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713节

  ...叉.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中兴之治!只比贞观差些!

  ...

  【唐顺宗李诵,在位仅仅186天,一大半时间都躺在病床上,刚准备做点实事,就被强行变成了太上皇。】

  【至于他所器重的王伾、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也因为改革失败,而被纷纷贬谪,这帮人全都被贬谪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宪宗李纯宣布太上皇病重,第二天太上皇李诵就病逝了,跟演戏的一样。】

  ...

  众人看到这里,算是已经明白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原本,他们都以为,这是主动把位置让给自己儿子的。

  没想到,是被逼迫的!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很正常.

  大部分皇帝070,谁会愿意主动把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当然了,想要让自己儿子出来背锅,当亡国之君的除外。

  这样的皇帝,还是有的。

  不过也是,谁让这个家伙本身不给力呢?

  他的身体出了问题,只能躺在病床上。

  一旦哪一个大臣想要害死他,哪一个宦官想要杀他,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更何况,他本身的权利还没有人家宦官大。

  因此,一切都很正常。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有评论什么,只是开口说道。

  “仙人,看下一道解析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空中立刻就出现了一道新的解析。

  ...

  【唐宪宗李纯,开创元和中兴的辉煌时代!】

  【唐宪宗李纯,本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李纯的皇帝之位,是其父亲唐顺宗李诵病弱,被宦官俱文珍等所逼,被迫禅让给他的,因为李诵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触犯了宦官和节度使的利益,于是俱文珍等乘势拥立李纯即位,同时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为远方司马。】

  【但李纯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决定重振大唐雄风。(aeca)】

  【他改革弊政,勤勉政事,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

  【唐朝虽然没有达到李世民、李隆基时代的盛世繁华,但也开创了唐朝的又一个辉煌局面,史称“元和中兴”。】

  ...

  众人看到这,都是有些惊讶。

  “竟然只是比那李世民差了一点吗?”

  朱标忍不住惊呼一声。

  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候,就是李世民的时候。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情。

  不过没想到,这李纯竟然开创了一个,只是比李世民当时贞观之治差一点的情况。

  这人倒是厉害啊。

  不过众人也有些担心。

  这会不会也是一个受到宦官要挟的皇帝?

  ..羣珊飼霖祁亻尔(二)死捌司.

  【藩镇节度使权力很大,财税军事一手管理,很多时候不听中央命令,节度使去世,其亲属或部将擅自继任,朝廷往往只能走形式任命,对此也无可奈何,藩镇犹如一个独立藩国。】

  【李纯早就认识到,要想实现中兴之治,必须先解决藩镇问题。】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不让我当节度使?那我叛乱!

  ...

  【李纯继位不久,就传来川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病逝的消息,川渝节度副使刘辟鼓动部下上书,要求朝廷任命刘辟为川渝节度使。】

  【李纯没有丝毫犹豫地给予了拒绝,他刚即位,必须以强硬的姿态,将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妥协会使他日后难以解决藩镇问题。】

  【但李纯并没有莽撞,他经过思考后,决定暂时批准刘辟为川渝副大使、知节度使事。】

  【然而刘辟并不满足,元和元年正月,在太上皇李诵病逝的时候,又上疏请求批准自己为三川节度使,李纯极为恼怒,再-次予以拒绝。】

  ...

  众人看到这,都是有些无语。

  这人纯纯沙雕啊。

  人老爹死了。

  结果你非要在这个时候,跑去找人事情.

  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

  【刘辟不再请示,而是直接发动叛乱,率军进攻东川节度使李康所在的梓州,准备以武力夺取东川,进而实现自己割据三川的野心。】

  【三川位置非常重要,是抵御南诏和吐蕃入侵的屏障,李纯召集大臣商议。】

  【正月二十三日,李纯正式发布《讨刘辟制》,开始征讨西川。】

  【李纯命令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相互接应,还听从宰相杜黄裳的建议,派高崇文领五千兵马,同时派神策军李元奕领兵两千协同入川作战。】

  【高崇文首战告捷,收复梓州。】

  【五月十日,唐军与叛军在鹿头关进行大战,到九月十二日,叛军最终溃败,只得投降,此时成都门户洞开,刘辟大惊失色连忙逃向吐蕃,被高崇文部将高霞寓等擒获。】

  【历时九个月的西川叛乱被平定。】

  【李纯对西川进行了善后处理,以宽恕为原则,维护大局稳定。】

  【十月十五日,刘辟被押到长安,被斩首示众。】

  【李纯平藩获得首次场胜利,为他进一步实现“以法度制裁藩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 ····求鲜花·· 0

  【元和元年三月,在李纯集中精力平定西川叛乱的同时,关内道发生杨惠琳勒兵抗拒王命事件。】

  【李纯不得不进行讨伐。】

  【杨惠琳的叛乱与其舅舅韩全义也有很大关系。韩全义原是夏绥节度使,此人胆小怕事,军事能力很低,唐德宗李适时期,韩全义率军征讨淮西的吴少诚,由于指挥不当几乎全军覆没,使得中央政府不得不对地方藩镇妥协,朝廷当时颜面尽失。】

0 .... 0

  【但是韩全义由于受到宦官神策军中尉窦文场的赏识,窦文场极力掩盖韩全义战败的事实,并不断向李适美言。】

  【结果韩全义一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二不谒见皇帝就擅自回到本镇,当时23岁的太子李纯看在眼里极为愤慨。】

  【直到李纯即位,他立即勒令韩全义退休回家,由此给了韩全义外甥杨惠琳趁夏州群龙无首妄图称霸并驱逐朝廷委派右骁卫将军李演出任夏绥节度使的理由。】

  ...力.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什么位置,就做什么样的事情!

  ....

  【夏州西边是吐蕃,北边是回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李纯必须讨伐杨惠琳,以确保夏州稳定。】

  【但没想到杨惠琳根本不经打,在唐军大军压境面前,杨惠琳的夏绥兵士很快崩溃,元和元年(三月,杨惠琳被河东节度使严绶斩杀,韩全义害怕牵连自己,惊恐之中一命呜呼。】

  【夏绥很快被平定“零七零”。】

  【西川也在九月被平定。】

  【虽然这是一次很小的的军事行动,但给了初登大位的李纯极大的信心和勇气,让全国其他藩镇对他刮目相看,很多藩镇开始提出入朝的要求。】

  ...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微微有些惊讶。

  这么看来,这李纯确实是有些能力啊。

  怪不得。

  当时的评价,会说这个家伙开创了一个和贞观之治差不多的盛世!

  虽然说不如当时的贞观之治,不过也只是差一些罢了。

  至少,在李世民之后,那么多皇帝里面。

  这个皇帝,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总比李隆基之类的那些家伙好多了。

  ...

  【按照唐代制度,地方高级官员应定期入朝觐见皇帝。】

  【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很多地方节度使不再入朝,自行其是,严重损害了朝堂权威。】

  【镇海军当时管辖润、苏、常、杭、湖、睦六州,是大唐帝国财政来源的主要地区。】

  【镇海节度使李錡千方百计贿赂当朝权贵,要求重领盐铁转运使的职务,还想将宣州、歙州划归镇海,遭到翰林学士李吉甫的坚决反对,李纯深以为然,另派李異为盐铁转运使。】

  【李纯让李錡入朝,原意是和气与李錡进行沟通,但是这反而引起了李錡的警觉,李錡害怕去了长安被皇帝软禁,因此拒不奉诏。】

首节 上一节 713/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