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1节
朱允熥道:“所以孩儿倒是认为,如果父皇是因为黄子澄犯错要杀他的话,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除非杀尽天下儒士。”
朱标脸色一白。
一想起在做题空间看到,黄子澄上谏削藩,逼得十二弟举家自焚!
他便是感觉痛心疾首。
可是允熥这么一分析,杀了黄子澄之后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又该如何?
“孩儿,难道你也觉得黄子澄不能杀吗?”
朱标苦笑一声。
他迫切地想要从朱允熥口中知道答案。
但是又害怕这个答案让他失望!
如今老爷子已经对黄子澄杀心大起,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岂不是撞上虎口?
自己刚刚还赋予众望的孩儿,不会这般迂腐吧?
“不。”
朱允熥坚定摇了摇头:“黄子澄该杀。”
“哦?”
朱标眼前一亮,心中大定:“那孩儿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
朱允熥犹豫一会,一字一顿地说道:“杀一个是没用的!”
“唯有杀尽天下儒士...方可以绝后患。”
咔嚓~
朱标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
摔成粉碎。
不过他却是丝毫未觉。
看着面前的朱允熥,朱标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他听到了什么?
自己这孩儿。
要杀尽天下儒士??
以绝后患???
他,是疯了吗?!!
....
.....
第四十三章:在朱标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大明工业化的起点(4/5)
...
“允,允熥,你是疯了吗?”.
朱标的语气都带着颤抖。
老爷子想杀一个黄子澄,就已经惹得天下读书人震怒。
若是这一番话传出去。
那绝对是暴论,会被天下儒士口诛笔伐的!!
“我没疯。”
朱允熥认真地回道:“我说的杀并非将他们斩首,而是从源头上面将这些腐朽的儒士消灭!”
从源头上.....消灭?
朱标不解。
朱允熥继续道:“天下人都将儒学奉为圭臬,科举取士中的考试,也过多专注儒学经典,依靠科举走出的学者,如何能承担管理政务之责?”
大明的科举制度不同于其他朝代,采取的是八股文,而且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章注为考试参考书目!
这就导致所有人只能够按照这么一套去学习钻研。
钻研一久,人就魔怔了。
让一群魔怔人去治国,这不是开玩笑嘛?
朱标眉头皱了皱,思索片刻道:“孩儿,你可知为何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儒学治国吗?”
朱允熥点了点头:“自然知道,为了巩固皇权统治罢了。”
“??究七熘疑叁虾轳既然你知道,那为何还...”
不等朱标说完,朱允熥便是打断道:“可既然是用来巩固皇权的,为何如今朝堂之上众多儒士死谏,却是能够影响到皇爷爷的决策?”
“那么他们巩固的统治,是谁的统治?”
“是我朱家的,还是只知道咬文嚼字的腐朽儒士的?”
是巩固的皇权?
还是巩固了士大夫?
从小在朱元璋的培养下。
朱标也算是熟读各家经典。
平衡各家势力,利用学说巩固统治这种帝王之术,也是学会过不少。
可是现在经过朱允熥这么一说。
朱标只感觉晴天霹雳!
为什么皇上想杀人,反倒是被儒士疯狂阻止,最后甚至不得不做出妥协?!
为什么明朝的党争会那么恐怖,让皇帝都无所适从?
皇权。
真的是儒学治国最大的受益者吗?
“还望父亲大人慢慢考虑,孩儿先行告退。”
看见朱标陷入到沉思直呼,朱允熥便是饮尽杯中茶水。
转身离去。
扳倒儒家这种事情,必然是不可能一举成功了。
现在的儒家,太大了!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朝历代都是利用儒学治国。
也就是说,儒学比任何一个王朝,都更加恐怖!
早已深入人心!
这一次和便宜父亲的谈话。
也只能算是在他的心里面种下一个种子。
自己必须要徐徐图之,方才能够赢得这场学说之战的胜利。
..............
“父亲大人,父亲大人。”
隐约之间。
朱标听见有人在呼喊自己。
刹那回过神来,惊觉竟然已经是傍晚了。
正要喊朱允熥的名字。
却是看见朱允炆站在自己面前。
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允炆,你在此作甚?”
朱允炆老老实实地拿出手上的文稿:“父亲大人,这是我刚刚抄录的文稿。”
“哦?”
朱标接过查看,顿时脸色一僵:“此文稿是太学士黄子澄所注?”
朱允炆点了点头:“黄先生虽已下狱,但儿臣还是觉得需尊师重道...”
“闭嘴!”
朱标温润的面孔终于忍不住闪过一丝怒火,直接便是将文稿狠狠扔在地上。
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朱允炆,压低声音怒道:“立刻,马上,将所有和黄子澄所注的文书全部烧毁!一个不留!”
朱允炆哪里见识过这等发怒的父亲。
吓得腿都在哆嗦。
只敢连连称是。
看着朱允炆狼狈不堪地逃走之后。
朱标才是慢慢平静下来。
“看来允熥说得果然不错,这儒学到底是在巩固我朱家的统治,还是巩固儒士的统治?”
“这黄子澄不过只是一个大儒,如今反倒像是朱允炆的亚父了。”
朱标只感觉一阵恶寒。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