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32节

  杨鹤此次名为招抚,实则毫无信义,手段更是粗鄙不堪!

  如此反复无常,威信岂能不失?

  他以为诛杀了神一魁手下的部将,然后再安抚神一魁,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在洪承畴看来,这简直是笑话。

  杨鹤难道不知道,就算神一魁选择忍气吞声,那他的部将呢?

  神一魁的部将,会像茹成名一样,甘愿等死吗?

  洪承畴敏锐地意识到,杨鹤这番弄巧成拙的操作,已经帮他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摧毁了神一魁以及他部下对于朝廷的信任。

  两个蠢货凑在了一起,简直是天助他洪承畴。

  洪承畴原本准备的鸿门宴,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

  杨鹤亲手点燃了导火索,洪承畴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旁边,轻轻地扇一扇风即可。

  而神一魁这边,更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苦说不出。

  这位曾经拥兵数万、纵横陕北的大贼寇,自从接受招安之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没招安之前,他是纵横陕北的义军首领,也是让各地官员闻风丧胆的一方枭雄,手握数万大军,攻城略地,好不威风。

  可招安之后呢?他头上的“光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枷锁。

  自从回归了大明体制内,神一魁瞬间从云端跌落泥潭,变回了以前的那个任人践踏的丘八。

  当初在庆阳府接受招安后,那些被他打怕了的官僚士绅,一看他放下了武器,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

  这些官僚士绅,处处刁难他和他手下的弟兄,不仅随意欺辱降卒,而且还克扣他们的安家银。

  更有甚者,还开始组织起来,公然虐杀那些已经放下武器、手无寸铁的降卒。

  这些都只是为了报复,报复当初起义军攻打庆阳时,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惊吓。

  全然忘了,当初他们在兵锋下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模样。

  神一魁那时刚刚受降,为了顾全大局,也不想节外生枝,只能忍着恶气,将这些情况上报给杨鹤。

  可结果呢?

  那些官绅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暗中指使衙役、地痞散布谣言,说他神一魁要再次反叛,企图用这种方式逼反他。

  反正神一魁的大部队都被遣散了,官绅们正好能够正言顺地,将神一魁和他的部下一网打尽。

  而且官绅们还故意制造各种冤假错案,罗织罪名,将屠杀降卒的行为合法化。

  以此来发泄他们对起义军的刻骨仇恨!

  面对这种情况,杨总督又做了什么呢?

  杨鹤并没有严惩那些作恶的官绅,反而觉得是神一魁在庆阳府滞留太久,导致当地官绅怨恨。

  于是,杨鹤连忙把神一魁和他的部下,一股脑地调往了偏远的宁塞,要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北击蒙古。

  并且,杨鹤还特意委派洪承畴,亲自“护送”神一魁上任。

  神一魁能怎么办?

  大军在侧,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神一魁不断告诉自己,刚刚归降就是这样的,朝廷不信任他们是理所当然的。

  而他也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归顺朝廷的“诚意”。

  于是,在被安置到宁塞之后,神一魁积极表现,率领部下先后三次,参与了对付蒙古部落的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以为此次能够立功受赏,重获信任,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收到嘉奖的,永远是那些督战的“友军”,比如宁塞参将吴弘器和中军官范礼等人。

  这些人不仅吞没了神一魁所部的赏赐,而且还把神一魁的部下当炮灰使唤,让他们冲锋陷阵,死伤自理。

  缴获的战利品,更是连根毛都轮不到神一魁的人。

  正是这种不公的待遇,最终激起了茹成名等人的愤怒。

  在一次战后求赏不得、反遭呵斥之后,脾气火爆的茹成名终于忍不住,带人将吴弘器和范礼给揍了一顿。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事情也闹到了杨鹤那里。

  但杨鹤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后,非但对吴弘器等人侵吞军功的行为视而不见,反而对敢于反抗的茹成名恨之入骨。

  杨鹤认为茹成名就是个不服管教的刺头,是不肯安心归降的死硬分子。

  于是,便有了那道密令,以及茹成名惨死固原的一幕。

  杨鹤自以为杀掉茹成名这个刺头,再安抚一下神一魁,就能万事大吉。

  却不知,他的这番操作,彻底寒了神一魁手下部将的心。

  神一魁的部将张孟金、黄友才等人,在得知茹成名的死讯后,个个惊惧不已。

  他们不仅恨透了出尔反尔、手段酷烈的杨鹤,而且对神一魁这个首领,也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队伍内部,已然是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神一魁夹在中间,可谓是进退维谷,左右不是人。

  他此刻才真正意识到,当初自己的兄长神一元,还有高应登等人,为何宁死也要扯旗造反了。

  不是他们天生想当反贼,实在是大明已经烂透了啊。

  可神一魁现在就算是想反,也没那个能力了。

  洪承畴和吴弘器的两路大军在侧,将神一魁的部队看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况且神一魁已经失了当初造反时那份心气,只想老老实实的做个宁塞守备。

  可神一魁的部下却不这么想,你神一魁是杨鹤的重点关照对象,不会有杀身之祸。

  我们这些下面的把总该怎么办?

  茹成名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们可不想当了那个用来儆猴的鸡。

  一时间,宁塞城里暗流涌动。

  而这一切,都被洪承畴敏锐地看在眼里。

  “时机.到了。”

  洪承畴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根本不需要用什么鸿门宴的伎俩,他只需要给神一魁部下紧绷的神经,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让贺人龙手下的兵马,在宁塞城外,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例行操练”?

  又或者,让吴弘器和范礼,再去欺压一下神一魁手下那几个将领?

  方法太多了。

  想到这里,洪承畴再次叫来了贺人龙

第136章 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了逼反神一魁,洪承畴与贺人龙足足商谈了一整夜。

  两人反复推敲着每一个细节,直到窗外晨曦微露,才最终定下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当贺人龙走出洪承畴的行辕时,脸上没有丝毫疲惫,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他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行动起来。

  贺人龙先是派出了麾下擅长乔装打扮的几个探子。

  让他们分别混入宁塞城内外的市集、酒肆,甚至神一魁部队的驻地附近,开始悄悄散布各种“内幕消息”。

  一时间,宁塞城内外,暗流涌动,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听说了吗?”

  “固原那边传来消息,杨总督杀了茹成名还不解气,又点了神一魁麾下几个把总的名字。”

  “说他们都是乱党余孽,早晚要一并收拾掉!”

  “像什么张孟金、黄友才,都在名单上呢!”

  集市里,酒肆里,衙门里.四处都有人在讨论。

  “不止呢!”

  “我还听说,朝廷对杨总督招抚的结果非常不满,已经派了钦差大臣,正在来宁塞的路上了”

  “钦差?下来干嘛?”

  “还能干嘛?验明正身呗!”

  “据说是要把神一魁和他手底下那帮人,全部验明身份,押解回京,凌迟处死”

  “杀得好!”

  “依我看,这帮乱臣贼子当初就该全杀了,省得提心吊胆,遗祸无穷!”

  这些谣言太过逼真,精准地戳中了神一魁和他部下内心最深的恐惧。

  尤其是“押解进京”、“凌迟处死”这几个字眼,更是把这些起义军们,吓得魂飞魄散!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神一魁的耳朵里。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贼首,此刻却像个受了惊吓的孩子,脸色煞白,坐立不安。

  他顾不上什么体面和猜疑,连夜跑到了洪承畴的行辕,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指天画地的发誓道:

  “抚台大人!抚台大人明鉴啊!”

  “外面那些传言,全都是污蔑,是有人故意陷害末将!”

  “我神一魁对天发誓,自归顺朝廷以来,绝无半点二心!”

  “末将既已归顺朝廷,谢了皇恩,就绝不敢、也绝不会再生反叛之心!”

  “请抚台大人明鉴!”

首节 上一节 13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