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15节

  告示一经贴出,立刻便引来了无数的目光。

  一旁还站着几位掌令,他们手里拿着银子和粮食,不停地给周围的贫苦百姓,宣讲着告示上的内容。

  “各位乡亲们,我家大帅急招三百‘输粮兵’随军突围!”

  “自愿报名!合格者可领白银十两,小麦两石!”

  “此去九死一生,一经入选,不可反悔!!!”

  此话一出,整个贫民窟,都沸腾了。

  掌令们身边,挤满了闻风赶来的饥民百姓,围得是水泄不通。

  要不是周围还站着一众甲士,估计这帮饥民,当场就能把那几袋粮食和银子,给抢得一干二净。

  白银十两,小麦两石!

  对于这帮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饥民们来说,这可谓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十两银子,按照现在宁夏飞涨的物价,差不多能买两石粟米,再加上两石小麦,如果每顿都喝稀粥,差不多能让一家三口,多活个小半年。

  “咱干了!”

  人群中,一个满脸菜色,浑身浮肿的汉子,红着眼睛站了出来:

  “娃娃已经两天没吃食了,与其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倒不如用咱这条烂命,给他们换一条活路!”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人群,饥民们不约而同的,忽略了九死一生的警告,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输粮队。

  在他们看来,留在城里,本就是等死罢了,无非是早死几天,还是晚死几天的区别。

  还不如趁着能动弹,想办法换点粮食出来。

  江瀚没有出现在招募现场,他只是站在不远处的酒楼上,推开窗户,沉默地看着下方那片疯狂的人群。

  不出一个时辰,三百人便轻松招满。

  眼见输粮队不再招人,不少没能被选中的百姓,顿时急了。

  他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掌令的大腿,哭天抢地,苦苦哀求着再给一个名额,也给他们家里留下一条活路。

  而其他被成功选中的“输粮兵”们,脸上却洋溢着笑容,看不到半分将要去赴死的悲伤和恐惧。

  江瀚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堵住,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关上窗,转身离开了酒楼。

  谁又不想活着呢?

  不光是这群用命换粮的百姓,还有伤兵营的弟兄们。

  赵胜一共在伤兵营里,找到了三十二名,自愿点火殉爆的死士。

  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都享受到了最高的待遇。

  这帮人被安置在最舒适的营房里,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裳,每日好酒好菜的伺候着;

  军中的医匠也随时在侧,为他们清洗和包扎伤口,尽可能地替他们减轻痛苦。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他们最后的日子了。

  突围的前一天晚上,夜色深沉。

  江瀚命人抱着几坛从王府里找来的好酒,走进了这间特殊的营房。

  “大帅来了!”

  见到江瀚进来,所有还能动弹的伤兵,都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都坐着!别动!”

  江瀚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止住了众人。

  他走到营房中间,将怀里的酒坛重重地放在地上,没有说什么多余的废话,只是默默地为每一个人,都倒上了一大碗烈酒。

  看着周围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江瀚端起自己的酒碗,缓缓地转了一圈:

  “弟兄们,我敬各位一碗!”

  说罢,他仰起头,将手中那碗烈酒一饮而尽。

  见此情景,周围的伤兵们也纷纷端起了酒碗,在同袍的搀扶下,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江瀚看着他们,沉声道:

  “多的我也不说了,你们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都说出来,只要我江瀚能办到的,就绝不含糊!”

  营房内,一片沉默。

  等了许久,旁边的一名断腿老兵咧开嘴,露出了一个豁达的笑容。

  “大帅,这几天赵书办能办的都办到了,咱们这些人,早就没什么遗憾了。”

  “以前过的啥日子,咱就不说了,大伙儿心里都清楚。”

  “自从勤王路上,跟了大帅您起事造反,俺这条命,就算活够本了。”

  “跟了您之后,这两年,吃了多少顿肉,拿了多少饷银,咱自己都记不清了。”

  “俺这条命就是大帅您给的,如今成了废人,还能在最后报答大帅一次,俺也算值了!”

  这老兵话音刚落,周围的伤兵们,也纷纷出声附和。

  他们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用最平静的语气,和江瀚闲聊打趣,诉说着自己的生平。

  仿佛即将要面对的,不是一场必死的任务,而是一次普通的长途远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从来不仅仅只是一句诗词,更是古代军士们真实的写照。

  酒过三巡,江瀚看着眼前这些面带笑意,坦然赴死的勇士,心中百感交集。

  他突然问出了一个问题:

  “弟兄们,你们当中可有家中无子,香火无继之人?”

  话音刚落,营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原本还带着笑意的几个汉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他们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眼神中还带着一丝伤感。

  这群人当中,大多都是无牵无挂的光棍;

  有家眷的,基本都在连年的天灾中死绝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子嗣继承。

  在这个时代,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虽说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但要是死后,连个烧香祭拜的后人都没有,未免也太过悲哀了。

  江瀚看着他们,缓缓地站起身:

  “把你们的腰牌都给我。”

  听了这话,营房里的伤兵们面面相觑,十分不解,但还是下意识地,听命解下了腰间的木牌。

  江瀚一个一个地走过去,将三十二名伤兵的腰牌,尽数收拢到了自己手中。

  在明代,士兵们手上都会有一块腰牌,上面沾着腰牌纸,详细记录了每个士兵的名字,籍贯。

  江瀚看着手里这些沉甸甸的腰牌,语气无比郑重:

  “弟兄们,你们的名字,我都记下了。”

  “我不能给你们凭空变个儿子出来。”

  “但是,等我江瀚一旦安稳下来了,就会替你们寻个孤儿,过继到你们名下,给你们立起牌位,四时享祭!”

  听了这话,原本还算镇定的伤兵们顿时红了眼眶,再也支撑不住,纷纷跪倒在地。

  “大帅!!”

  营房之内,哭声,响成了一片。

  没有悲伤,只有无尽的感激。

  他们可以安心上路了。

  第二天刚刚放亮,突围的时刻到了。

  江瀚把麾下的近七千人马,重新进行了部署,分成了四部分。

  处在最前方的,是邵勇率领的两千名前锋营,此战将由他们负责破开官军防线。

  紧随其后的,是江瀚亲率的两千中军主力。

  这是全军的核心,江瀚坐镇于此,负责应对一切突发情况,是整个大军的定海神针。

  再然后,是董二柱带领的炮营和辎重营。

  这是大军的命脉所在,数百辆大车上,装满了从银川城里搜刮的钱粮和弹药。

  紧随其后的,就是那支由百姓和死士,组成的假辎重营。

  假辎重营也有数百辆大车,表面都是粮草,下面则堆满了火药。

  处在大军最后方压阵的,则是李老歪率领的左营。

  他们的任务,就是拉着假辎重营,替大军断后,为前面的主力和真辎重营争取时间。

  整个大军呈现出“前锋—主力—真辎重—假辎重—后卫”的纵向布局。

  在江瀚的作战计划里,前锋负责杀出一条血路,中军和真辎重营紧随其后。

  到时候,官军的追兵一旦赶来,先由李老歪的后卫,拼死抵挡。

  等到主力以及真辎重营跑远了,李老歪就可以佯装不敌,丢下那支由百姓组成的假辎重营,作为诱饵。

  江瀚对于官军步卒的追击能力,倒不是很担心。

  真正令他忌惮的,是曹文诏的关宁骑兵,以及洪承畴的数千主力骑兵。

  这两支骑兵,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两千五百骑左右,一旦被这支骑兵缠上,将会非常麻烦。

首节 上一节 215/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