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最强战兵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373节

沈三多趁着这个机会一脚将那小鬼子给踹了出去,那小鬼子受力后顺着地面滑行了好几米远,硬生生撞在了旁边石头上,整个身体就像是被撞出了一阵灰尘一般,显得受力特别强大。

“八嘎!”眼见到乐枚的干扰造成属下两个鬼子兵被打死打伤,气愤难耐的鬼子少尉收起刀柄,将刀尖对准乐枚胸口直接刺了过去,看起来是要报刚才阻碍自己杀沈三多的一箭之仇。

可就在他双手握紧刀柄朝着乐枚直刺而去的时候,却听到一声枪响,子弹穿透了他的胸口,鲜血流了下来。

鬼子少尉不由自主的停下了刺杀乐枚的动作,微微低头看了下已经鲜血不止的胸口,然后整个身体失去平衡,栽倒在地面上,嘴巴里面涌出一股鲜血,顺着嘴唇滴落在地面上,染红了一片石土。

那个被沈三多踹飞撞在石头上的鬼子,这会嘴巴也流出了鲜血,双眼依旧瞪着正前方,但却没有再动了。

“没事吧?”沈三多这个时候收起手里的枪,走到乐枚的面前询问道,大概是见到她一脸被吓坏的样子,担心她有什么事情吧。

“没事!”乐枚见到眼前的小鬼子都死光了,于是摇摇头,对着沈三多说道。

“同志们,迅打扫战场!”沈三多见乐枚没事,于是转身对着所有战士说道,“我相信这一仗下去,小鬼子大部队就该会来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是!”所有战士应声,然后开始了在鬼子尸体周围搜集武器弹药,阿灿和小莫都冲着歪把子机枪跑了过去。

“是我先看到的,给我!”阿灿近乎和小莫同时伸出右手握住机枪枪管,尽管上面还有因为射击而留下的温度,但他们谁也不肯撒手,所以阿灿对着小莫吼道,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是我杀死这个鬼子机枪手的,机枪原本就该属于我的!”小莫立刻争辩着说道,很显然他是不乐意放手的。

“是我的!”

“是我的!”两个人争夺的青筋都冒出来了,就差大打出手。这可能是他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好的武器装备,这突然见到了,自然是谁都不肯撒手了。

“好了!你们两个吵什么呀!”乐枚一副斥责的样子来到阿灿他们面前,“不知道小鬼子大部队就要来啦么?你们还在这里为了这么一个破东西争吵不休,看看你们,还像一个革命战士吗?”

“队长!这可不是什么破东西,这家伙刚才吐吐吐几下,咱们的同志们就牺牲了好几个!”阿灿想起之前歪把子轻机枪的威力,他到这会还心有余悸,所以这种厉害的武器当然是不打算放过了。

“这东西要是拿去对付小鬼子,咱游击队该有多提气呀!”小莫也认同这东西的价值,觉得拿去对付小鬼子绝对可以事半功倍。

“打不响的东西,你们也想要?”这个时候沈三多来到乐枚他们几个面前说道。

“打不响?”阿灿和小莫听到沈三多的话立刻不解的看着沈三多,一副不理解的样子。

刚才这东西可是在小鬼子手里尽展厉害,不少游击队员都吃了亏,现在居然说打不响,他们当然是理解不了了。

“没有子弹的歪把子就是一块废铁,你觉得还能打响吗?”沈三多见到他们两个的表情立刻说道,他将具体原因给说了出来。

他们游击队没有后援,子弹枪支只能靠缴获,现在这歪把子轻机枪在鬼子手里打了那样久,就算是有子弹恐怕也不多了,为了不让他们两个争吵不休,沈三多自然是如实说出了枪支的实际情况。

听到沈三多的话,阿灿和小莫两个人近乎同时放手,那挺歪把子轻机枪随机跌落在地面上,砸起地面的灰尘。

“你们都不要了?”乐枚见到阿灿和小莫两个同时放弃了歪把子轻机枪,于是郑重其事的询问道。

“这样优秀的武器,我觉得留给我这个不会使用的人有点暴殄天物了,还是留给会使用的同志吧,那样可以物尽其用!”阿灿先说话,显然是不打算要了。

“没错,这东西怪沉的,咱经常跑步行军,没有力气的我肯定扛不动,我看找个力气比较大的同志扛吧!”小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阿灿的意见一致了。

他们两个说完,没有等乐枚多说什么,立刻相互拽拉着离开这里,看起来他们达成了一致,不想再继续留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还是你说道话有点作用,他们两个不再争吵了!”在见到阿灿和小莫离开,乐枚对着沈三多说道,一副感激的模样看着沈三多。

“其事我就说了一句实话,小鬼子靠着机枪打突围,消耗掉的弹药肯定最多的。”沈三多实话实说,并且弯身拿起歪把子轻机枪说道,“不过这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们完全可以留着,说不定以后还能缴获更多机枪子弹!”

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定字号响名号

“好主意!咱队伍上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了!”乐枚说着看向身边的一个战士,对着他说道,“小李,以后这玩意就归你了,可得把咱游击队的宝贝看好了,有一丁点损坏我拿你是问!”

“是!保证不会让咱游击队的宝贝有一点点!”小李听到乐枚的命令,立刻敬礼回答,并保证不会让歪把子轻机枪有任何损伤。 ? ≈≤

说完立刻从沈三多的手里接过歪把子轻机枪,然后向着沈三多敬礼,表示对领导的尊敬。

沈三多在回敬礼后,和沈三多一起朝着前面走去,一边巡查着一遍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37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小闲人

下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推荐阅读