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01节
“银子收好,这是安家立业之本,砚台勉励你执笔为民,印章希望你时刻铭记‘勤政惠民’四字。
“不要辜负大帅所托,当好这百里侯,替他牧守一方。”
周德福双手颤抖地接过,老泪纵横,深深一揖到地:
“下官.下官肝脑涂地,难报大帅恩德万一!”
接着是榜眼陈安。
托盘上同样是几锭官银,除此之外,还有几册装帧精良的书卷。
曾瑞拿起最上面一本,赫然是《肃本淳化阁帖》。
“陈县令,”
曾瑞看向这位年轻的寒门士子,
“大帅知道你喜爱书法,这是从宁夏庆藩搜出来的《淳化阁帖》。”
“虽然只是拓本,但里面包括了王羲之、王献之、张芝、钟繇等宋以前历代书法大家的匠心之作。”
“应该是庆王从兰州找来的。”
陈安郑重接过,心中感到一阵暖流。
他深深作揖:
“学生定当夙夜匪懈,不负大帅栽培!”
最后,轮到状元吴熙时,托盘上的东西明显不同。
除了银子外,还有一个更大、更厚实的锦盒。
曾瑞亲自打开锦盒,里面整齐码放着几味名贵药材,旁边另有一个小一些的药匣,装着几瓶贴着红纸标签的丸药。
更令人意外的是,侍从里还有位背着药箱、身着干净布衣的老者。
曾瑞的目光落在吴熙身上,声音低沉:
“状元郎,”
他指着药材和药匣,
“大帅听闻你老母卧病在床,特意命我从府库里调了些上好的滋补药材和丹丸,或能缓解病痛。”
他顿了顿,指向身后那位老者:
“这位是府城名医,张济生张大夫。”
“大帅特命他随你同返剑州,为令堂诊治疗养,务求尽心尽力。”
吴熙听罢,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望着那锦盒里散发着清香的滋补药材,又看向那位老医匠,再想起家中病榻上形容枯槁、日夜呻吟的老母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他的眼眶瞬间通红,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吴熙“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朝着正殿方向砰砰砰,猛地磕了几个响头。
青石地砖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额头上瞬间一片血红,可他却浑然不觉。
“大帅厚恩.学生学生”
他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心里满是感激。
曾瑞看着吴熙额头的血迹和激动难抑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啧啧,拿捏人心这块,还得看大帅。
他上前一步,扶起了这位状元郎:
“起来吧。”
“莫要做此女儿姿态,平白让人笑话。”
身后的陈安和周德福见状,也忙不迭的上前,扶起了吴熙。
曾瑞点点头:
“东西收好,三日之后,准时赶赴剑州上任。”
“大帅派了卫兵随行护卫,剑州的李知州也已经等候多时。”
他盯着吴熙通红的双眼,一字一句地提醒道:
“好好干,别忘了大帅交代你的事。”
第252章 梁家的糖衣炮弹
随着保宁府第一次恩科落幕,中试士子们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川北。
吴熙的名字,自然也很快出现在了梁庭寺的案头上。
管家恭敬地呈上一张清单:
“老爷,这是小的打探到的消息。”
“吴熙,籍贯是剑州团石村,万历三十七年生人,今年二十有五,未曾婚娶。”
“其父早亡,家徒四壁,老母卧病,下有年幼弟妹,全靠他耕种糊口。”
“此番高中,得授剑州同知,实乃一步登天。”
梁庭寺捋着胡子,眉毛一挑:
“团石村?”
“莫非是与我梁家村一河之隔的那个破落村子?”
管家点点头:“正是”
梁庭寺闻言大喜过望:
“这不就是半个乡党吗?”
他立刻精神矍铄地吩咐管家,
“备礼!准备白银五百两,上好精米百石,再挑些库房里上等的滋补药材!”
“另外,把村东头那间闲置的两进院子立刻收拾出来,一应用度和丫鬟仆人都配齐。”
“你亲自带人去团石村,把吴家老夫人和那两个小的,客客气气地请到新宅来,就说是邻里照应。”
“再请族中大夫过去,给老夫人看诊。”
管家会意,连忙带着人赶去收拾屋子,准备把吴家人接过来。
对此,远在保宁府的吴熙对此自然是毫不知情。
琼林宴后,他又在府城里逛了逛,趁着手头宽裕,给家里置办了些东西。
三天后,吴熙乘着马车,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剑州赴任。
刚到剑州,他就马不停蹄地先去拜见了顶头上司,知州李兴怀。
李知州年约四旬,气度沉稳,是江油李家的现任家主。
他先是例行公事地勉励了吴熙一番,并交代其分管剑州南部几个村落,其中就包含梁家村与团石村。
末了,李兴怀看似随意地提点了一句:
“吴同知,州衙已为你安排了住处。”
“上任伊始,还是先把家眷接来城中安置为好,免得出了什么差错,徒增烦扰。”
吴熙心中本就记挂老母,闻言更是归心似箭。
谢过李知州后,他匆匆赶往团石村,满心想着将高中状元、官拜同知的喜讯亲口告知母亲。
可当他走进那间熟悉的小院落时,迎接他的只有一片空荡。
吴熙见状,心里猛地一沉。
莫非是家里遭贼了?!
可他家都揭不开锅了,怎么可能会遭贼?
向邻里打听后,他才得知,自家亲眷竟已被梁家接走了。
一股怒火瞬间冲上吴熙头顶,好个梁家,趁他不在竟然想贿赂自己家人。
吴熙立刻点起随行的十几名州衙民兵,风风火火地奔向了河对岸的梁家村。
可即便心里早有准备,当他见到村东头的新宅子时,也被梁家的大手笔给惊呆了。
宅子占地将近两亩,外头不仅有亭台花园,内里更是古朴典雅,仆役穿梭其间。
内院里,老母亲正躺在干净温暖的床榻上,呼吸平稳,脸色红润。
倒座房外,一位大夫正坐在外间守着药炉。
膳堂里,弟弟宏宇和妹妹宏瑶,正对着桌上的鸡鸭鱼肉大快朵颐,小脸上满是油光。
“大哥!”
眼尖的宏瑶最先看到吴熙,惊喜地跳下椅子,飞也似的朝他扑来。
宏宇也紧随其后,嘴里还塞着酱肉,含糊不清地喊道:
“大哥!你回来啦!”
“听说你高中了状元!是最大的官!”
吴熙一把搂住两个扑进怀里的小家伙,感受着他们身上传来的温热和激动。
宏宇和宏瑶紧紧抱着大哥的腰,生怕他再离开半步。
吴熙看着雕梁画栋的宅院,又看看两小只身上崭新的棉袄,心中无比唏嘘。
曾几何时,当他还是个落魄秀才时,可曾有人正眼看过他?
就连说媒的媒婆都嫌弃他家徒四壁,辛苦劳作几日,却连一副药方都抓不起。
可如今呢?
他不过是刚刚放榜,中了恩科的案首,授了州同知的官身。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