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40节
张存孟坐镇米脂,负责盯着从榆林方向出来的商队。
如果有车队往延安府方向来,要是他能吃下,那就自己动手;
要是碰上官军护送,他也不硬拼,立刻快马加鞭通知江瀚,自己则远远缀着,伺机而动。
江瀚在马家村给邵勇留了两个哨的兵力,用来支援张存孟和看家护院。
而他自己则带着李老歪、黑子和董二柱,和他们麾下的三个哨的人马,在安塞县周边的官道上布下天罗地网。
李老歪和黑子领着骑兵和一哨步兵,守在野猪峡,专门截杀从甘泉方向来的车队。
江瀚和董二柱就在安塞周边,密切监视城里的李家商号。
为了摸清底细,江瀚特意乔装成个落魄商贩,在李家货场附近租了间破屋,每天趴在窗边,眯着眼观察货场的进出情况。
他本想混进去当苦力,探探虚实,可谁知人家压根不收他。
那货场管事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就你这体格子,扛包都扛不了几个,还来凑什么热闹?”
气得江瀚牙痒痒,在心里暗暗给这个货场管事记了一笔。
一旁的董二柱倒是被管事看中了,可惜没保人,李家商号从来不用外来户,柱子也没能混进去。
江瀚耐着性子潜伏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机会。
这天,他发现货场外停满了马车,苦力们正一箱一箱地往车上抬货,忙得热火朝天。
江瀚眼中精光一闪,立马招来传令兵,吩咐道:
“快出城通知你们哨长,李家商队要动了。
“让他做好准备,提前派人去清化水渡口附近蹲着,那里离咱们马家村不远,抢完正好运回去。”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记住,商队的人一个都不能放,全都给我送到米脂去;要是有不从的,当场杀了就是。”
“我要让他李家无人可用!”
而此时李家货场内,管事正小心翼翼地叮嘱着几个衙役:
“几位差爷,这一趟就拜托各位了。”
“老爷特意交代了,让你们不要走延水,尽量避开马家村一带,听说是前几日那边的贼寇刚打了一场恶战,死了不少人。”
他俯身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老爷最近火气大,据说是咱们养在阳塌山那帮人出了事,商队没人护卫了。”
“所以这一趟只能拜托几位差爷了,一旦货物送到,东家必有重赏。”
那几个衙役叹了口气,硬着头皮应下了此事。
出了城,一个叫侯俊的衙役忧心忡忡地瞥了眼身后的商队,低声嘀咕道:
“你说,就咱们几个能行吗?”
“平日里押送货物往来,都有阳塌山那帮人护着,这一趟就咱哥几个,心里是真没底啊!”
“万一碰上马家村的贼寇,怕是银子没挣到,小命都得搭进去!”
另外一个衙役不满的哼了一声:
“要我说啊,李家就是无人可用了,我听说阳塌山的那帮贼寇被人给全歼了,就只好拉咱哥几个来充数了。”
“哎,就算找些卫军来也比咱们几个强啊。”
侯俊摇摇头,眼中满是无奈:
“你又不是不知道卫军那帮大爷的德行,要想请动他们,不知道要花多少粮食,还不一定能打过人家!”
“我可听说了,那帮人足足有一千多人,盘踞在马家村周围,无恶不作。”
“那些活下来的流民说,这帮贼人心狠手辣,对着他们又是放炮又是射箭的,真是往死里打啊。”
另一个衙役突然插嘴,声音里带着几分忧虑:
“哎,你们说,马家村那帮贼人,不会就是前阵子大闹安塞城的边军?”
“他们不会来找咱们吧?”
侯俊瞪了他一眼,骂道:
“呸,乌鸦嘴!别他娘的瞎说,真把人招来咋办!”
商队行至清化水渡口,正准备渡河,突然四面八方窜出数百人马,将他们团团围住。
江瀚骑在高头大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惊慌失措的衙役和苦力。
几个衙役一眼就认出了江瀚,连滚带爬的跑到阵前:
“将军,将军饶命,我们在安塞曾有过一面之缘,求将军高抬贵手,饶我等一命!”
江瀚面无表情,目光落在几辆大车上,沉声问道:
“车里装的都是些什么?”
衙役们忙不迭地回答:
“禀将军,都是些粮草和军需材料,像是箭杆、雕翎、漆胶、牛筋之类的。”
江瀚大喜过望,这些玩意儿是用一次少一次,偏偏还没地方补充,只能打扫战场时回收利用一下。
他大手一挥,朝着身后的董二柱吩咐道:
“全给我拉回去!”
几人顿时傻了眼,但他几人也没办法,不敢反抗,只能乖乖投降。
毕竟货是人家的,命是自己的。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读!!!
您的追读对小弟来说至关重要,非常感谢!!!
感谢各位的月票和推荐票,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第46章 庆藩来人
“我怎么生了你们两个畜生!”
延安府李氏宅院内,李世昌站在堂中,瞪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气得浑身发抖。
他一手直指大儿子李立远,破口大骂:
“我以为你成了亲能稳重些,没想到你被你弟弟一撺掇,就干出这等蠢事!”
“你是不是在府衙里待久了,待成傻子了不成?!”
“那帮人是咱们能去碰的吗?”
李世昌的声音在堂中回荡,震得窗棂嗡嗡作响,额头青筋暴起,像是下一秒就要炸开。
李立远低垂着头,双手攥成拳头,满脸羞愧。
作为延安府衙的架阁库典吏(档案室主任),他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以读书人自居;时常自比诸葛,但骨子里实在担不起事儿。
一旁跪着的李立辉忍不住了,梗着脖子插了句嘴:
“爹,这事儿不怪大哥,要怪就怪那姓江的……”
话还没说完,李世昌猛地抓起桌上的茶盏,狠狠砸向他脚边。
茶水四溅,瓷片飞散,吓得李立辉身子一缩。
“闭嘴!你更是个蠢货,一点亏都吃不得!”
李世昌怒吼着,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胸口剧烈起伏。
“现在怎么办?你们倒是说说,现在怎么办!”
“那姓江的把延安府的官道全堵了,几个月下来,不光货没了,连押运的人都没了音讯!”
“知府大人和庆王府的月例已经拖了几个月了,再拖下去,咱们家会有什么下场,我都不敢想!”
李世昌急得在堂中来回踱步,嘴里念叨个不停。
李立远抬起头,小声的建议道:
“爹,实在不行,要不咱们就去找张指挥使吧,让他调集周边卫所的卫军,去剿匪。”
李世昌冷笑一声:
“剿个屁匪!那帮卫军饿得连刀都拿不稳,拿什么去剿匪?”
李立远咽了口唾沫,又硬着头皮道:
“那要是剿不了匪,就雇他们清理商道,帮咱们押运货物,总能行吧?”
“咱们多雇点人,壮壮声势,兴许那姓江的就不敢再来了。”
他语气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
“放你的狗屁!”
李世昌气得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花瓶都晃了晃,
“你知不知道请动卫军得花多少粮食?!他们出动五百人,就敢问你要三千人的口粮!”
“你好好算算,要清理商道,得砸进去多少银子?”
他的嗓子几近嘶哑,眼中血丝密布,恨不得一巴掌死这两个蠢货。
就在这时,下人跌跌撞撞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喊道:
“老爷,庆王府来人了!”
“听说是个姓王的公公,正在知府衙门,点名要找您!”
李世昌一听,脸色瞬间煞白,冷汗刷地冒了出来。
王府的人怎么都来了,隔着这么远,看来是几个月的月例没交上去,庆藩的人终于坐不住了。
他顾不上再教训两个儿子,慌忙带着李立远和李立辉,匆匆赶往知府衙门。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