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73节

  “艾穆,带人去把街面上的骚乱给我压下去!”

  “一个不留,全给我砍了!”

  艾穆二话不说,点齐手下的兵将,分成几队,杀气腾腾地冲上了街头。

  艾穆亲自领着一队亲兵,直奔东街最乱的地段。

  刚一走过去,就看见一群地痞流氓正在哄抢一家粮肆。

  艾穆亲自带队上前,将这帮地痞流氓团团围住,狠狠揍了一顿。

  他提刀揪住一个领头的泼皮,一脚踹翻在地,厉声逼问:

  “说,谁指使你们在这儿闹事的?”

  那泼皮吓得魂儿都飞了,磕头如捣蒜:

  “没人指使,小的们就是看城里乱了,想捞点油水……”

  艾穆冷哼一声,大手一挥:

  “把他给我砍了!提着头游街!”

  不到半个时辰,延安府街头的骚乱都被镇压了下去,哭喊声渐渐平息,重新恢复了秩序。

  见到骚乱平息,王承恩这才带着人赶往知府衙门。

  可一脚刚踏进大堂,他差点没被眼前景象给气死。

  只见堂上几个小吏正围着桌子吆五喝六地赌钱,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没有半点正形!

  这可把王承恩气得够呛,街面上乱成了这个样子,这帮小吏们还有心思在这里赌钱!

  他上前一脚踢翻牌桌,让手下把这帮小吏全绑了,等他问清楚情况再说。

  王承恩还以为延安府所有的官员和小吏都被叛军杀光了,结果一问才明白,原来江瀚只砍了知府张辇一个人的脑袋,其他人都还留着。

  可没了主官,府里的行政体系早就瘫痪了。

  同知、通判等人整天缩在家里猫冬,连个面都不露;

  而这帮小吏们也乐得没人约束,整日就在衙门里厮混。

  王承恩忍无可忍,命人把这帮小吏拖出来,每人赏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板子,打得一群人鬼哭狼嚎。

  打完后,他才冷着脸下令道:

  “去!把延安府的其他官员都给我叫来!”

  小吏们捂着屁股,哭丧着脸跑去传话。

  等了好一阵,赵同知和王通判才慢吞吞地赶到府衙,前来拜见王承恩。

  王承恩一见这俩人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质问:

  “你们一个个都窝在家里干什么?”

  “没看见这府里乱成什么样了吗?”

  赵同知耸了耸肩,一脸无辜地摊手道:

  “王总兵明鉴,我等实在是无能为力。”

  “那姓江的匪首把府里的衙役、狱卒杀得一干二净,我们手底下连个人都没有,还能怎么办?”

  王承恩眯起眼,语气不善:

  “那他为什么不杀你,莫非你们投了贼?”

  此话一出,赵同知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急得跳脚:

  “王承恩!我警告你,你别血口喷人!”

  “我等忍辱负重,是为了保全延安府的百姓!你竟敢胡说八道,污蔑我等投敌!”

  “我要上本子告你!”

  王承恩傻了,他大老远从榆林带兵赶来延安府,把这帮官员从叛军的手里救了出来。

  结果他们非但不领情,而且还扬言要告他?

  这叫什么事儿啊!

  可他哪里知道,赵同知这帮人,正暗戳戳的骂他多管闲事呢!

  他们可不想被王承恩救出来。

  以赵同知为首的这帮延安府中层官员,近来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原来,延安府刚被攻破,知府张辇被杀的消息传来时,赵同知以为自己也死定了。

  可谁知江瀚竟没杀他,还让他继续处理府衙的事务。

  可这府衙里哪还有什么正经事儿?

  知府张辇都死了,除了偶尔帮江瀚征集些物资,赵同知压根儿没活儿干。

  管理的事情他插不上嘴,自有江瀚管着;维持治安的工作也有叛军去做,他们这帮中层官员,成了延安府里最闲的人。

  反正没有性命之忧,也没有公务处理,他索性连点卯都不去了。

  整天窝在家里品茶吟诗,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结果这种悠闲的生活还没过上几个月,就被王承恩给打破了,所以他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但王承恩可不知道这些,他一路风尘仆仆赶来,手下的兵将到现在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

  他强压着火气,问赵同知:

  “延安府里可有粮食供应?我手下的将士们还没吃饭。”

  赵同知白了他一眼,懒洋洋道:

  “没有!那姓江的小贼把粮食全卷走了。”

  王承恩咬咬牙,继续道:

  “还请赵同知出面,去乡绅那里借点粮食出来。”

  “这样我才好出兵去剿那江瀚。”

  赵同知连忙摇头拒绝:

  “不去!”

  他可不想去自找没趣,他清楚得很,延安府的那帮乡绅们被江瀚家底儿都快掏空了。

  让他们借粮?做梦吧!

  王承恩没办法,只好让小吏去请延安府的乡绅们来府衙,想让他们助捐剿匪。

  那帮乡绅们一个个嘴上说得好听,请总兵大人发兵剿贼,替我等报仇雪恨!

  可一提到借粮,一个个跟哑巴似的,默不作声。

  王承恩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打发走这帮乡绅,转头向一旁看戏的赵同知求助:

  “赵同知,能不能请你出面,去跟府里的百姓们商量商量,让每家出点粮食,以充军粮。”

  可赵同知听了,头摇得更欢了:“不去!

  这年头,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你让他们出粮?简直天方夜谭!”

  王承恩气得脸色铁青,他大老远的跑来剿匪,本以为延安府应该是“箪食浆壶,以迎王师”

  结果进了这延安府之后,他却处处受挫。

  刚刚才在乡绅那边碰了一鼻子灰,结果转头过来,竟然连当地的官员都不肯配合了。

  王承恩忍无可忍,猛地一拍桌案,瞪着赵同知:

  “你好大的胆子!”

  “你这可是推脱军务,贻误战机!”

  “信不信我砍了你的脑袋!”

第85章 野猪岭

  可话虽然这么说,但王承恩也不敢真的动手。

  他可以随意处置那些小吏,但他可不敢打杀一个州府的同知。

  小吏那都是些没品级的腌臜货,但同知可是五品的地方官,府衙的二把手。

  而赵同知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他冷笑一声,丝毫不慌:

  “怎么,王总兵你还敢砍我的脑袋?”

  “别忘了,上一个敢擅杀大臣的蓟辽督师,现在已经成了片鸭!”

  王承恩心头一凛,他当然知道。

  今年八月,蓟辽督师袁崇焕被皇帝凌迟处死,其中一条罪名就是“以谋款则斩帅”。

  虽然不知道袁崇焕是不是真的在与后金议和,但朝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才是这条罪证的重点。

  王承恩气得一脚踹翻桌案,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府衙。

  赵同知在后面看着,冷笑连连,心里暗道:

  “要怪就怪你王承恩是官军,既不敢动刀杀人,也不敢拷掠乡绅。”

  想当初,他们在江瀚手底下可没这么硬气,如今不过是仗着王承恩是官军,拿他们没办法罢了。

  王承恩无奈,只能以总兵的名义发函,让延安府周边的县城火速向延安府输送粮饷。

  他们这一路大军从榆林行军至延安府,沿途粮草全靠沿途各县接济,早已捉襟见肘。

  毕竟,王承恩率领的中路剿匪大军和其他两路大军不同。

  左路保安县,离边墙不远,所以杜文焕能够沿着边墙一路南下,速战速决。

  而右路的米脂寨,离榆林镇本身就很近,洪承畴背靠榆林,根本无需为吃喝发愁。

  可王承恩这边就惨了:

首节 上一节 73/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