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91节
李自成听罢,心中疑虑渐渐消散了大半,但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毕竟,这计划听起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江瀚见他还是不肯信,便笑了笑,说道:
“口说无凭。”
“这样吧,过几日,我们要出去打粮,你若是不放心,不如就在我这营中小住两日。”
“到时候你跟来一起看看,我是怎么改头换面的。”
话已至此,李自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答应了下来。
他本以为至少要等上三五日,谁知仅仅待了不到一天,江瀚就派人来找他,说是已经准备妥当,让他即刻出发。
李自成连忙赶到大堂,只见大堂内除了江瀚,还有另一个汉子在等着了。
那人身材中等,穿着一身还算齐整的棉衣,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漏出来的眼睛里带着几分精明和谄媚。
江瀚指着那汉子,对李自成介绍道:
“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广武庄的守备,贺磊贺将军。”
贺磊听罢,连忙打断江瀚:
“哎,将军,出门在外,还是叫我外号,一片石,这样比较稳妥,免得被人听了去。”
江瀚哈哈一笑,连忙拱手道:
“在下疏忽了,一片石兄弟,这位是李自成,号闯将。”
贺磊连忙朝着李自成见礼,显得颇为热情:
“闯将是吧,久仰久仰。”
李自成也只好跟着拱手还礼,心里却对这官匪勾结的荒诞场面感到十分惊异。
贺磊与李自成寒暄了两句,便立刻迫不及待地转向江瀚:
“江将军,哦不,上山虎兄弟,我已经替你挑好了目标!保管你满意!”
他压低声音,
“那家姓郑!就在离此地不远处的温泉镇上!郑家可是方圆百里大名鼎鼎的巨富!”
“从咱们石楼山过去,快马加鞭,不到一天就能赶到!”
江瀚有些好奇:
“怎么挑了这家?”
提起这郑家,贺磊更是两眼放光:
“兄弟有所不知,这郑家,明面上是做粮食布匹生意的。”
“可实际上,他家是跟着汾州府介休县的范家屁股后面发大财的!”
“郑家和范家可是姻亲!”
“范家?”江瀚听到这个姓氏,心中猛地一动,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他连忙追问道:
“介休范家,他们主要是做什么生意的?”
贺磊压低声音,解释道:
“这范家,听说能量很大,可以把咱们大明的精盐、铁器、甚至粮食、布匹,都运到边境的张家口一带。”
“做的是蒙鞑,还有东虏的生意!”
江瀚闻言,眼中寒光一闪!
这不是后世号称“八大皇商”之一的范家吗?靠着吸着大明的血,资敌通寇,这才发的家!
这郑家既然是跟着范家混饭吃的,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江瀚心中杀机已定,当即拍板道:
“好!就他了!”
“贺兄弟带路!即刻出发!今晚,就拿这郑家开刀!”
第101章 鸡犬不留
其实比起郑家,江瀚现在更想立刻带兵杀到介休县,将那皇商范家连根拔起,抄家灭门!
可奈何路途实在太过遥远,赶不过去。
介休县距离此石楼山有三百多里路,江瀚他们可是带着辎重营的,光是赶路起码都得要三四天。
眼下,还是先拿郑家祭旗吧!
这次行动,江瀚并没有大张旗鼓,他只带了麾下两个哨的精锐步卒,以及部分骑兵,总计四百余人。
但他为了搬运战利品,辎重营的马车倒是全拉了出来。
队伍出发时,江瀚还特意打起了一面崭新的大旗,旗帜上画着一头下山猛虎,旁边还歪歪扭扭地用金线绣了“上山虎”三个大字。
还是老样子,江瀚打算夜袭郑家庄园,所以一行人特意等到傍晚时分才慢悠悠地出发。
一直到深夜时分,皓月当空,他们才终于抵达了郑家庄院外。
借着月光望去,只见这郑家庄园修得十分气派,占地面积大约有四五十亩地,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高高的夯土院墙环绕四周,墙头上还有角楼、射孔,左右各有两座小型堡垒,镇守大门。
墙内隐约可见亭台楼阁,灯火点点,各类亭台楼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江瀚这边人马刚一靠近,还没来得及展开,庄园角楼上负责瞭望警戒的护院家丁便眼尖地发现了异常!
只见远处黑暗中,影影绰绰地出现了一大片人影,更有不下数百火把同时亮起,朝着庄子这边迅速聚拢过来!
“不好!有贼寇!”
那护院也是有些经验的,一看这架势,便知道是有大股匪寇前来袭庄了!
他连忙起身,狠狠地撞响了悬挂在门楼上的警钟!
当!当!当!
急促而刺耳的钟声瞬间划破了深夜的宁静,在空旷的庄园上空回荡。
庄子里顿时鸡飞狗跳,灯火也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那护院敲完钟,连滚爬带地跑下门楼,直奔内宅,去向家主郑运生禀报。
“家主!家主!大事不好了!”
“外面.外面来了一大群匪寇!亮堂堂的一片!把咱们庄子给围了!”
那护院冲进郑运生的院子,不停地大喊。
郑运生原本正在小妾温软的怀抱中酣睡,被这突如其来的警钟和护院的叫喊声惊醒,吓得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听到外面有匪寇围庄的消息,他更是吓得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光着脚就从床上跳了下来!
“哪里来的匪寇?有多少人?”
郑运生看着那护院,急声问道。
护院惊魂未定,结结巴巴地回应道:
“人人很多!少说也有几百号人!火把都连成一片了!”
“小的.小的远远看见,为首的那面大旗上,好像画着一头老虎!旁边还写着‘上山虎’三个字!”
郑运生听到这个名号,一脸诧异:
“上山虎?”
这上山虎的名号,他自然是听过的!不就是盘踞在附近石楼山的一伙贼兵吗?听说行事极为凶残。
不过,这伙贼兵虽然凶残,但向来懂规矩。
他们只会在乡下劫掠那些平头百姓,或是劫杀一些过路的小商小贩,从来不敢招惹他们这些大户人家!
怎么今天突然转了性?敢带人来围他郑家的庄子?!
但现在也来不及多想,郑运生连忙吩咐护院:
“快!快去把郑鸿、郑翔他们几个都叫起来!”
“让他们立刻带着女眷,躲到地窖里去!”
“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吩咐,千万不能出来!”
护院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郑运生则随便抓起一件棉袍披在身上,便急匆匆地朝着庄园的堡垒处赶去。
等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堡垒时,只见他最为倚重的义子,也是他郑家的护院总领,已经带着百十名精壮的家丁等着了。
一群人披挂整齐,手持刀枪,火铳,在坞堡的院墙之后列好了队伍,严阵以待。
自从陕西那边开始闹流贼,他们这些山西的地主老财们就人人自危,纷纷在自家的庄园修起了坞堡,
然后又加筑了高墙,打造兵器,生怕哪一天在睡梦之中,就被那些饿红了眼的流贼闯进来,砍了脑袋。
如今看来,这些投入果然没有白费!
见到家主郑运生到来,那带队的义子连忙上前行礼:
“爹!您怎么来了?”
“外面贼人势大,人多势众,好像还带着炮!”
“咱们庄子里的这点人,恐怕不是对手啊!”
他脸上带着焦急之色,劝说道,
“爹!要不您先带着几位少爷,从后门骑快马先走!我们在这里,拼死顶上一阵!”
明朝对于蓄养奴仆的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
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增加纳税人口,曾昭告天下解放奴仆。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