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94节

  “杀啊!”

  数百人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轻易地便冲出了官军营地,与赶来的大部队接上了头。

  几路人马合兵一处,当即便冲向了渡口,准备渡河南下。

  黄河南岸,此时的左良玉和马科,正死死地盯着北岸的状况,心急如焚。

  他们这次本想跟着一起过去,可却被杨进朝等人勒令停在原地待命,扼守渡口。

  说白了,杨进朝等人就是害怕左良玉带兵过去,把招抚一事给搅黄了。

  “左将军!不好,出事了!”

  随着马科一声惊呼,左良玉心头骤紧,连忙掏出千里镜,仔细查看对岸情况。

  只见北岸烟尘四起,杀声震野,紧接着,大批士卒出现在了渡口附近。

  见此情形,左良玉心里很清楚,肯定是贼兵冲破了防线,试图渡河南逃。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才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王朴的京营便被冲散了。

  左良玉见状,立刻吩咐儿子左梦庚:

  “快!全军戒备,让弓手和铳手守在北岸,决不能让贼寇踏冰而过!”

  “另外,把几门小炮都拉出来,对准冰面给我使劲地轰!”

  随即,他又看向马科:

  “马都司,你带骑兵守在北岸即可,不要上前接敌。”

  马科闻言有些不解:

  “左将军,这是何意?”

  左良玉冷冷一笑:

  “我昨天已经让手下将士,趁夜凿碎冰层,只要贼兵敢大队人马过河,必然会掉进河中!”

  “虽然现在冰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可你要是带兵上前迎敌,说不准冰层就塌了。”

  马科挠了挠头,又提了个问题:

  “左将军,即便如此,咱们恐怕也拦不住贼兵。”

  “这黄河冰面这么宽,贼兵要是发现先头部队落水,只需要换个地方渡河就是了。”

  左良玉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我知道。”

  “那左将军你为何”

  左良玉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

  “这场围剿,自从那两个阉货出来搅局,我就知道注定要失败了。”

  “既然如此,那我只需要看好渡口,不让贼兵从我部的防区过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到时候,围剿失利的责任,怎么着也甩不到我的头上。”

  左良玉又不傻,他手上就剩下不到一千人,就算加上马科和玄默的人马,总共也才三千人。

  对面的贼兵,看架势,至少有一两万人,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如今没了黄河天险阻挡,就自己手头上这点人马,根本不可能拦住贼兵。

  他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防区,免得事后被那两个阉货反咬一口,说他御贼不力。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左良玉设想的一模一样。

  王自用等人本来想率兵从渡口过河,可结果先头部队刚走到一半,冰面便承受不住,裂成了断断续续的好几块。

  不少义军士卒,猝不及防下,直接掉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身旁的同袍想要去救,结果刚上前两步,官军的炮弹便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脚下的冰面也随之裂开,不少人都掉进了河里。

  见此情景,众人也不敢再上前去救,只是不断抛着绳索,试图将落水的同袍给救起来。

  可现在天寒地冻的,就连岸上的人也被冻得手脚冰凉,更何况落水的士卒?

  他们一个个身体僵硬,根本抓不住绳子,只能渐渐沉入冰冷的河底

  中军处的王自用得知此事,当机立断,放弃了眼前的渡口,转而让大军沿着河岸往上,重新找地方渡河。

  就这样,左良玉镇守的渡口算是守住了,而义军也重新找了个口子,成功渡过了黄河,直奔河南腹地而去。

  “蠢货!”

  “几个贪财争功的蠢货!”

  消息很快传到洪承畴耳中,得知事情经过,洪承畴气得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昏了过去。

  自己和麾下将士忙活了大半年,眼看就要把反贼困死在山里,就因为这几个太监的贪婪和愚蠢,功亏一篑。

  现在好了,这帮反贼溜进了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就算想剿,也要重新再组织兵马,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其实,洪承畴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满,他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剿匪剿的好好的,陛下为什么非要派几个阉货出来监军,以至于坏了大好局面?

  但是,这些疑惑和牢骚,他也就只敢在心里发发而已,明面上,他丝毫不敢有半点怨言。

  可这还没完,正当洪承畴准备调兵遣将,继续派兵追剿匪寇时,一名亲兵突然神色慌张的闯了进来:

  “洪总督,不好了,陕西方向传来急报!”

  洪承畴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那亲兵喘着粗气,急声道:

  “巨寇上山虎已于三日前绕开潼关防线,兵锋直指华阴县,关中告急!”

  最近敏感时期,章节一直在被屏蔽审核,搞得焦头烂额的,不好意思。

第183章 麻木的关中百姓

  得知上山虎进军关中的消息,洪承畴心急如焚。

  妈的,这帮贼寇怎么和苍蝇一样,无孔不入?

  他好不容易肃清了陕西的贼寇,现在好了,一个疏忽就被找到了突破口。

  如今贼寇重返陕西,说不定刚刚镇压下去的陕西群贼们,又要重新冒头了。

  洪承畴不敢怠慢,当即找来传令兵,准备调集麾下精锐回援陕西。

  王嘉胤的余党已经跑进了河南,洪承畴干脆放弃了继续追剿,将其扔给了河南巡抚玄默。

  反正他头上挂的职务,是“总督山陕地方军务”,河南的地面,名义上还真不归他管。

  此次围剿失利,主要责任在前线堵截的王朴和杨进朝等人,他洪承畴在皇帝面前,总还有个圜转的余地。

  但西安府要是出了事,那他这个三边总督可就跑不掉了。

  此时,洪承畴麾下的嫡系精锐离陕西较远,他只能让邓玘、曹文诏、左光先等人先沿着潼关方向进军,追剿上山虎。

  而他则带着张应昌、贺人龙等人,从平阳府绕道,看看能不能从韩城入陕,堵在贼寇前方。

  很快,一道道军令便被送到了各路将领的手中。

  但回陕之路,却远比想象的要漫长。

  且不说远在泽州的张应昌、贺人龙所部,就连最近的曹文诏和左光先等人,此时都还在渑池附近修整。

  想要赶到潼关,即便是日夜兼程,也至少需要数十日左右。

  趁着这个时间,江瀚已经带兵攻破了华阴县。

  华阴县坐落于华山以北,古人通常将山的南麓称为阳,北麓称为阴,故而得名华阴。

  此地乃是连通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咽喉要道,更是关中平原的大门,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就是这么一座重镇,江瀚率兵仅仅攻打了不到半日,便轻而易举地拿了下来。

  守城的官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毫无抵抗之心。

  江瀚很纳闷,这城池,未免拿得也太过轻松了一点?

  直到他入城之后,才终于明白,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里的军民们,根本没心思守城了。

  江瀚骑在马上,缓缓走在华阴城的街道上,看着城里麻木来往的百姓,眉头紧皱。

  他身后的亲兵队长冯承宣,也是一脸的惊疑与不解。

  “大帅,这.这是怎么回事?”

  冯承宣策马靠近,压低了声音,

  “这华阴县,怎么跟座鬼城似的?”

  “咱们攻城炮轰了半天,喊杀声震天,城里的百姓怎么跟没事人一样?”

  江瀚没有说话,只是用马鞭指了指街道两旁。

  那里,没有逃难的民众,也没有惊恐的尖叫。

  有的只是一双双空洞、麻木、毫无生气的眼睛。

  城中的百姓,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有的倚靠在墙角,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的大军,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恐惧,甚至.连最基本的好奇都没有。

  仿佛他们看到的,不是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而是一群与他们毫不相干的路人。

  不远处,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走着走着,突然身子一软,便悄无声息地扑倒在地,再也没了动静。

  可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却仿佛没有看见一样,径直从他的尸身上迈了过去,就好像那不是一个刚刚逝去的生命,而是路边一块碍脚的石头,一滩挡路的积水。

  此情此景,看得冯承宣是头皮发麻,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梁骨直冲后脑勺。

  他忍不住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一个看上去还算精神的中年汉子面前,想要问个究竟:

  “你们怎么回事?不知道我军攻城了?”

  “大军过境,怎么躲都不躲?”

首节 上一节 194/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