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99节

  “旗总,您让咱们这帮扛刀杀人的,去学那酸秀才咬文嚼字?”

  “大王,您不是开玩笑吧?俺连自己名字都认不全呢!”

  听到办学、读书这两个词,大帐内的一帮大老粗们瞪大了眼,满脸不解。

  就连身为官军的邓阳也忍不住皱起眉头,一脸惊诧。

  他们这些当兵吃粮的,只管冲锋陷阵就行了,让他们读书认字,那不是为难他们吗?

  学习?学个屁。

  江瀚看着这帮家伙的反应,早有预料,也不生气。

  他伸出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停停停,都别吵了,谁说让你们学那酸秀才,整天之乎者也了?”

  “咱们今天这第一堂课,不讲别的,就讲《水浒传》!”

  水浒传?

  这三个字一出口,效果立竿见影!

  方才还满脸不情愿、叫苦连天的一众糙汉子们,眼睛瞬间就亮了!

  这个他们可太爱听了!

  甚至连李自成、张天琳和浑天猴这三个外人,都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满脸期待,赖在大帐内不走了。

  江瀚见状,心中暗笑。

  他就知道,想让这帮大老粗乖乖听讲,就得用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来切入!

  而明代最脍炙人口的,无非就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这三本皆成书于明代,其中《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向来都是各路反贼叛军们的心头好。

  譬如老野猪皮努尔哈赤,就曾将《三国演义》奉为兵书,钻研不辍。

  而《水浒传》则更对这些陕北出身的反贼们的胃口。

  很多人扯旗造反时,都会仿照模仿梁山好汉,给自己起个外号。

  不仅能掩藏真实身份,避免连累家人,而且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模仿!

  他们一个个自比梁山好汉,只因不堪大明朝廷压迫,才不得不揭竿而起,落草为寇。

  “好了!肃静!”

  江瀚示意众人安静,随即派人去将还在清点收获的赵胜,以及负责巡查营地的邵勇等人,也一并叫了进来。

  不多时,大帐内便坐满了人,粗略一数,足有二三十号骨干军官。

  这帮人一听到江瀚要讲水浒,便把值守的活儿都安排给了属下,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见众人都到了,江瀚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

  “水浒传,想必在座的各位弟兄,都很熟悉。”

  “有的人,或许读过好几遍;有的人,就算不识字,也肯定听说书先生讲过里面的故事!”

  “但凡是听过的人都说,水浒传写得好,对不对?”

  帐内众人轰然应诺,显然对这个说法极为认同:

  “对!!”

  江瀚点点头,接着询问道:

  “都说水浒传好,可你们想过没有,它到底好在哪儿?”

  话音刚落,李老歪蹦了出来,扯着嗓子嚷道:

  “我知道!杀人放火!快意恩仇!”

  江瀚白了一眼他:

  “不对!”

  当着众人的面,江瀚也不好训斥李老歪,给他留了几分面子。

  李老歪也很识趣的缩了回去,不敢再嚷嚷着杀人放火。

  江瀚摇了摇头,话锋陡然一转,一字一句地说道:

  “依我看!水浒传,好就好在它写了投降!”

  “它用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血淋淋地告诉了我们——投降派,到底是个什么下场!”

  此话一出,满帐哗然!

  众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纷呈,有人震惊,有人疑惑,有人皱眉沉思,也有人面露不以为然之色。

  显然,江瀚这个观点,颠覆了他们对《水浒传》的传统认知。

  江瀚也不急,任由他们消化片刻,才继续讲道:

  “我今天之所以选水浒传,来当咱们的第一堂课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讲的,就是咱们正在干的事情——造反!”

  他指着众人,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穷苦人家出身?”

  “咱们辛苦劳作了半辈子,又或者任劳任怨的当了边兵,不就是想安安稳稳的混口饭吃,当个顺民?”

  “可结果呢?最后还是齐聚一堂,当了反贼。”

  “这些出身和经历,是不是像极了那豹子头林冲,打虎英雄武松等人?”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深有同感,就连李自成、浑天猴等人,也是一脸的戚戚然。

  唯独坐在前排的邓阳,脸上写满了尴尬和不自在。

  “他娘的,老子可是朝廷命官!”

  “怎么今天却混在了一群反贼堆里,听着反贼头子讲造反心得?这叫什么事儿啊!”

  江瀚却没有理会邓阳的尴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可为什么这帮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最终却落了惨淡收场的结局?”

  “仅仅是因为出了一个宋江那样的,一心只想招安的头领吗?”

  “不是!”

  江瀚断然否定,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他娘的搞错了斗争的对象!”

  “那宋江,口口声声说‘道君皇帝至圣至明,只是被奸臣蒙蔽’。”

  “可整部水浒传,最荒唐的不就是皇帝老儿吗?”

  “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四个奸臣,哪一个不是皇帝老儿一手提拔上来的?”

  江瀚猛地一拍桌子,怒道:

  “亲小人,远贤臣,皇帝能是个什么好东西?”

  “宋徽宗平日不管朝政,只顾着吟诗作对,出入青楼。”

  “边境金兵连年入侵,他视而不见;国内百姓生活困苦,他充耳不闻!”

  “眼看着方腊、宋江这些农民起义闹得天翻地覆,他却依旧醉生梦死,这也配叫至圣至明吗?”

  江瀚的声音在大帐内回荡,充满了无尽的嘲讽和愤怒!

  而大帐内的众人则是听得眼睛发亮,聚精会神。

  江瀚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当下:

  “说完了宋代的皇帝,咱们再来看看大明朝的这帮‘真龙天子’!”

  “我来给你们数一数,这帮大明皇帝到底干了多少混账事。”

  “明英宗朱祁镇!”

  “宠信阉竖王振,御驾亲征,可结果呢?土木堡一战,葬送大明数十万精锐,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脊梁生生打断!”

  “若不是于少保力挽狂澜,保卫了北京城,他朱祁镇的太庙,怕是都要被烧了!”

  “可怜于少保,帮着朱祁镇擦了屁股,最后却反而被复辟的朱祁镇给杀了。”

  “再说世宗嘉靖!”

  “一心沉迷修道炼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为了搜刮钱财,提拔了严嵩、严世蕃父子为首的严党,贪污腐败,鱼肉百姓!”

  “最后一封《治安疏》,才扯下了嘉靖的脸皮,所谓‘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还有神宗万历!”

  “这位更是重量级!”

  “整整二十八年不上朝,导致大明朝廷上下,官员空缺,政务废弛!”

  “万历亲手打碎了他的老师,首辅张太岳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那点中兴气象!”

  “更别提之后的国本之争。”

  “他为了补偿福王,光是白银就赏赐了三十万两,另外还有两万顷良田。”

  “而就这他还嫌不够,之后更是把四川的茶叶税、两淮地区的盐税等等这些最赚钱的差事,全都塞给了福王!”

  提起福王,江瀚不自觉的瞥了一眼专心听讲的李自成,暗道一声对不住了。

  等着吧,等我到了洛阳,第一个宰的就是这头肥猪。

  “扯远了,不提福王。”

  “再说木匠皇帝熹宗,在他一任,朝堂之上党争不断,阉党和东林党斗得你死我活,国家大事无人问津。”

  “一个阉货和一群伪君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最后,就是咱们现在这位,以勤政而著称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了。”

首节 上一节 99/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