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99节

  “家父去世后,更是年复一年劳作在田间地头,对轮种法可谓是烂熟于心。”

  “《农政全书》学生亦曾借阅,其中大宗伯‘薯可救荒’的结论,学生深以为然。”

  “只是碍于地域限制,再加上薯类胀气,富商豪绅不愿推广罢了。”

  江瀚听罢点点头,追问道:

  “既然你知道薯类胀气,可有办法解决?”

  吴熙毕竟没真正种过红薯,也不敢妄下结论。

  他只能谨慎地回答道:

  “学生只是略有耳闻,但这类作物毕竟亩产高,眼下大明天灾四起,饥民遍地,对于吃不上饭的饥民来说,有粮食总比啃树皮,吃观音土更好。”

  “先把命吊住才是真的,胀气不胀气的,不是他们现在考虑的事情。”

  江瀚听罢点点头,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算是略有见地。

  “嗯,没有夸夸其谈,算你过关。”

  随后,江瀚直起身子,目光锐利地看向吴熙,

  “剑州梁家村,离你团石村不远吧?”

  “梁庭寺那老狐狸,你可知道?”

  吴熙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道:

  “回大帅,一河之隔,梁家大名如雷贯耳。”

  “梁家不仅占地颇广,而且族学森严,十分排外。”

  “家父在学生年幼时,曾想把学生送去梁家族学,但却被其馆师斥为泥腿子,不配读书。”

  江瀚听罢,笑容更盛:

  “哦?竟然还有这等渊源?!”

  “那我问你,如果我派你去剑州分管农政水利,你该如何去做?”

  吴熙听罢有些诧异,难不成大帅对梁家有想法?

  江瀚毫不遮掩的点了点头:

  “没错,这梁家看似毕恭毕敬,实则不怀好意。”

  “你觉得我为什么要特开恩科?无非就是这些进士、举人家族不肯合作罢了。”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吴熙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悸动。

  大帅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自己去对付剑州梁家。

  如果自己答得好,说不定真能一飞冲天。

  他沉思良久,梁家作为京师中有人为官的进士家族,在剑州盘踞百年,根深蒂固。

  但如今世道变了,梁家最大的靠山大明官府,已经被从保宁府彻底剪除。

  大帅所虑,无非是直接动手,会落个屠戮乡贤学子的恶名,于日后招贤纳才,统治四川不利。

  吴熙仔细回忆着在梁家族学外受到的羞辱,以及他这些年在梁家村的所见所闻,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回禀大帅,”

  半晌后,吴熙终于抬起头,拱手道,

  “梁家势大,乃百年积威。”

  “然而其根基无非是土地家财、奴仆义子和乡党百姓的拥戴。”

  “可如今梁家已经失了官身权势,便如同拔了牙的老虎,空有其表。”

  “如果让学生出马,对付梁家,我首先会分化梁家一族与梁家村村民。”

  “先令梁家人外无援军,再依律剪除其内部爪牙,遣散奴仆义子,并依律罚银。”

  “最后再使计让梁家上下族人反目,这样几招下来,任谁来看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吴熙说完,再次深深一揖:

  “此乃学生浅见,都是基于学生日常所见和大明律例,具体施行,还需大帅定夺。”

  江瀚沉默了半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如电,审视着下方这个年轻的落魄秀才。

  “很好,你的想法和我差不多。”

  “我此前已经派人去梁家村了,你回去再仔细想想,该如何施行。”

  “收拾梁家只是其一,牧守一方,保境安民才是关键。”

  “行了,天色都快亮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吴熙并未立刻告退,而是再次深深一揖,语气诚挚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敬仰:

  “大帅胸怀丘壑,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次恩科,拔擢士子于寒微,启用吏员重实干,有如此人杰,我保宁府上下甚幸,百姓甚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连江瀚听完也心中暗自得意。

  他挥了挥手,放声大笑:

  “去吧,有好事等着你。”

  江瀚召见完吴熙后,只隔了一天,便把恩科中试的榜单放了出去。

  州衙仪门外,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百姓。

  大家都垫着脚,伸着脑袋,想看看到底是哪家才俊脱颖而出。

  至于选出来的是大明的才子,还是反贼的才子,谁还管那么多,看个热闹就够了。

  仪门外,一面巨大的朱漆木牌高悬,上面蒙着耀眼的红绸。

  最前头的空地被清了出来,以供各路学子立足。

  知府曾瑞立于阶上,目光扫过下方或期待或忐忑的众人,最后在人群前的吴熙身上略作停留,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恩科取士,为军抡才!”

  “经大帅亲阅,本科共取中各州府俊杰六十八人!

  ”唱名——”

  随着名字一个个念出,被点到的人无不激动出列,向四方传来的喝彩声拱手道谢。

  没被点中的生员来不及气馁,竖起耳朵生怕错过自己的名字。

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

  唱名到最后三人时,曾瑞的声音陡然拔高:

  “本科探花——阆中周德福!”

  听了这个名字,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议论声起。

  “周德福?”

  “谁啊?”

  “没听过这名字啊?”

  只见前排一个角落,一个身着半旧皂服、年约五十多岁、身形微佝的老者,猛地抬起头,一脸错愕。

  他左右看看,一条腿迈了出去却又立刻收回来,想上前又不敢上前,似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老周?周书办?!”

  有眼尖的把他认了出来,失声叫道,

  “这不是州府衙工房的吏员周德福吗?!”

  “啊?!真的假的?”

  “天老爷,真有吏员中试?!还进了三鼎甲?!”

  人群瞬间哗然,众人脸上写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

  周德福在无数道或震惊、或鄙夷、或羡慕的目光注视下,仿佛才如梦初醒。

  他浑身微微发抖,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了佝偻的腰背,迈着急促的小碎步出列,对着曾瑞和四周深深一揖,抱拳过顶。

  紧张之下,他的动作甚至有些僵硬,嘴唇哆嗦着,老眼已然有些湿润。

  曾瑞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下一位,声音依旧洪亮:

  “本科榜眼——南部县陈安!”

  话音落下,一个身着洗得发白、打有补丁儒衫的青年应声而出。

  他面容清癯,手上带着常年劳作的茧子,眼神却明亮而坚定,正是南部县陈安。

  他脸上带着一丝得偿所愿的激动笑容,向着四方拱手。

  只是那笑容深处,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诧异,自己答得已算尽善尽美,竟然还不是状元?

  难道不成那帮家学渊源的进士子弟,也出来应试了?

  不可能啊。

  曾瑞也没理他,而是再度拔高了声音,朗声道:

  “本科案首状元——剑州吴熙!”

  “谁?”

  “吴熙?没听过啊,哪家才子?”

  听到自己的名字,人群中的吴熙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周围所有的声音瞬间远去,只剩下心跳如擂鼓。

首节 上一节 299/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