为国成首长心中的香饽饽了(求订阅!!)

  太原北门内,青石板路刚被清水冲刷过,宛如新修的道路一般。

  赵为国正要介绍城防布置,突然发现自己被一左一右夹击住。

  “为国啊...“刘振国拍了拍赵为国的左臂,眼睛笑成一条缝,“石门镇那个野战医院你花了不少心思吧?那环境...啧啧...我看着就羡慕啊!“

  右边的张卫华立刻接话:“对对,咱们参观的时候,听说已经能同时开展十台大手术!“

  “光是能够做大手术的医生就有二十名以上!”

  还没等赵为国回答,刘振国又抢着说:“还有你们那个制药厂!盘尼西林月产量放眼全国都能排进前十吧!“

  “何止啊!“张卫华激动地比划,“我听说他们自研的磺胺增效剂,疗效比进口货还好!“

  赵为国张了张嘴,话头又被刘振国截住:“最绝的是军事学院!“

  这位革命老人竖起大拇指,“太有远见了,今后咱们八路军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指战员!“

  “对对对!“张卫华连连点头,“这次护送咱们来的装甲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个营就干翻日军一个大队!“

  “自身损失极小,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等回了延安总部,我把这事跟其他同志说,他们都要说我是在吹牛!!”

  被挤到后面的王园翻了个白眼,小声对李民嘀咕:“得,咱俩白来了,根本插不上话。“

  李民数着手指:“石门医院、兵工厂、制药厂、军事学院...这都夸第四轮了,赵为国同志真成首长心中的香饽饽了。“

  苏伯无奈道:“哎,咱们延安总部的领导这也是穷怕了啊!如今难得站起来,自然对赵为国这个大功臣喜欢到不行。”

  “别说这两位领导了,就连咱们当初还不是被赵为国惊得一愣一愣的。”

  “咳咳...“赵为国终于找到机会插话,“首长过奖了,这些都是...“

  “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刘振国和张卫华异口同声接道,说完自己都笑了。

  赵为国耳根发红,求助地看向后面的王园、李民、苏伯三人。

  王园和李民直接扭头看向其他方向。

  苏伯则埋头记录,嘴里还念念有词:“'香饽饽'这个词用得好,写报告时可以借鉴...“

  好吧。

  这三位也是指望不上了。

  “首长...“赵为国斟酌着词句,“您这次来,怎么不提前打个电报?从石门到太原这一路可不太平。“

  刘振国笑着道:“怎么?嫌我们来得突然?“

  “不是!“赵为国连忙摆手,“我是担心您的安全。要是路上出点岔子,我赵为国就是八路军的罪人。“

  刘振国眼中闪过狡黠的光:“实话告诉你,我们就是故意不通知的。“

  “想看看太原城最真实的样子。“

  “那您大可放心。“赵为国挺直腰板,“130团从不搞表面文章,您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情况。“

  “看出来了。“刘振国无奈地摊手,“本来打算悄悄进城转转,结果离太原还有二十里就被你的部队给盯上了

  赵为国忍俊不禁:“听到新三营的报告,我最开始还以为是谁在冒充您呢!“

  “好你个赵为国!“刘振国笑骂,“把太原防得跟铁桶似的,连只苍蝇飞过都要查三代是吧?“

  “没办法啊!小鬼子贼心不死,随时有肯定对太原发起进攻,不得不防。”

  “不过要是首长您下次再来,我让哨兵睁只眼闭只眼。“赵为国开玩笑地说。

  “别!“刘振国突然正色,“我就喜欢你这股认真劲。“

  刘振国走得虎虎生风,时不时停下来指着某处建筑询问。

  赵为国时而弯腰倾听,时而比划着解释,说到关键处,老首长会突然拍他后背,发出爽朗的笑声。

  “好小子!“刘振国又一次拍案叫绝,“你打算将铁路用起来?!这招要是成功,小鬼子怕是要更难过了!“

  后面的王园几人见到刘振国和赵为国聊得如此火热,相当吃惊。

  他们可从未见过这位以严厉著称的老领导如此开怀。

  “老李,“王园捅了捅身边的李民,“你见过刘主任这样吗?“

  李民摇头如拨浪鼓:“上个月咱们师打了胜仗回来,刘主任就说了句'不错'。“

  他压低声音,“你看现在,十分钟夸了赵为国八次。“

  “羡慕啊!”

  正说着,前面又传来刘振国标志性的大笑。

  赵为国正在讲解如何改造日军留下的窄轨铁路,说到把装甲车装上平板运输时,老首长笑得直抹眼泪。

首节 上一节 232/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